謝謝您,馬克思!

1818年5月5日,

一個小男孩出生在德國特里爾城。

出身富裕資產階級家庭的他,

也曾放縱不羈愛自由,

最終卻走上了為人類解放事業

而奮鬥的偉大道路。

  • 17歲,他在高中畢業作文中寫到:“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 23歲,他獲得博士學位。上學期間他廣泛鑽研哲學、歷史學、法學等知識,探尋人類社會發展的奧秘。

  • 25歲,他擔任《萊茵報》主筆,執筆為劍,犀利抨擊普魯士政府的專制統治,維護人民權利。

  • 30歲,他與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合寫了一本書,一經問世就震動了世界。這本書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影響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他的一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終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鬥……

到這裡,我們可以大聲跟他打個招呼——

您好,馬克思!

百年風雨後,至今仍敬您是條漢子!

5月5日,四位青年學者在參加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面向人類美好未來的青年使命”分論壇時,同中國青年網記者談了馬克思對當代青年的啟示。

謝謝您,馬克思!

5月5日,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面向人類美好未來的青年使命”分論壇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曾繁華 攝

敬您胸懷崇高理想、

為人類解放不懈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高度評價了馬克思的一生,其中一點便是馬克思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什麼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斷奮鬥的一生’。”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丁曄說,“這對於我們當代的青年人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個還處在中學時期的年輕人便“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能懷揣如此崇高的理想,並且從此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人類的解放。

是什麼力量使馬克思如此執著?

丁曄認為,答案是對真理的追求和對人類命運的關懷。“相比之下,只滿足於個人生活中的‘小確幸’是多麼渺小,自我放棄的‘喪文化’是多麼頹廢。”

她說,“習近平總書記曾囑咐年輕人要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我覺得,扣好第一粒釦子應向馬克思學習。”

敬您不畏艱難險阻、

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

“偉大的人物、偉大的思想,往往是在艱苦的環境中誕生的。馬克思出生在一個條件還不錯的律師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他本可以過著豐衣足食的小日子。但為了尋求真理,為了那些還在資本主義壓迫中艱難度日的勞苦大眾,馬克思沒有選擇只讓自己幸福的人生道路。”中共中央黨校教師何海根說,“顛沛流離、孩子夭折、生活貧困等等,並沒有消磨掉馬克思的初心。這是由於他執著於真理以及他高度的責任感。只有少數人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馬克思以頑強的毅力,去發現人類社會的奧秘,指出了人類的光明道路。”

敬您為推翻舊世界、

建立新世界而不息奮鬥

“青年有自己的特點,因為青年最有活力,也最‘叛逆’,而卡爾·馬克思則‘叛逆’得有點高端。馬克思的一生,就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奮鬥的一生。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梁爽說,馬克思在寫作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時,最初把人生的目光聚焦在高大上的哲學上,但他很快發現,在“形而上”的天國世界裡進行神仙打架的虛擬遊戲,無法改變人間的現實。於是,通過對德國古典哲學的顛覆性變革,青年馬克思創立了唯物史觀。之後的幾十年,他用這種方法考察這個資本操縱的世界,建構出經濟思想史上革命性的剩餘價值學說。在人類歷史上,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一起,使社會主義這個“烏托邦”從空想變成科學,從而成為全世界勞苦大眾系統性“逆襲”的歷史使命和理論依託。“一句話,只要我們還生活在資本的時代,只要我們對未來還抱有希望,那麼卡爾·馬克思的理論就永遠不會過時。”

梁爽說。

當年的您風華正茂,

如今的我意氣風發。

新時代的我要與您握個手——

“馬克思懷著崇高的理想,他用畢生精力追求全人類的解放,這種偉大的精神鼓舞一代又一代青年努力奮鬥。”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博士生阮玉春說,“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趕上了好的生活年代,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在享受豐厚資源的同時,更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僅要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還要堅持知行合一,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謝謝您,馬克思!

教會我做一個有理想、有信念、

有追求、有動力的人!

加油,當代青年!

我們當勇擔重任

為人民謀幸福,

為民族謀復興,

為世界謀大同。

奔跑吧,新時代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