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有個楊七寨子你知道嗎?一起來了解它的由來及商貿情況

东胜有个杨七寨子你知道吗?一起来了解它的由来及商贸情况

东胜有个杨七寨子你知道吗?一起来了解它的由来及商贸情况

東勝文史資料第十輯

東勝史話

楊七寨子的由來及其商貿情況

從東勝往西,跨過平臺等丘陵五十多公里處,便進入碧綠的平灘草原——柴登壕、板旦梁、宗兌壕、漫賴壕、桃力廟壕、窩兔壕。這一帶土地肥沃,水草豐茂,最易養牧。雜居著蒙古族、漢族百姓,住戶與住戶之間相距甚遠,養牧為主是蒙古族的傳統習慣,農耕只是輔助性的生產。

光緒三十年(1904)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將軍貽谷,在蒙旗開始墾務放地,侵佔草牧場糾紛時有發生。再加之地方荒涼,交通不便,縣府官吏遙居外地——包頭。民國初年土匪成群結夥,在這一帶地區出沒無常,每到一處請財神(綁票)、趕牛羊、搶財物、宰殺牲畜,迫使百姓春不能耕種,秋不得收成。百姓無處藏躲,風餐露宿,到處逃難,整日人心惶惶,不得安寧。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伊盟地區在修建土寨子的熱潮中,四站臺的百姓在楊七居住的地方,建起一個土寨子,既防禦了土匪的搶劫,百姓也有了避難的地方。

這個土寨子位於窩兔壕至桃力廟中間,面積兩千八百三十九平方米,土牆高十點二米。寨子背靠的窩兔壕的碧綠河水,由東向西流入阿拉善灣海子。寨子東面南面都是平坦的草原壕地。西面是遼闊的桃力廟灘,竹笈,哈苜圪旦遍地,各種野生植物結著五顏六色的果實。小河畔的油綠寸草形成了一條長帶子,這是一方美麗而清靜的地方。

建這個寨子的地方,原先人煙稀少。一外來戶叫楊在普又名楊七的人,最早來這裡安了家。該人初到此地是個走村串戶的醫生,後來逐漸向臺站的蒙古人租了大片的塔並地、永租地大約三千畝,活租地約兩千畝,後又向墾務放地買了大量的土地,日積月累,成了擁有百頃以上土地的主人,從此棄醫務農,開始僱長工、請短工、用佃戶(以人力、畜力及農具耕種別人的土地,在收穫時就地按實物分成)、捉牛犋(以自己的人力,用他人的畜力、農具、籽種、飼草料,所餘部分各分一半),專心經營土地,過地主生活。但這時期,盜匪遍地,四野不安。他便和當地的百姓共同建起了這個土寨子。以後他自己又在寨子內逐漸蓋起油坊和其他房屋,這裡的皮毛及其他農副產品比較豐富,但多年來因交通閉塞,商業流通不暢。到民國二十幾年,抗日戰爭開始前後,各地商人才陸續進人此地經商。有利的環境為楊七出租房屋,向外來客商放高利貸創造了優越條件。這時他又步人基層政界,成為這一帶有權有錢不可一世的人物。因此,這個寨子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楊七寨子。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綏、包相繼淪陷後,東勝城變成了戰略重地,遷入和過往的軍、政機關及各類人員比較複雜而頻繁,常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侵擾,整個環境很不安寧。各行各業受到衝擊,萎縮蕭條。當時的楊七寨子地處東勝縣境西部。比較偏僻,不安定的狀況一時波及不到,因而西路甘肅、寧夏、陝北商人要通往包頭敵佔區和其他地方,多從楊七寨子通過。同時這裡每年又有一次規模頗大的桃力廟會,是個很好的交易機會,因此這裡的商貿經濟逐漸繁榮。而且由於戰亂,在這裡陸續遷入和建立了許多機構,有綏遠物資貿易管理處(主任郝鳳榮,後換為李慶春),軍法處(處長姓姜,鄧科長、馮秘書),西北緝私聯絡處(由寧夏派進的)。這裡還有一個團的兵力,下設有幾個管轄站。主要任務是護送來往綏、包、榆林等地的西路客商。楊七寨子機構設置是:鄉公所(鄉長孔憲孚),完全小學一所(校長李暹唐),糧站(楊七負責),郵政代辦所(由武清聚代辦),保安大隊部(大隊長李金幫,後改為自衛隊,由楊七擔任隊長)。1940年綏遠省在東勝設立了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前任專員陳應道,來該地視察時,感到各業有發展興起之勢,符合在抗日戰爭時期自力更生的趨向,當即指示將楊七寨子更名為“自生堡”。

自生堡(楊七寨子),水草豐美、牧業發達,畜產品豐富,又有聞名四方的桃力廟會,雖然抗日戰爭全面拉開,但自生堡地區比較僻靜,不是交戰地區。因此,敵佔區無法做生意的商販大量流入此地,外地區大商號也專門到這裡分設機構。大戶設立的商號有:

立生玉:業主是尹玉和、尹玉田弟兄兩人,系河北省順德人。他們是包頭“立生玉”字號的分設點,經營百雜貨、生產資料,並收購皮毛、鹽鹼、麻油等農副產品。

義恆西:業主是胡文治,系包頭人。是包頭“義恆西”分設的商號。主要收購販運皮毛、食鹽和土鹼。

廣義厚:業主就是楊七。二掌櫃王玉,系山西省河曲縣人。主要由敵佔區購進煙、糖、綢緞、布匹,倒販給本地小商販,或換取本地的鹽、鹼、牛羊肉、糧食、麻油、胡油等,向外地區收運。

毛紡廠:業主崔聯嶽,系陝西省榆林人。該廠是由當地部分人集資辦的,設備有手工編織機二臺,紡線機二臺,經營兩年多關閉歇業。

中藥鋪:業主武清聚。系河北省邢臺人。和醫生陳春元兩人合夥開設,並賣他們的藥。

關於《東勝文史資料第十輯》

东胜有个杨七寨子你知道吗?一起来了解它的由来及商贸情况

《東勝文史資料第十輯》共分五卷,即《東勝史話》《文學史存》《高原風情》《勝州筆談》和《議政建言》,全書二百餘萬字,圖片六百多張,印製三千套。此書具有思路寬、資料廣、內容實、創意新的大文史特點。

东胜有个杨七寨子你知道吗?一起来了解它的由来及商贸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