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藏曆四月,是西藏傳統的轉經、朝佛的“薩嘎達瓦”月份。這時春播早已結束,秋收還為時尚遠,人們更多地在想著怎麼轉經拜佛,但次角林村的村民們,卻早早就在開始為梅朵曲巴節而操勞了。

梅朵曲巴節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與拉薩大昭寺藏曆正月十五日的堅阿曲巴(酥油燈供奉節),熱振寺四月十五日的庫優曲巴(杜鵑鳥供奉節)和桑耶寺六月十五日的朵得曲巴(經藏會供節),共稱為衛藏地區的“四大會供”。

「節日的故事傳說」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在西藏的神殿上,班達拉姆是位來歷複雜且脾氣古怪、變幻莫測的女神。據說她是千千萬萬女神的首領,被譽為是“三界主母”,掌管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一切生靈。她有很多化身,在民間傳說中,她的化身又成了她的三個女兒:大女兒白巴東贊,二女兒東蘇拉姆,小女兒白拉姆。

因而宗贊之神的故事,就出現了各種版本,並有些自相矛盾。但主流的傳說是說,得知宗贊和白巴東讚的戀情後,班丹拉姆十分憤怒,於是將宗贊流放到了拉薩河南岸的奔巴日神山下,規定這對戀人一年中只能在藏曆四月十五日這天相見。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話說宗贊被流放到次角林後,五世達賴喇嘛時,便封了他為次角林的守護神,讓他掌管拉薩河谷的農牧豐歉,為他重塑金身,並在山上給他修了小廟。到了八世達賴喇嘛時期,又在次角林修建了次角林寺,宗贊又被封為次角林寺的護法神。

但相貌俊美的宗贊大神,顯然是個情種,他在拉薩河南岸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又喜歡上了東邊公堂寺裡的公堂拉姆女神。對於這個女神的來歷,充滿各種說法,有說其正是白巴東贊,也有說其是班丹拉姆的小女兒白拉姆,也有人說其是牧羊女的化身。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總之,非常有愛的次角林村民,為了地方風調雨順,成全大神的意願,於是每年舉辦梅朵曲巴節,以隆重的儀式,把他送到公堂寺,讓兩位神仙通宵達旦述說衷腸,而僧人和民眾則要舉行各種娛神活動,讓他們在一年一度的相會中“感到快樂和滿足,從而播下豐收幸福和吉祥。”

「節日講究及準備」

“公堂梅朵曲巴”節是由藏曆四月十四日正式開始的,但細節的準備早已啟動,如給神像描金、更換神像裝扮等工作。要給神像穿上全新的綵緞戰袍,披上新的甲冑,連他跨下的寶馬,也要更換籠頭,還得為神像臉上描金,即“化妝”。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節日中,相送、迎請宗讚的工作均由次角林村的精壯男人們承擔,但又非常講究。這些儀式上的主角,必須由“骨系乾淨”出身優越的德吉繞丹、拉古夏巴、紫噶、沃瑪、次仁康薩等12戶人家裡挑選。

特別是背送宗讚的人,必須得從藏曆三月十五開始,集中於宗贊拉康,發誓此後一個月裡不近女色,不吃肉,不說髒話,不做壞事……總之不從事一切不潔淨的事情,並在宗贊神像前敬酒起誓,直到四月十七日活動結束,再到宗贊面前把誓言“贖回”,方可迴歸到世俗生活。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過去,宗贊大神在兩村間的送來迎往,完全是靠人力背送的。現在公路方便了,先由人們背到村口,再由汽車拉送到蔡公堂,再由人揹著進入公堂寺內。

「兩神相會的慶典」

藏曆四月十四一大早,次角林村裡桑煙飄蕩,早已經有人從宗贊拉康門口開始,在村中大神所要行經的路線和經停的地方,用糌粑粉劃出了吉祥圖案。每相隔不遠,便有一堆煨桑的柏葉枝、香草、野篙等。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拉康裡,即將參與送神的男人們,也依據各自角色穿好了華美的服裝,他們還戴著各種帽子以及耳飾,然後一一在煨桑爐前經過“淨化”儀式。

等到良辰吉時,這些漢子便在銅號、鑼、缽等法器的齊鳴聲中,打著彩旗與寶幢華蓋,揹負一身新衣新妝的宗贊大神,浩浩蕩蕩地列隊出發了。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他們先在拉康下村邊不遠的一塊空地上安放好大神,讓他接受村民們的朝拜和祈福。人們要給宗贊不停地敬獻哈達,還要給他面前的酒盆裡倒滿美酒,再給他的坐騎木馬嘴裡面塞滿青稞苗,以示吃飽喝足。

等法事完畢,背送他的人才會在村民的相送下,把宗贊背到一輛早已經過精心裝扮的汽車上。法樂響起,汽車緩緩駛出村子,向著公堂寺緩緩進發,並一路接受百姓的朝拜,他們不停向車上的大神敬獻哈達。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與此同時,經過精心準備的公堂寺也煥然一新,正等待著宗贊大神的到來。殿前地上也早已用糌粑畫好了吉祥圖案,佛殿內,鮮花花瓣被巧妙地佈置在各位神佛前。

在宗贊大神即將到來之時,公堂寺的僧人則要安排人揹著公堂拉姆神像,來到寺廟外面的街道上迎接。男神和女神的相會,會在朝拜人群的簇擁之下翩躚起舞,彷彿一年未見,分外親熱歡愉的樣子。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跳過好一陣舞蹈後,才雙雙進入到公堂寺內,在殿前空地上再起舞片刻,再進入殿堂內,被分別安置在殿堂的兩側。

「離別,迎回“男神”」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到了藏曆十六日早上,宗贊大神將會離開公堂寺返回次角林。公堂拉姆女神這時也會趕到寺外為他送行,兩神再次跳起舞蹈,彷彿人間的惜別,難捨難分。

宗贊大神的迴歸,與相送時方式基本相同。只是回到村裡行經的路線不同,會比較彎曲,因為要儘可能在村中多經過一些人家,覆蓋全村大部分範圍,以讓更多人受用神靈帶來的福澤。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當迎接宗贊神像的隊伍在法號和陣陣法樂中來到,守候在此的村民們立即快速地簇擁了上去。他們先敬獻哈達,再念誦經文頂禮膜拜,將帶來的青稞酒倒入大神面前的大盆中向大神敬獻。

村人們敬獻了宗贊大神之後,宗贊大神也就要賜福村人們了。這時協助做法事的人,會將供奉在神像前的青稞酒取出,分發給大家飲用。不管大人小孩,只要你伸出手,就能接到一捧青稞酒。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歡樂會一直持續到下午四五點鐘,完全的吃飽喝足之後,這時男人們才又圍成一圈,站到宗贊大神面前,再次跳起舞,唱起歌。

等歌舞結束,專門負責接送宗贊大神的男人們,又會吹響法號,鳴鑼開道,將宗贊大神送回半山腰上的宗贊拉康。送回後,宗贊大神依然會被安放在殿堂門口的廊道上。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人神共娛的法事活動至此告一段落,人們在對大神拜謁完畢後也紛紛離去,但僧人和負責送接宗贊大神的男人們,則要留在拉康裡繼續從事法事結尾的儀式。

因為這一晚,他們要用水為宗贊大神洗澡。到了第二天早上,陽光出來,大約十點鐘時,大家會再給宗贊大神洗一次澡,然後才把神像抬回殿堂裡,安放入神龕中他原來所坐的位置。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梅朵曲巴”是一個最有人情味最有趣味性的節日,它不僅是宗教的儀軌儀式,更像是一種村落民俗文化,既表達了村人們對大神的尊崇,也使人們獲得了受神靈佑護的心理慰藉,更凝聚了次角林與蔡公堂兩地間友好和睦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往往要被動受神恩澤的人們,終於主動了一回,在為神相聚的儀式上,貢獻了自己的應有之力。

本文摘選自 李初初《寂靜瑪尼路》

梅朵曲巴,一場“人神和悅”的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