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走了,那年她才六十六

母親走了,那年她才六十六

山西絳縣 塬山

對母親的追憶,我更想封在心底。因為當時就像是在我心上切開一條口子塞進去的,如今把它重新翻騰出來同樣地難受。那已不是一種緬懷,這純粹是血與淚的傾瀉,想起母親,心裡有種撕扯般地痛!

母親是上世紀40年代出生的人。在她幼年的時候,我姥姥就去世了。母親極少和我聊她從前的事情,我只能從她平常的話語裡聽出些片段,去了解到她年輕時的生活。她小時候所處的時代和我們現在的社會不同,那時候的農村要比城裡人"好活"一些,她嫁到了她姥姥家所在的村,嫁給了我父親。

母親走了,那年她才六十六

我兄妹六人,我排行第三,最小的弟弟小我六歲。因為拉扯我們兄妹六人,我六七歲時母親還脫不開手,去上地幹活掙工分。我家只有父親一個勞力,幾年下來我們家就欠隊裡好多欠款,因為還不上,隊裡就拆掉了我們家裡的三間房抵債。當時拆房的時候,我已七八歲了,看到隊裡的人拆我們家房子,我嘴上整天哼哼的"我們的生活比蜜甜"早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房子拆了,我們全家八口人就擠到了僅剩的兩間房裡,一間炕上睡我們一家八口。母親睡覺的時候,都是在地上數鞋子,看到鞋子夠了,說明孩子沒丟。房子拆了,母親就開始上地掙工分,幹完活再做飯。現在想想那時候就不是個"過活"。

母親是見過"世面"的人,她做出來的活村裡人沒人能比得上。我們兄妹小時候不管再怎麼窮,身上穿的衣服再破舊,卻是最時髦的。母親整天都在忙,不是別人請教她如何做活,就是她在忙活給別人做衣裳做鞋子。受她的影響,我大哥會做鞋,我會做褲子。

母親走了,那年她才六十六

母親做的鞋子特別可腳,就是遠在大同"當官"的二舅也是穿她做的鞋子,說是她做的鞋舒服,不出腳汗。不出腳汗這事我不信,他穿母親做的鞋合腳才是真的。就是現在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找我看病的時候,還在教訓我:"你媽活著的時候,一晚上紡的花就是我們三天也紡不完!就這,我年輕的時候幹活還頂你倆!"

母親唯一一次和父親較了真,給我印象很深。我們家是本地人,規矩守得緊。有一次,父親給鄰居家做媒,那天鄰居家在吃請媒席,父親就坐在正座,門開著,他能看到外面的大街。當時我領著兩個雙胞胎弟弟在外面玩耍,鄰居家開席了我忘了離開,結果鄰居家的一個嬸嬸端出來一碗哨子面,讓我餵給倆弟弟,我還小推辭不掉,就坐在鄰居家大門的石墩上餵我的兩個弟弟。我父親看見了,就把我們喊回家,提起我弟弟的腿,倒插在紅薯窖裡用板子打屁股,當時我們嚇傻了,大哭。母親聽到了,從屋裡拿了擀麵杖跑出來,大喊著讓父親趕緊把孩子放下來,不然脫手了要出人命的!父親這才反應過來有多危險!等父親把我弟弟放下來,母親舉起了擀麵杖就奔著父親的身上揮去……在她心裡,孩子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母親走了,那年她才六十六

兩年後,父親以同樣的病,捱了五天半也去世了。

父母都走了,他們帶走了我所有的牽掛。我像是活在另外一個世界裡,可以打理我自己的生活了。父母在,我沒有這個權利。可惜父母去世得太早,沒在這個世上舒舒服服地過上一天好日子,當我們做兒女的有能力報答他們的時候,他們卻遠離了我們。

父母親都走了的第二年,我到太原討生活去了。每每看到一些人像領導講話似地說他有多孝順,我多半不屑,因為孝在心裡,是償還,沒有任何值得吹捧的價值。

母親走了,那年她才六十六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點個關注吧!山西老鄉走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