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你签卖身契的房地产公司,还有多少?

最近碧桂园、恒大、华润置地等房地产公司纷纷放出春招岗位了。还没有看到招聘详情的同学,可以翻阅我们“青青湾求职”前些日子推送的招聘信息。

通过这些招聘信息,大家可以看到,目前放出的一些房地产公司职位信息,分布还是比较的,招收人员也比较多。

但是,转折来了,目前国家对房地产的限制日益增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也是三令五申。现在招人的这几家房地产公司,究竟值不值得签卖身契?

且听“青青湾求职”青青君娓娓道来。

房产校招,典型的“大小年”招人模式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民生产业,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大。年景好的时候,那是相当地吃香;年景不好的时候,大家都要勒紧裤腰带。自然而然,校园招聘的名额也就有了“大小年”的现象。

回顾一下历史。2016届万科的招聘信息说发200个offer,龙湖说发120个offer左右。而2017届,万科新动力校招计划猛增至400余人;龙湖仕官生计划200-250人,并且首次向本科生开放;碧桂园号称招聘千人。其中,万科、龙湖人数均比上一年增加一倍。

值得你签卖身契的房地产公司,还有多少?

扩招显然是有道理的啊。16年半年的房地产销售金额,就快赶上15年全年的销售金额了(15年万科恒大2000亿,16年过半万科恒大目标是3000亿了)。中国人都把钱投到房地产来,到处拿地盖楼,肯定大量需要人的。社招一个土建工程师应该是校招成本的两三倍吧,作为房企储备一下人才还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你就能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国家调控得松,房地产公司日子好过,校园招聘就随之红火;国家调控得紧,房地产公司日子难过,校园招聘就凋零。

那说了这么多,你问现在算是年景好,还是年景不好?“青青湾求职”青青君,笑而不语,你猜?

房产公司,民间版“最佳雇主”排名

从历年来的员工口碑来看,国内房企,如果是应届毕业生,首选万科新动力和龙湖仕官生,培养体系成熟,资源倾斜显著,对地产业从业的职业规划有非同寻常的作用。

其次,中海的海之子,小万科之称的旭辉,小龙湖之称的阳光城,世贸,金地,也有较好的平台和不错的收入。

再次,华润,招商,华侨城等逼格较高的房企,虽然收入少,但项目质量优异,对设计和工程岗的职业锻炼很有意义。

而恒大、碧桂园之类,争议比较大。

值得你签卖身契的房地产公司,还有多少?

正好最近华润置地、恒大、碧桂园放出了春招岗位,我们就重点介绍下这三个。

首先说说华润置地:

国内商业地产跟万达模式齐名的就是华润置地模式,如果说万达是小卖部,以质低价廉跑量为主,那华润置地就是大超市,物美价高,品质为主。

住宅+持有物业+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用人话来说就是:幸福里+万象城+酒店/写字楼。就这套模式来说,华润置地玩得非常顺溜,当年深圳均价未到两万的时候,万象城旁的华润幸福里一出价就惊艳四座,没记错的话应该是4万元/㎡。

万达开发一个商业综合体最快一年半,平均速度也是三年内,而华润置地开发一个万象城档次的综合体,最短的时间都要三年,反正有钱任性。

不过,这钱都是国家的,跟你员工没半毛钱关系,工资水平在业内经常属于吐槽对象。虽然工资低,但华润置地校招的招聘标准挺高的,土建点名要同济,本科的还不行,商业运营这块的非海龟不要。

作为一个央企,没点派系斗争、裙带关系跟官僚主,义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像前几年高层集体大换血以及近期卷入万宝之争,随便一点讲出来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你懂得。

然后再说说恒大集团:

恒大这几年出尽风头,恒大的足球夺亚冠、恒大的冰泉广告费上天、恒大的粮油买进又卖掉、恒大的楼盘无理由退房。在这种种的表象背后,隐藏的实质是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一年不如一年,以及房子不像零几年时那么好卖了。

有传言说前几年,许老板拍桌子说“盖房子赚的钱还不如卖饮料的”,由此拉开了恒大多元化发展的序幕;同时,恒大除了外界熟知的规模化发展策略之外,近几年还很强调品牌战略,这也是恒大一直很高调的原因之一。

恒大的高速发展决定了整个公司常年处在一个高压的状态之下,加班乃是家常便饭,但相应的员工有付出公司也有回报,即员工有购房优惠,之前听说好像是七折,套用深圳的房价,这个数目也不小了。

说说一个趣闻,可以让大家感受恒大的高强度工作状态。很多人应该听过,不过,我当时亲耳听到的版本更为离奇,姑且说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吧。

话说许老板要求做事雷厉风行,自己打的电话,无论是谁,响三声之内必须得接,不接者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罚钱。据说,有的高管洗澡时,还得让爱人在一旁拿着手机候着,以防没能在第一时间收到许老板的指示。

值得你签卖身契的房地产公司,还有多少?

接下来再说说碧桂园:

碧桂园的发家史代表了一大部分民营房企的发展历程,老杨老板给人的感觉就是朴实,为人很谦虚,这种性格从某种程度上帮助了碧桂园的起飞。

行内人说起碧桂的发家,都离不开王志纲这个名字。在那个年代,大手笔地搞事件营销,布下一个大局来盘活一个楼盘,确实是不简单。

碧桂园的模式基本就是郊区盘白菜价,快速开发高周转,从拿地到开盘基本都是半年,业内速度最快。碧桂园利用一个模式全国到处复制也有其弊端,例如营销推广就是一个模板全国套,鲜有因地制宜的创新。

不过,碧桂园在一些项目运作以及企业利益共享方面还是有些创新,例如投拓业内众所周知的“同心共享”。投拓人员拿地也要出钱跟投,能够减少企业因为快速扩张、为了冲业绩而拿到不合适的项目,这个方法还是挺好的尝试。

但是,快速扩张带来的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之前,碧桂园南宁公司为了开盘,伪造政府公章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也从侧面反映了民企有时存在的流氓作风。

碧桂园的工资水平在业内算是中等水平吧,其应届生培养项目碧业生年薪接近十万。

听听应聘华润置地、恒大、碧桂园的学长学姐怎么说

经验分享一:最顶尖的人才不要去

其实目前最顶尖人才基本都不会去房地产了。地产行业有句话,叫做“生不进恒大,死不进碧桂园”。我记得我当初拿到恒大offer还是很开心,底薪6000+,还有其他福利,当时一些原因没去实习。但听实习回来同学说,每天工作12小时,很苦逼。

恒大、碧桂园、万达这种实行就是人海战术,剥削劳动力。每天上12小时班、13小时班。而且碧桂园一般在3,4线城市,没有什么娱乐。

经验分享二:好坏都是相对的

其实好坏都是相对啊,只能说恒大的管培生体系、对于应届生的成长发展,在传统销售前二十左右的房企中是处于下游的。但至少恒大的体量、规模在那,自然也有其亮点。

具体的工作压力、氛围、人才培养三方面:

工作压力:恒大的工程岗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既兼甲方工程师又兼监理,加班严重,严格考核。

氛围:恒大的氛围实在有些缺乏人情味。据今年刚进入恒大的学长反馈,人情味会偏淡。

人才培养:进入恒大个人的发展其实更靠时运(碰到好领导)、个人的小强精神和苦熬吧,整个公司每年大体量大规模招人,就是因为人才流失率高、当基础劳动力使用,其实几乎没有所谓的培养。

个人校招完整走下来,感觉恒大的招聘标准其实相对来说是最随意的了,这种招聘态度其实就是对于培养的注解。

另外恒大内部调岗现象还蛮严重的,完全就是只顾公司需求忽略应届生的成长发展,哪里有坑把人往哪塞。

但是回到第一句话,好坏都是相对。

经验分享三:恒大地产面试比较水

就恒大地产2017届校园招聘来说,实在没啥可说的,就说一下他的面试形式好了,因为真的是太!水!了!

而且通过率比较高吧,去面试的时候有个湖南的HR,还跑到我们旁边说,“投湖南吧,都能过”。

对了,据说通过率高的原因是,最后会把你们调剂,所以如果真的对工作地有要求的可以别同意调剂。

说到具体面试,一面是一分钟的演讲,提前会邮件通知演讲题目,然后hr就听一下演讲,基本上不会问啥问题,就莫名其妙全组通过。

现场出成绩,现场准备二面。二面是多对多面试,两个HR面八个人,HR问每个人两个问题,然后就结束了,又莫名其妙过了,我甚至怀疑他一个人都没刷。

二面之后是笔试,一共三部分,全是性格测试,第二部分里夹杂了个别行测题,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笔试过了之后就是终面了,终面等了一个多小时,进去每个人桌子上放着一张小纸条,然后翻过来是演讲题目,也就是需要你即兴演讲,每个人演讲完就彻底结束了。

好的,我真不知道恒大想要什么样的员工,最后也是收到了恒大的offer。

经验分享四:华润置地加班多,薪水相较于同行业低

我工作了几年就跳槽了,主要原因是加班多,薪水相对较低。久而久之,有些身心俱疲。但不可否认,作为应届生来说,华润的牌子还是不错的,在里面能学到东西,对接下来跳槽也很有帮助。

值得你签卖身契的房地产公司,还有多少?

应聘地产公司,如何选岗位、城市?

说了上面那么多正面、负面的消息,如果你还是打定主意想网申房地产公司的话,那“青青湾求职”青青君就来分享下业内人士对于选择岗位、城市的看法。

房产公司热门岗位有哪些?优劣如何?

投资岗:

投资岗作为地产公司的核心岗位,承担了寻找公司前途的重任,最大的特点就是压力与机会并存。

优势:发展前景好。由于投资岗需要和财务、设计、工程、营销各个端口对接,对于新人来说可以快速全面学习地产行业知识。同时,投资岗是距离老板最近的地方。离老板近,就有可能升迁快。

劣势:工作压力大。几十亿的项目,从发现机会到研究判断,再到交易签约,很可能只有一星期时间。

销售岗:

销售岗和投资岗一样,也是企业的核心岗位。销售岗直接面对市场。有能力的话,业绩突出,薪酬也就可观。

优势:直接面对市场,不同的客户,不同的策略,一线销售经验非常锻炼人。

劣势:房地产销售有“看天吃饭”的因素。一个项目卖得怎样,除了要看销售经理的努力,同时也要看项目本身的价值。另外,市场大环境,比如国家宏观调控等,也是影响因素。最近国家限购政策频频推出,对销售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运营岗:

房地产公司一般会同时开发几十个、几百个项目。所以,企业日常管理,需要运营岗支持。运营岗一般负责管理企业的各项重要指标,例如投资指标、资金指标、工程建设指标等等。而企业的管理层也是通过运营岗汇总的各项报告,决定接下来企业的发展方向。

优劣势:入职运营岗会让新人迅速对地产公司有全面了解,但同时也要承受繁重的案头工作。

设计工程岗:

设计工程岗是地产开发的主要业务端口,也是公司的基石。

如果喜欢在专业领域上不断深入,那么设计和工程岗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周期都很长,一般要3到4年。扎根项目的同时,设计工程岗很难通过本职工作全面了解行业,而是要多通过行业交流和自学成长。

值得你签卖身契的房地产公司,还有多少?

应聘房地产公司时,如何选择城市?

一二线城市:

在一二线城市都有完备的团队。对于新人来说,一二线城市的公司成熟稳定、学习机会多,但是晋升机会少。

大城市的机会主要不在公司内,而是市场上。大城市市场活跃,行业内企业多,招聘需求旺盛。一旦你夯实了专业基础,就可以考虑跳槽发展。

中小城市:

团队通常不够完备,工作任务综合,干中学学中干一般是常态。

所以,选择中小城市,不能太指望公司的支持,而是需要自己打出一片天地。当然,风险伴随收益。三五年之后,一些在小城市打拼的新人已经是公司领导,而很多选择了大城市的人因为机会太少,还在原岗位上呆着。

总的来说,房地产公司的校园招聘,还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一个求职选项。地产行业不重出身,而重实用,很适合新人崭露头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