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皇帝裝傻一輩子,只因裝得太像,讓後世1700年都認爲他是傻子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白痴皇帝,他就是晉惠帝司馬衷,哪他都做過什麼傻事呢?我們經常說判斷一個要聽其言觀其行。但對於一個裝傻的人聽其言觀其行還是不夠的,我們要從他反常的表現來判斷他是不是裝傻。

傻瓜皇帝裝傻一輩子,只因裝得太像,讓後世1700年都認為他是傻子

​首先,我們都知道他的爺爺司馬懿是多麼聰明的一個人。而他的父親司馬炎是開創晉朝的開國皇帝,智商肯定也不會低,他的母親楊豔出身名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樣的基因,別說古代了,就是現在這個社會也找不出幾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司馬衷的言行。

能辨忠臣與奸臣

傻瓜皇帝裝傻一輩子,只因裝得太像,讓後世1700年都認為他是傻子

英雄血衣

永興元年,晉國軍隊戰敗,連司馬衷的臉部也中三箭,文武百官都在逃跑,只有嵇紹挺身而出保衛司馬衷,後業成都王司馬穎的士兵把嵇紹抓住按倒在馬車前上。司馬衷說:“這是忠臣,不要殺他!”士兵回答道:“成都王司馬穎的命令是不傷害陛下一人而已!”於是殺害嵇紹,嵇紹的血濺到司馬衷的衣服上,司馬衷因為嵇紹十分哀痛。戰事平息後,侍從要幫司馬衷洗衣服,司馬衷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當時司馬衷臉部是中了三箭的情況下說出嵇紹是忠臣這句話的。可能是因為嵇紹在他面前被殺,他卻無能為力,一時情急,忘記裝傻子了。這裡司馬衷的表現是反常的。

歷史上描述他比較出名的傻事有兩件

傻瓜皇帝裝傻一輩子,只因裝得太像,讓後世1700年都認為他是傻子

第一件,普國有一年災荒非常嚴重,朝中大臣上報說已經有很多災民餓死了,司馬衷聽後很不解:“好端端的人怎麼就會餓死了呢?”大臣說:災區的百姓連糠都沒得吃,因此餓死的。司馬衷還是不理解,還傻乎乎地問:“百姓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何不食肉糜”這句話經常被人用來攻擊司馬衷。但我們要搞清楚一件事,司馬衷從小就在皇室長大,從來不知道吃苦為何物,其實我們現在很多的富二代也經常說出似類的話。家庭的背景不同,個人的認知就不同。

傻瓜皇帝裝傻一輩子,只因裝得太像,讓後世1700年都認為他是傻子

第二件,有一次司馬衷和一群太監在御花園玩,池塘裡傳來一陣蛤蟆的叫聲,司馬衷問道:“這些東西是在為官家而鳴還是在為私人鳴呢?”太監們,不知道怎麼回答。只有一個太監回答道:“在官家地裡是為官叫,在私人地裡是為私人叫。”司馬衷覺得這個太監回答得很好,大大賞賜了他。大家都笑司馬衷居然問蛤蟆叫這種問題,可是往深裡想,司馬衷真正想問的是朝中的大臣是為了公爭還是為私爭,為公事出聲還是為私事出聲?司馬衷是感嘆把池塘當作是朝堂。古代人很喜歡以物喻事,司馬衷的比喻是非常的深刻而且非常恰當。

傻瓜皇帝裝傻一輩子,只因裝得太像,讓後世1700年都認為他是傻子

司馬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