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時,第一批登城牆的士兵明知必死,爲何仍然要衝?

以前,第一個往城牆上爬的,叫“梯頭”。攻城的前一天,大家就要決定一下,誰來做梯頭。

古代攻城時,第一批登城牆的士兵明知必死,為何仍然要衝?

每次,梯頭產生的方法都不大一樣。有時,有的人喝高了,大吼一聲——我來。那就是他了。第二天反悔也不行了。還有的時候,大家在那裡面面相覷的,都是自己的兄弟。環顧四周,這個是獨子,這個還有老父,這個哥哥弟弟都戰死了——那就我吧,明天我上。大家默默看著他,就像是在問他,“你想好了?”這時他點點頭。大家再給他滿上。當然,還有的時候,沒有人願意上。隊將隊長就點名,這次你先上,下次換人。有沒有下次,就沒有人知道了。

做剃頭都是有好處的。決定是你的時候,就得意思意思了——幾串錢,先收下。可以先換點酒喝,快活一晚上也好。沒有人知道明天的事——第幾個上,都會死的,還沒有錢。

古代攻城時,第一批登城牆的士兵明知必死,為何仍然要衝?

只有這個叫萇從簡的人,每次都要來賺這份錢。

他家裡,世代都是屠羊的。他說,幹一票梯頭,放以前得殺好幾個月的羊,一身的腥羶味,死了以後,下了地獄,牛頭馬面問起來,居然是殺他們兄弟的,指不定還會給你找什麼麻煩?不如爬城牆來得痛快。

專門做梯頭的人,也講技巧。爬沒幾步,就故意摔下去。翻個身,滾一滾,裝個死,一身土,就完事了。之後還會有人掉下來,躲在他們身下,剛好擋個箭。再有石頭落下來,也好有個肉墊。多好。城破了,就拍拍屁股爬起來,以勝利者的姿態走回去——我是梯頭。要是沒打贏,也沒事。等天黑了,沒人了,自己從屍體堵裡爬起來,篤悠悠走回去。

萇從簡這個人,和別人不一樣。戰鼓一敲,雲梯一靠,他就瘋狗一樣往上爬。他覺得自己能爬上去。爬了幾次,主將在後面遠遠一看——“這人誰呀!”於是他就出名了。從此,他就不爬扶梯了。

他在大帳前做護衛,是個小小步軍指揮使了。他的故事就開始了,《舊五代史》:

萇從簡,陳州人也。世以屠羊為業,力敵數人,善用槊。初事後唐莊宗為小校,每遇攻城,召人為梯頭 ,從簡多應募焉,莊宗為其勇,擢領帳前親衞兼步軍都指揮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