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緊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監測專看誰踩紅線

◎本刊記者 鄭挺穎 實習記者 崔悅

【“十九大”明確提出“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那麼,如何為人民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山水林田湖草如何統一監管?生態環境監測如何進一步推進? 4月19日上午,《環境與生活》雜誌記者來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生態室,採訪了該室主任、正高級工程師羅海江,詳細瞭解我國生態監測事業的最新發展。】

盯緊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監測專看誰踩紅線

2014年,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開展無人機遙感監測。

構建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在我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複雜多變,生態類型多樣的國家,採用遙感手段來監測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最恰當的方式,通過遙感監測獲取生態環境數據,再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評價,可系統地掌握我國的生態環境狀況及其變化特徵,”說起全國性的生態遙感監測工作,羅海江向《環境與生活》記者娓娓道來,“從上世紀末開始,環保部門就嘗試進行生態遙感監測與評價工作,系統性、全國性的生態遙感監測是從2005年開始的,至今已經做了十幾年,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果,對環境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羅海江主任說:“通過工作的開展,制定了國內首個生態環境評價標準《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範(試行)》(HJ/T192-2005),並於2015年修訂後成為正式行業標準規範《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範》(HJ192-2015),構建了基於遙感和地面觀測相結合的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指標體系,建立了多尺度、多類型、多專題的國家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方法,完善了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構建,建成了全國多源遙感數據、社會經濟統計數據、環境監測數據等的國家生態環境數據庫;每年編制《全國生態環境質量報告》,主要內容納入《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中國環境質量報告》。項目成果為我國生態省(市、縣)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提供支撐,在國家中長期環境戰略規劃、重點區域環境保護與經濟統籌發展戰略、省域和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等項目中得到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嚴格審核重點生態功能區

2008年,中央財政設立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主要對《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限制開發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給予轉移支付資金,目的是讓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充分發揮生態系統在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生態多樣性維護方面的功能。

羅海江說:“轉移支付縣域從最初的300多個縣域,到2017年已增加到818個,轉移支付資金也從2008年的6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627億元。累計轉移支付資金總數超過3600多億元,而且經費在逐年增加。”

目前,該項監測工作已建立了縣級自查自報、省級審核、國家審核與評價、專家現場核查考核的工作流程。這項工作之所以在全國取得非常好的成效,一是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二是地方層面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羅海江耐心地介紹:“各省按照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考核辦法,在國家支持的基礎上,省裡也從財政拿出部分資金支持該項工作,並對省內的各個縣進行嚴格的考核、評估。工作開展力度最大的省是雲南,全省的100多個縣都按照這個方式進行考核。”

盯緊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監測專看誰踩紅線

2017年夏季,青海省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中心技術人員在進行三江源草地生態狀況地面監測。

考核重點看生態環境的變量

生態環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複雜性和多尺度性。我國地域廣闊,地形地貌多樣,生態環境極為複雜,生態環境質量差異大。為反映生態環境狀況和變化趨勢,國家各有關部門和科研院所都在開展生態評價工作,但採用的方法不同,側重點也各異。

羅主任強調:“如我們的評估評的是現狀,會挫傷生態環境較差區域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在做重點生態功能區考核時評估的是縣域生態環境的變化量,考的是增量,不考核縣域本底的自然生態環境。變化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的變化,二是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的變化指數,這兩個指數的正向指數說明是生態環境質量變好,負向則說明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變差。實際上這就是生態環境保護績效評估,是關於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的考核,對生態環境質量變好的縣給予資金獎勵,對變差的縣域則扣減資金,並公開通報。”

那麼,考核與核查的偏差是怎麼出現的?存不存在地方弄虛作假的情況?對此,羅海江表示:“目前的縣域生態環境考核工作量較大,多數縣級環境監測站人員緊張,很難完成相關的工作任務,多數縣域生態考核的任務交給了第三方監測機構完成,充分發揮了第三方監測機構的作用,也培育了第三方監測市場,與國家的政策一致。”

對於監測結果,羅海江認為,總體是可靠的,當然也不排除部分數據監測結果與現場核查出現偏差。“出現偏差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是操作存在不規範現象,部分第三方監測機構在實驗室操作的流程中存在這種現象;二是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第三方的監測人員整體素質參差不齊,有些工作人員還需要加強專業技術培訓,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三是不排除個別數據受到干擾。”

為了客觀準確地開展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考核評價工作,羅海江認為,“今後的考核工作可能還得藉助制度設計,逐步改變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一是改變現有的數據報送渠道,對環境空氣採取直連網的方式直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地表水有國控斷面或省控、市控斷面的,採用國家或省市監測的數據,直接報送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二是加強對從事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第三方監測機構的日常監督檢查;三是加強包括第三方公司在內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實驗室操作人員素質;四是加大工作經費投入,改變現有的工作模式,按照國家監測事權改革的設計,採取國家掏錢、國家監測、國家考核,進一步提高監測數據的正確性,切實保護好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綠水青山。”

盯緊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監測專看誰踩紅線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生態室主任、正高級工程師羅海江。

嚴守生態紅線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航空或航天遙感手段是監控生態環境破壞行為的有效手段。遙感監測具有空間分辨率高,掃描週期短的特點,可以快速監管生態紅線內及周邊的人類活動,為山水林田湖草的保護提供有效支持。

羅海江主任介紹,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衛星環境應用中心通過衛星遙感,每年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狀況變化開展全覆蓋巡查,並對其中部分縣域開展無人機航拍,精準定位和準確分析生態環境變化情況。

盯緊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監測專看誰踩紅線

2017年夏季,甘肅省環境監測站技術人員在甘南開展草地地面觀測與遙感監測,實現生態狀況監測與評價。

網編:吳燕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