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齡20年老股民的血淚教訓:看懂此文,你就可以快速盈利!

眾所周知,股市波詭雲譎,瞬息萬變,它既考驗一個人的智力、眼光、定力,也考驗人性弱點,貪婪、恐懼……

為什麼那麼多人虧損,卻仍不願離開股市?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換個問法就知道答案了,為什麼抽菸的人很難戒掉煙?為什麼賭博的人很難徹底離開賭博?這樣就輕鬆明白了,就是人性的依賴性和貪婪本性!

股市其實說穿了本質就是一個大的賭場,幾千只股票就如同每一張牌。賭博比如打麻將不管你抓了什麼牌都是在賭一種概率,你牌好勝算概率大,牌不行就等著輸錢。股市也是你抓到好的股能賺錢,抓到差的牌連續30個跌停都可能。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如同煙盒上的那句“吸引有害健康”一樣,人人看見還是一樣奔進股市,抽起煙。

炒股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萬千人參與接力傳承,最後財富轉移。一代又一代,股民像韭菜一樣“春風吹又生”。我們或許就是那韭菜,但又從來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韭菜,每個人都曾想著自己就是來收割韭菜的。

炒股是很深奧的東西,炒10幾年的老股民還是學生呢!正如草根股王楊百萬所說,股市是一個沒有邊際的學校,永遠也沒有畢業生,至於簡單理論知識網上可以收到不少的,但實操跟心態培養尤為重要,最好找個懂的朋友親手指導,這樣的確可以少走彎路,如果想要心得技術的話我可以發兩篇給你,希望可以幫到你。 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你要搞清楚這是一項世界公認的賭博,中國尤為明顯,投資價值蕩然無存,既然是賭博,就必須輸得起,我想這是入門的第一個考驗。

股齡20年老股民的血淚教訓:看懂此文,你就可以快速盈利!

1、慣性原理:處於漲勢或者跌勢的時候,其趨勢一般將延續。

2、波浪原理:跌有多深則漲也將會有多高;量足則價升。(用基金經理、機構的視角觀察股市......)

3、極靜思動:價窄而量縮往往預示著大行情的來臨。

4、物極必反:行情發展到極端狀態時將朝著它的反向運行。

5、一致性:當長期和短期的趨勢都一致時其威力最大。

6、轉折交叉:當短期和長期趨勢發生矛盾時可能會變盤。

7、成本原理:當買入的成本小於市場成本時風險較小。

B、主力行為

1、主力收集:指標在中低位,價量配合好,盤中常有大手筆買單,有間隙放量行為。

2、主力入場:該股處於盤整或者下跌過程中,突然放出巨量上揚,內盤明顯大於外盤,換手積極,主力入場明顯。

3、主力派發:經常高開走低,上衝乏力,均線時常跌破,價量配合差。

4、主力撤莊:股價暴跌,價量配合極差,外盤遠遠大於內盤,若成交量放出,屬主力撤莊行為。

5、主力拉昇:主力吸足籌碼之後,開始振倉洗籌,最明顯的特徵是升跌無量,並量呈逐波縮小之勢,當形態發展到均線粘合、多頭排列的時候,主力往往會拉昇。

C、底部形態分析

股票的大幅上揚是從底部開始的,所謂底部當有一個築底過程,築底的目的是調整均線或者叫清洗籌碼,只有當市場上對該股的拋盤達到了極微的程度,或者因為消息導致市場人士對股市絕望逃命,而又有新生力量介入的時候底部才有可能形成,因此從圖表看,一種形態為窄幅縮量,另一種形態則是巨量下跌,底部形成放可產生強大的上升行情。

實戰中本人總結七種底部形態:第一種是“平臺底”,第二種是“海底月”,第三種是“陽夾陰”,第四種是“均線星”,第五種是“探底線”,第六種是“三紅兵”、第七種是“長尾線”。股票的底部一般三天形成,根據形態劃分,不管任何形態都需和均線系統成交量配合而論,均線處於粘合或者短期均線在中長期均線下方可謂底部,而成交量沒有一個遞減縮小的過程或者沒有一個放量急劇下跌的過程就談不上底部,底部突破往往是由消息引起的,但它是通過時間和形態構造出來的,下面就分頭來論述底部的七大形態。

一、平臺底:股價在5日均線附近連續平盤三天,迫使5日線和10日均線形成金叉或者5日線上翹、10日均線下移速率變慢,具體的要求是三天中第一天收小陰線,第二天收小陽或小陰,第三天收小陽,整體看三根K線是平移的。

二、海底月:它的具體要求是第一天收中陰線或者大陰線,第二、第三天收上升形態的小陽或十字星,並且三天中有成交量放大趨勢的跡象。大陰線好比是一隻大船沉入海底,但在底部受到強大的支撐,並有超過其下跌的能量維持它的上升,因此假如說均線系統是往上的,中線指標看好,沒有理由認為該大陰線是行情的中止,應該考慮這是主力刻意打壓造成的,因此出現這種情況可以認為是新一輪行情的旭日東昇。

三、陽夾陰:即二根陽線中間夾一根陰線,意思是說第一天股票上揚受到抑制,第二天被迫調整,但第三天新生力量又重新介入,因此這種上升就比較可靠,後市向好的機會多。

四、均線星:在底部均線系統剛修復往上的時候,往往會在均線附近收一個陰或者陽十字星,這是多空力量平衡的一種表示,但發生在底部,第二天極容易出現反彈或者往上突破,這是一種不引人注目的形態。

五、三紅兵:在均線附近或者下方連續出現三根低開高收的小陽線,並且量有逐步放大的趨勢,預示著有小規模的資金在逢底吸納,後市將看好。

六、探底線:當天開盤低開在均線的下方,而收盤在均線的上方,這是主力為了進一步做行情而刻意做出來,按照慣性原理後市理應看漲。

七、長尾線:當天開盤之後,股市出現放量下跌,但之後莫名其妙被多頭主力拉昇,留下了一個長長的下影線,這是做反彈資金介入的信號,只要第二天重拾上升路,上升空間就很明顯。底部是由形態構造的,但成交量起了一個關鍵性的作用,無論是縮量也好、放量也好,都必須要有個規律,比如說逐波縮量、溫和放量這都是一種向好量變過程,但假如說有放量不規則、或者說上去的時候成交量很大但沒有漲多少,無論任何形態都有成為下跌換檔的可能。比如說97年基金的瘋跌。

D、股票分析的幾點經驗和看法

一是升的時候放量好還是縮量好。當然是放量好,但並不是說放量就可以買進,買入和放量是二回事情,放量要看性質,若是高位對倒,則是出貨信號,量小或者量極微到是一種風險相對較小的量變形態。第一、因為量小可排除對倒,第二、因為量小證明拋盤輕,第三、量小主力便於控盤,漲起來比較瘋。所以看到連續縮量而股價堅挺的股票可適量跟入做箇中線。

二是上升或者下跌目標值的預測。股市中大部分人都聯想比較豐富,對事態的發展比較偏向於極端,分辨不出是反彈還是啟動,是回檔還是跌勢,他們只知道每年都有翻倍的股票,但從未想過能翻倍的股票到底有多少。其實只要按一種平常心,嚴格按股票的買賣法則去進行,那就一定能進退自如。

三是均線指標金叉死叉的研判。這種分析一定要結合長期均線進行,若日線死叉而周線金叉要服從於周線,證明短期有回檔,而回檔是介入的良機,因為周K線預示本週即使不漲,下週機會尤存。

四是對指標的運用。MACD是一箇中線指標,其對後市的判斷能力相對其它指標較強,其中DIF與DEA的金叉有效程度相當高;RSI為短線指標,一般50附近金叉為短線買入時機。

五是反對做短線。做短線其實是風險相當大的行為,大部分操作者只看15分種或者60分種K線就貿然行事,根本不把周線分析當作一回事,每天忙忙碌碌,但所賺的或許還是手續費貴也說不定。

六是對題材的認識。股票漲無非一是績優、二是盤小、三是收購四是超跌,而實質性的主要是對其價值的重新認識,每股收益能反應該股的成長性,而每股淨資產則說明該股值多少,所以一個股市即便是熊到了頭,跌破淨資產無論如何是不會長久的,當然每股收益較小的股票也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E、買賣法則

1、價格窄幅整理,而成交量呈逐波遞減或者溫和放大、均線形成黃金交叉或者一致向上,或者均線粘合、多頭排列,且周K線也出現類似的圖形,可買入。

2、均線空頭排列且成交量分佈不規則,量大而漲幅小,上影線長,高位震盪劇烈,價格屢創新低,可作為賣出依據。

3、打壓、整理時逢底吸納,往上突破時要注意迴盪,必漲形態可適當跟風,頭部形成當堅決派發。打壓指:連續下跌趨勢變緩,且成交量遞減萎縮;或者放量下跌但下檔接盤出奇的大。整理指:股價盤整,而成交量萎縮變小。底部指:盤輕、價窄、量縮,均線走平,大眾獲利籌碼少。必漲指:放巨量上攻之後出現再度放量調整,但調整幅度明顯變小同時均線系統強烈向上,屬上升換檔態。

4、漲前特徵:①當日收市與昨日最高比小於2%大於-2%;②除實體上移或收十字K線當天不創三日內新低;③均線距小於2%或窄幅整理。

5、選股原則:①震盪小(3%);②平底、圓底、均線上升(探底)十字星;③均線向好(金叉或粘合);④盤子輕;⑤實體從均線處冉升;⑥周K線呈突破或者調整到位之勢。

6、下跌之前:①均線系統助跌,且有進一步加速下移之勢;②成交量分佈極不規則;③上影線明顯偏長,陽線實體總體偏小;④高低點每天下移,並有加速之勢。

7、上漲之前:①成交量極度萎縮;天量出現在現價下面;②股價堅挺,窄幅盤整;③中線指標由弱轉強,短線指標強勢調整;④均線走平,短期在上;有些股出現長尾K線.

8、股市分析次序:⑴看大盤:5分種、1分種成交明細量價是否配合?短線指標30分種、60分種K線有否上升空間?震盪否?⑵尋個股:啟動時形態好,價量配合理想,有板塊效應,離阻力區較遠,均線穩步上升。⑶找題材:看個股異常波動同近期何種消息有關,可加大操作可信度。

9、30次均線反翻原理(一般情況):當股價有效跌破30次均線,其下跌第一目標為從高位下來的區域a到現價b的差距,到位後若得不到成交量的支撐,其第二下跌目標為前次下跌的2倍..依次類推;反之,漲的時候突破30次均線其上漲目標預測也類似。

10、向好種種:窄幅有望變成寬幅,縮量有望變成放量,探低有望發生上行,均線升有望趨勢變好,多頭排列漲勢強烈,上影線短拋盤輕,下影線長支撐大,量比變大、小有資金介入。

F、盤面分析

1、對大盤,大盤股(白線)上得比小盤股(黃線)快,要出現回調,而黃線上漲比白線快,則會帶動白線上。

2、大盤中,在昨日收盤指數水平線的上方有紅色柱狀體出現,而下方有綠色體出現,這代表漲勢個跌勢,紅色佔絕對優勢,表明多方勢強,反之空方強。

3、成交量大的股票開始走軟,或者前期股市的熱門板塊走軟,當小心行情已接近尾聲。

4、股票基本走軟,市場在熱點消失還沒有出現新市場熱點的時候,不要輕易去買股票。

5、成交量屢創天量,而股價漲幅不大,應隨時考慮派發,反之成交量極度萎縮不要輕易拋出股票。

6、大盤5分種成交明細若出現價量配合理想當看好後市,反之要小心。

7、成交量若上午太下,則下午反彈的機會多,如上午太大,則下午下跌概率大。

8、操作時間最好在下午,因為下午操作有上午的盤子作依託,運用60分種K線分析,可靠性好。

9、上漲的股票若壓盤出奇的大,但最終被消滅,表明仍會上漲。

10、一般股票的升跌貼著均價運行,若發生背離將會出現反轉。

11、盤面經常出現大手筆買賣,買進時一下吃高几個檔位,表明大戶在進貨。

12、個股在盤整或下跌時,內盤大於外盤,且陰線實體小,成交量大,日後該股有行情的可能性大;大盤暴跌,而該股沒跌多少或者根本沒跌,下檔接盤強,成交放得很大,後市有戲的可能大。

13、股價上衝的尖頭絕對的多於下跌的尖頭時當看好該股。

14、在下跌的勢道里,應選逆勢股;在上漲的勢道里,應選大手筆買賣的股票。

15、開盤數分種就把股價往上直拉,而均線沒有跟上,往往都是以當天失敗的形式而告終。

16、當日下跌放巨量,但收的陰線實體不大,而且大部分時間在昨日收盤以上運行,第二天漲的機會多。

17、漲幅在5-7%以上,內盤大於外盤,高點不斷創新,低點不斷抬高,說明有機構大戶在進貨。

18、分價表若是均勻分佈說明大戶不在裡面,否則有大戶介入。

G、技術分析

1、K線圖中若出現縮量、價窄、盤輕、指標走強,且周線也出現類似的情形,有望成為黑馬。

2、均量從底部往上突破有行情;均線站牢10次均線買進。

3、股價連續脫離均線往上,除均線多頭排列,應拋出股票為好。

4、成交量呈波浪上升,但每根陽線實體不大而上影線較長,小心在拉高出貨。

5、股票在低位盤整連創十字星並縮量,表明後市可能會漲;反之在高位,後市看跌。

6、K線連續下跌,成交量連續放大,這時出現一根上升的長量價升量增,內盤大於外盤,同板塊也類似,當及時跟進,有望上行。

7、MACD零軸突破看好,飛離紅色柱狀體當看空,貼著紅色柱狀往上看好,DIF與MACD金叉當看好,DIF平盤往上當看好;BOLL線窄幅平盤,突然開口往上當看好,碰上軌要回檔,觸下軌有反彈,中軌突破漲勢強烈。

8、14日RSI在80時要拋出,在20日以下可買進;KDJ金叉向上看多,死叉向下看空;OBV平盤30次,突然往上突破前高看多;ASI突破前高為真突破,反之小心假突破。

9、盤整時KD在20以下第一次金叉不急於進貨,第二次金叉可適時買入;KD在80以上形成第一次死叉不急於拋出,第二次可堅決離場;W%R指標不能連續觸頂或高位盤整,W%R指標連續觸頂4次以上當拋出。

H、投資方法

一種是投資沒有阻力的成長股,因為任何人都獲利,其上揚顯得較為輕鬆,上升目標取決於其題材的力度。

另一種方法是買進所有人都套牢的股票,因為任何人都套牢雖然還有下跌空間,但一旦股價啟穩,投資者若能逢底吸納或者回檔介入,別人解套的時候,您將獲得大利。

I、操作技巧

技巧之一:買入前期成交量極度萎縮,而今剛放量,並均線系統形成黃金叉的股票。

技巧之二:買入均線多頭排列並周均線有反彈或突破的股票。

技巧之三:價格跌破昨收盤2%,並受均線(30日、60日)壓制,成交量已經放出包括溫和),屬於反彈結束,當拋出。

技巧之四:買入小 盤股。同樣的題材,普通股漲10%,而小盤股可漲20%。

技巧之五:十日均線平臺7日以上,往上有大行情。

技巧之六:周線為主,日線最高漲10%,而周線為61%。

技巧之七:買入站在10周線之上,並且10周線走平或往上的股票。

J.雜談

以下情況會漲

1、均線沒有壓力或者均線有支撐

2、資金量剛介入

3、陽線剛升起

投資策略(思路)

一、投資啟動形態的個股,盈利2%就走。

投資方案原理:個股升跌有其慣性決定,處於漲勢狀態,短期定有一個慣性上升,當處於啟動位置,慣性上漲概率大,但有時候巨量不漲,巨量少漲,浮碼沉重都是限制其進一步上揚的關鍵因素,但一般漲它個2%到3%是有可能的,該類投資可少額參與。

二、投資周線突破的個股,一般盈利10%到20%左右。

投資方案原理:股價通過長期的調整,調整到周線形成多頭排列,並處於粘合一致的位置,若成交量極度萎縮或者有逐波放出的跡象,證明大的變盤就在眼前,這時獲利盤、解套盤壓力小,浮碼輕,上漲比較瘋,該類投資可重倉介入。

三、投資成長績優小盤股,一般盈利10%到30%。

投資方案原理:一波行情的啟動,盤小股肯定會是一個熱點,一個市場無論牛熊,成長股一定會受到追捧,通過企業財務分析,以及技術形態分析是可以找出此種類型的黑馬。

四、投資超跌股,一般可盈利5%以上。

投資方案原理:有些不是熱點的股票,長期下跌,有一種跌不下去的感覺,若短期均線在30日均線下方形成金叉,並收一根啟動形態的小陽線,證明大的反彈就在眼前,一般反彈目標為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

買賣法則

1、均線超買為頭,即短期均線遠離中長期均線而上為頭。

2、跳空均線為頭,即股價跳空均線而上,均線並不助漲。

3、均線死叉為頭,即短期均線形成死叉,股價跌破均線。

4、巨量不漲為頭,證明盤子重,帳戶對倒明顯。

5、單邊下跌,又無主動性買盤為頭。

6、均線空頭排列為頭。

7、阻力位不盤整,並且不放量突破為頭。

8、在陰線的1/2下方出現一個小陽線,並且均線空頭為頭。

9、盤整在前次平臺的下方,並不明顯巨量突破為頭。

A、縮量整理,並均線突破為底。

B、暴跌之尾若出現巨量下跌之後出現巨量上漲為底。

C、放量之後下調,若出現無量即漲,並出現受短期均線支撐的跡象,為盤輕的表現,為底。

D、均線金叉,並收探底陽線為底。

E、均線多頭排列,並收在短期均線的附近為底。

目標值的預測

1、反彈型的個股到重要的壓力線(周線、日線的10次20次30次)為其賣出點。

2、反轉型的個股若長期縮量整理受10次20次30次均線支撐可往上突破。

3、反彈型的個股到重要支撐線,並出現短期均線的金叉,可搶一個反彈。

4、支撐買進(+-3%),壓力賣出(+-5%)

1、盤面分析的誤區

盤面中出現大手筆買單的個股有主力吸籌,但並不一定好吃,也並不一定會漲,主力吸籌,若資金量不予配合,形態不予確認,大盤不予配合,只能是主力自套。

均線得到支撐,量能得到保,並能持續放出,目標空間被打開,上升趨勢初成,周線獲得確認,這才是好股票。

2、形態分析的誤區

形態分析可預測個股走向,但形態每天都在變化,每天都有不同的形態,今日的形態只能預測明日的K線,而無法預測日後的形態,股評失敗、散戶被套的因素就是因為太注重當日的形態,而忘記了形態的演變。

3、成交量分析的誤區

量能分析可預測個股是否有資金介入,但連續放量,往往會造成浮碼的增加,巨幅震盪,K線實體變大,再配合巨量的出現是形成股價下跌的重要因素。



梅里安·韋伯斯特字典中,對恐懼一詞作了如下的解釋:“對危險預期或者意識而導致的一種不安的情緒”,繼續補充道,“常常表現為焦躁不安,亦會缺乏勇氣。”恐懼這一解釋可以幫助鑑定投資者所遇到的不安情緒。事實上,所有的投資者不同程度都會體驗到恐懼心理,但是作為投資者,關鍵是如何應對風險.本文著重討論投資者體驗到的四大恐懼心理,然後闡述一下不同恐懼心理所產生的不良交易結果.希望您在閱讀本文之後,能夠充分認識到這些風險,開掘思路,消除恐懼心理,正常執行您的交易計劃。

馬克·道格拉斯是一位交易心理學專家,他在指出,多數投資者確信他們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這就導致投資者: 過分在意眼前的交易結果,其實,他忽視了自己一直在從事著一種“概率遊戲”,應該從這個角度來評估自己的交易。結果自然是,投資者要麼欣喜若狂,要麼悲天憫地,反應情緒化:經歷一系列成功之後,妄自尊大,野心勃勃;反之,經歷一系列失敗之後,則是心灰意冷,畏首畏尾。

由於每一筆交易在投資者心目中都變得舉足輕重,恐懼心理也就有增無減。投資者裹足不前,畏難情緒油然而生,千萬不能出什麼亂子。壓力與日俱增,投資者內心簡直就是“黑雲壓城城欲摧”,幾無喘息的機會。

所有的投資者都存在恐懼心理,但是成功的投資者會控制恐懼,而失敗的投資者被恐懼所攫取。當我們面臨潛在風險的時候,本能會產生這樣的反應,“堅持還是逃離”我們要麼同潛在的風險作鬥爭,要麼逃離是非之地。危急時刻,如果投資者消極應對,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壓力陡增,結果自然不妙。這位投資者很可能驚慌失措。相反,如果投資者決策前感到機會難得,視困難為挑戰,他的交易結果會大大提高。許多成功的現場表演人土在談及自身感受:他們在走上舞臺之前,內心呯然而動,他們更加精神振奮地出場,以最好的競技狀態進行表演。很顯然,這種積極的響應,遠較那些關鍵時刻藉口頭痛腦熱,逃回更衣室的人強得多!成功人士不顧艱險,積極進取。

一、害怕虧損—條理不清,貽害無窮交易時,害怕虧損往往會產生這樣幾種結果:由於害怕虧損,投資者患得患失,不能有效執行交易計劃。常見的情形是,投資者不能適時建倉或者出局。作為投資者,當您的預定指標已經顯示出入市或者離場的信號時,您必須採取果斷措施,如果因為害怕虧損而未能採取適當的行動,您會同樣喪失執行交易計劃的信心。結果是您對自己的方法,或者更為重要的,未來執行期貨交易的能力,信心掃地。

這樣,很顯然,恐懼會讓您顧慮重重,陷入惡性循環;反過來,更加削弱您進一步交易的信心。例如,當市場顯示您手中的頭寸已經不利的時候,您對自己能否離場心存猶豫,那麼,出於自我防衛本能,您也很難對新頭寸作出抉擇。這樣就陷入到分析困境中去了,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交易時機,但是根本無法果斷出擊。事實上,這種無形的力量拖累了您,使您手足無措。

如果細察投資者關鍵時刻,沒有主意的根源,我想應該在於缺乏,交易計劃的信心,投資者只好放棄交易。這樣,相對於未來的盈利的可能,他寧可選擇躲避潛在的痛苦。沒有人願意虧損,但事實上,即使最優秀的專業人士也會出現虧損,這很正常。關鍵是他們虧損額非常有限,可以在資金和心理上都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如果方法得當,您在期貨市場混得時間越長,您就能體驗到更加出色的交易行情,對於暫時的挫折就可置之不理。

如果在關鍵時刻不能做出決斷,您要知道原因是您太在意結果,而不是交易過程。最好做一份書面計劃,然後練習按計劃行事。

您願意的話,還可以從紙面交易做起,或者考慮輕倉少量做起,這樣不至於危及整個交易體系,您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交易程序中去。行情熱絡時,您已經意識到該出局或者入市的時候,可以選擇市場指令,特別是在出局的時候。這樣您就不會因為沒有果斷出擊而捶胸頓足了。

有些投資者對於一筆交易過分精打細算,總是希望以一個比市場指令更好的限價指令成交,以便從交易中榨出更多的油水。但是,正如由愛德華·萊弗爾所著的經典著作中,著名投資大師傑西·利物莫講過這樣一句話:“不要錙銖必較。”利用市場指令好了,這樣您在關鍵時候行動起來更加簡潔利索,同時還可因為按計劃交易而增加自信心。過去,當一些指標顯示我該離場出局時,看著自己的限價指令沒有成交,心裡別提有多難受了!期權繼續下跌,我重新設定新的限價指令,我早該在此價位出局!我馬上意識到,這個價位也很難成交,然後我再次調低限價指令,直到最後,痛苦的結果是,我以市價指令成交出局,這個價位較最初能夠平倉的價位低多了。您不僅要忍受虧錢的痛苦,更重要的是,這樣會消磨掉自信心,在指令不能成交的情況下,備受煎熬。

避免出現大的虧空,這是您應該注意的,而非在意接受小的損失。如果您無法承受小額虧損,當獲利良機出現的時候,您也很難有機會迴旋。因為每一筆交易入市初都可能出現虧損,入市前,您必須瞭解每一筆交易的風險,同時還要做到心中有數,自己順應大勢,乘勝前進,這樣盈利額就會遠遠大於虧損額。絕不要痴心於虧損頭寸回頭勢轉,能夠最後打平,因為這是投資者最可怕的幻想。那些技術股票投資者,正因為寄希望於這些股票能夠“回心轉意”,他們可以逃離跌勢,才使得數十億美元付之東流。這隻會讓他們越陷越深,雪上加霜。無意間,短線投資者變為長線投資者,誰也不希望有這樣的結果。

捫心自問,您在執行交易計劃時,對自己有多大的信心。當您的分析方法顯示出入市的離場信號,您據此入市或者離場,結果如何將直接決定您對自己的評價.必須果斷,不要猶豫.確定您的投資方法是經過實踐充分驗證的,相較於潛在的回報.您的風險很低。換句話說,您在交易期間陷入熱戰前,心理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您是一隨機性投資者,入市前要確定在何價位介入,在何價位離場。或者說您要清楚自己的交易體系,當該體系顯示出入市或者離場信號時,您要及時跟進。這樣您才能保持節律,循序漸進,不斷創造佳績。

二、害怕錯失機會—扎人堆未必是上策 

任何一種趨勢都有懷疑論者,但是我常常發現這些懷疑者由於害怕錯失交易良機或者是逆趨勢而為而招致虧損的痛苦,他們會慢慢轉變觀念。害怕錯失機會,也可以理解為貪婪心理在作祟。投資者入市的動機並非為了安全起見,而是擔心行情中落下自己。就象是90年代末科技股泡沫一樣,火爆的上漲行情俞發容易點燃這種情緒,因為投資者頻頻聽到朋友談及一夜暴富的神話。那些急於暴富的人生怕錯過這樣發財的“過山車”。

當你心中產生這樣想法的時候,這種情形往往很危險。因為在此狀態下,投資者內心不禁會講,“隨便什麼價格買進—我決不能錯過這波大牛市!”害怕錯失機會,實際上就是無視潛在下跌的風險,因為浮現在投資者大腦中的,只有繁榮的、炙手可熱的大牛市,包賺不賠。實際上,根本是無稽之談。

我們還記得互聯網的故事,曾經描繪了對未來的業務方式的創新。互聯網確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對這類型股票的狂熱追捧,刺激了一大批科技股票魚龍混雜,粉墨登場。同時,令人難以置信的期望和實際形成巨大的反差,加之媒體向公眾的熱炒,那些行情末期蜂擁入市的投資者,無疑就是一場災難。

三、害怕扭盈為虧

投資者中,更多的朋友關心何時獲利了結,而不是何時止損出局。這反應了一個事實,多數投資者違背了一條交易原則:“放足盈利,及時止損。”相反他們急於獲利出局,虧損頭寸卻放任自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多數投資者將盈虧同個人價值等同起來。他們急切獲利了結,藉以炫耀自我成功。

該如何獲利設定一個固定的利潤目標,還是為盈利頭寸設定漸進止損,直到趨勢發生逆轉對於那些風險承受力強的投資者,可以為獲利頭寸設定漸進止損,而對於那些保守的投資者,設定利潤目標更為妥當。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將兩種方法綜合利用,平掉一部分頭寸,鎖定利潤,放手另一部分頭寸與市同舞,漸進設定止損。

我在交易期權的時候,當手中頭寸盈利已經超過兩位數時,通常的會平掉一半頭寸,然後持有另外一半頭寸,設定漸進止損。這樣您就能有機會繼續享受趨勢的運行,因為您對後市仍很樂觀。或者,您可以先把初始風險資金收回,這樣我就不必擔心盈利頭寸會轉變為虧損。即使另一半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我也可以保本。通常我制定了這樣的規則,如果說市場收市價格已經觸及剩餘頭寸最大利潤的一半,我就會止損出局,或者說利潤再次翻倍時,我會平掉所有的頭寸。

如果頭寸開始向著有利於您的方向發展,我也樂於及時將止損位設於盈利點之上,股票是5%,期權25%。等待市場方向時,時間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幾個交易日之後,既不虧損—也不賺錢,或許別處另有良機。這被稱為“時間止損”,這樣您的資金可以從表現平淡的市場中解放出來,派到其他更有生機的市場中去。

四、害怕虧損 —市場通病太多的投資者過分關注每一筆交易的成敗,而不是把交易看作是一種“概率遊戲”,個別交易有可能錯,有可能對。換句話說,他們總體操作上要出佳績。

渴望正確,而非盈利,實際上是個人自我在作祟,想要成功,交易時,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去掉自我。自我將投資者盈虧和個人自我價值相混淆,結果是急於獲利,痴守虧損,常寄幻想於未來能夠保本出局。

交易結果往往能夠印射您在生活中的狀態。如果您感到賺錢會產生心理衝突,或者堅信您所做的每一件事必須完美無缺,交易時,您就會體驗到認知上的差錯。這就意味著,虧損時,您的大腦固執己見,害怕損害自己的完美形象,不願出局。或者您長大成人,感到賺錢是罪惡的,您的內心和自我將想方設法放棄盈利,轉而接受市場的虧損。必須打破自我保護的樊籬,讓其走開,才能擺脫自我傷害的威脅。

交易時,如果您存在完美心理,無疑是在為自己鋪平失敗的道路,因為在未來的交易生涯中,您不可避免遭受虧損。再說一遍,您必須意識到交易只是一個種可能性的遊戲。您不可能完美,期望自己成為一名傑出的投資者。如果您在虧損不大的時候出局—這是走向完美的必要條件—那麼虧損常常會成倍增長,窟窿捅得越來越大,為完美者添加更大的痛苦。交易中,爭做優秀,而非完美。

此外,您應該從一段持續時間來爭取優秀,不要要求每一筆交易必須出色。投資大師也犯錯誤,但是他們能夠將這些錯誤的影響控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而將聰明才智發揮得淋漓盡致。

對於那些面臨極大的自我挑戰的投資者來說(誰願意承認呢),機械體系是最大的爭議之一,因為您對自己的評判不是根據交易分析的對錯。相反,您是根據執行體系入市和離場信號的效果來評判自己。那些開始交易時想擺脫自我的投資者,這樣會變得更加容易些。此外,我們從小就受到激烈競爭文化的薰陶於,競爭或者對抗的觀念會提升自我獲勝或者打敗別人的意願。

將交易視為一連串眼見心明的機會,您會獲得良好的回報,您的任務就是制訂計劃,尋找潛在回報較預期風險高出幾倍的機會。

您必須記下每筆交易入市的原因,因為一量原有原因消失,自我會跑出來搗亂萌生新的原因抱守虧損頭寸。我們生存機制之一就是,牢記好事,忘掉壞事,但是在交易中,這種機制十分危險。您必須承認風險,每筆交易都要設定止損,判斷失誤的時候,及時離場。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己因為沒有遵循原有的止損計劃而陷入尷尬的困境。頭寸運行不利,被套其中,而另外一些市場可能有許多更好的機會等著,這是最糟糕的一種投資。交易不設止損,是自我驅動下,無視風險的一種作法。對於成功的投資者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行為,他曉得必須設定止損,控制風險,留存實力,以便抓住下一次交易機會。

總之,您的交易計劃必須考慮到將要體驗到的情緒變化,尤其是那些控制怯懦的辦法。作為投資者,您必須由恐懼心理向自信心態轉移。您必須相信自己的實力,以及有效的獲利計劃,較之於虧損風險概率更高。這樣您就可以確信自己身處正道。即使經歷一系列虧損,您仍可以繼續從容進行新的交易。

過多的投資者存在“偏激”心理。他們要麼想一夜暴富,要麼放棄努力。您該擁有另外一種心態—從長計議。這樣您就“有權”逐漸適應,不斷改進交易計劃。在控制恐懼心理的情況下,專心交易,您意識到只有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如果您能控制這四種恐懼心理,對自己的交易方法充滿信心,最終意氣風發,成功屬於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