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快手的人不適合作對象,白給都不要!

快手是我唯一一個下載不到五分鐘就刪除的APP,玩過快手的都知道,快手上的社會搖,喊麥以及各種自虐視頻都曾一度稱霸,而最近的早孕媽媽事件更是將快手推到了風口上。快手是一個平臺,它監管不力,它傳播了不正確的價值觀,所以該罵,該懟。而看這些的人,也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愛玩快手的人不適合作對象,白給都不要!

美女、獵奇、搞笑、賣萌、惡搞、口號、共鳴...

所以這是一群怎麼樣的人,一個怎麼樣的平臺呢?

這是一群被忽略已久、人數眾多的社會“底層”工作者,嗯,也叫弱勢群體。

他們是樓下小賣部新來的售貨員,是街上剛上班的理髮店學徒,是工廠流水線工人,是離互聯網平臺很遠的農民,是瓦匠泥水工,是在上學的留守兒童,在輟學無所事事的街頭小夥...

他們的大部分離知乎很遠,離微博也很遠。

知乎+微博可能已經席捲了互聯網,但是到達不了他們那裡。

愛玩快手的人不適合作對象,白給都不要!

為什麼?學識?思維方式?知識水平?世界觀?

最可能的答案應該是:社會等級+話語權。用人話來說,就是不一樣階層的人。

你我上網看什麼呢?看知乎,看微博,看熱點,看娛樂,看知識,看文案。

總結來說,消磨時間+學習+關注自身。

他們之前上網看什麼呢?

看知乎?都什麼人說話啊,都看不懂。

看微博?都說的是什麼東西啊,沒撒好看。

看資料?並不需要看資料。

看遊戲直播?什麼遊戲,哪來時間玩這種遊戲,手機上充值玩的跑跑車有什麼看頭。

看papi?她吐槽的都是什麼鬼,和我們有撒關係。

.......

所以,三觀不一致,自然聊不到一塊,不如自一早就遠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