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之後集中暴雷的最可能是這個行業

p2p之後集中暴雷的最可能是這個行業

二十多年前,國內的保健品行業風起雲湧,三株口服液、娃哈哈兒童營養液、太陽神、中華鱉精等等層出不窮,國內剛剛有一點存款的老百姓一下子被這個宣稱能夠改善自己和孩子身體素質及生活質量的新品類吸走了靈魂。但是隨著之後不斷的爆出產品質量問題,虛假宣傳和企業自己胡亂投資,最終這個行業逐漸沒落,慢慢開始向大健康領域摸索。

伴隨著十年前全民健身運動和國內百姓錢包的鼓起,保健品行業由一個核心產品打天下的模式驟然轉型為產品和服務體系化經營、微商中醫保健品、實體醫療保健體驗店、網上保健品平臺等新業態,一下子衝入了我們的視線。各種電視臺,廣播電臺裡全都是穿著白大褂面目慈祥的“老中醫”“老西醫”“某藥傳人”,嘴裡喊著各種口號,接頭髮著各種傳單,眼睛盯著各路鈔票。隨著O2O商業模式和理財行業的爆發,保健品行業正式轉型進入了大健康產業。

而在我們身邊最容易看到的一類,就是那種專供老年人的大健康線下體驗店。不論是在寫字間,還是商場,或者臨街商鋪,每天一大早就會有幾十上百的老年人衝進這些體驗店,享受免費理療,“專家”看診,吸氧,練習琴棋書畫,甚至婚戀的服務。業務人員都是小夥子小姑娘,一個個二十出頭,嘴裡叫著“大爺”“大媽”,甜的讓人直起雞皮疙瘩。有的乾脆管老人叫父母,爺爺奶奶,恨不得直接併到戶口本里算了。老人一開心。琢磨著想能一直在這裡消愁解悶,有人哄有人寵,還能天天呼朋喚友,就樂不得的交錢買東西。

而其中,最為讓人震驚的,就是這些平臺做的預付費充值卡和類理財產品!

前者好理解,充值多少錢,送多少錢的商品、服務或者消費券,一般折算收益都在年化15%以上。後者百分之百都是非法集資,往往宣稱自己的平臺要在新三板之類的上市,老人做了投資,到時候就能拿到不菲的回報,往往承諾的年化收益超過20%,甚至60%,100%!更有甚者,肆無忌憚地直接告訴老人,找我們投資理財就行了,比銀行,比正規理財公司收益都高的多!

老人們貪圖便宜,貪圖超高的收益,貪圖在這裡已經習慣的日常享受,相信“眼見為實”,既然有實體店在這,看起來買賣這麼大,還總帶著自己旅遊,老闆看起來很有錢,於是乎就幾乎難以不上鉤。等個一年半載,平臺經營不下去了,然後直接來個跑路,人走茶涼,留下一群老人哭的死去活來。

如果說P2P還算是往合規上狂奔的堅定派,做著非法理財勾當的保健品平臺則真是自己不懂法,自己也不在乎法律,根本不在乎自己經營水平(一般都很爛),只想著賺快錢,不行就趕緊撤的死拼信念,跟你家裡老人的錢包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

親愛的朋友,一財君的粉絲,你保護好你家裡老人的錢包和身體健康了麼?

保健品,藥房,給老人提供健康服務的機構,成了非法集資的下一個窗口,因為給的利息多,做的維護更核心,比p2p更猛。老人們不是不知道,有的在賭博,抱著僥倖心理,有的是真傻,有的是被超高收益打動了,有的是去各種消費和靠死對方,享受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