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樂於助人的孩子呢?這3種方法可以幫到你

為什麼有些孩子不喜歡關注別人呢?對其他小朋友不熱情,即使看到其他小朋友遇到困難,也不會伸出援手呢?導致越來越冷漠,無法融入社會呢?朋友也越來越少呢?

而有些孩子很熱心腸,但有些過頭了,比如說:孩子省下的零用錢,捨不得花,有時寧可餓著肚子也要把錢給乞丐

平時為了幫助別人,竟然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利益,雖然孩子人緣不錯,但是他有時候為了幫別人,耽誤了不少自己的事。

如何培養樂於助人的孩子呢?這3種方法可以幫到你

那麼為什麼關於助人行為的孩子呢?會出現這兩種兩極分化的極端表現呢?

以下我分析幾種方面:

第一個方面:孩子對他人情緒的感知能力,特別是同情心,讓孩子真切體會到他人需要幫助的心情時,就會出現樂於助人的行為,另一方面是孩子助人行為是否能得到表揚和獎勵等。

第二個方面:孩子並不能很好的感知他人的情緒,讓他人陷入困境是不會產生同情心,再加上父母很少鼓勵他們幫助別人,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有類似遭遇的冷漠表現。

第三個方面:家長過早的開發孩子的同情心,孩子對於他人所經歷的負面情緒,能體察入微感同身受,並經常鼓勵孩子去幫助別人,在種種因素的強化下,孩子就有可能熱心過了頭。

如何培養樂於助人的孩子呢?這3種方法可以幫到你

其實家長也不想孩子成為冷若冰霜或街道大媽型的吧!

那需要怎麼幫助孩子把握住人的尺度呢?既能讓他們在助人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又不會讓他們過度的付出呢?

下面我簡單來推薦幾種方法:

一、巧妙的利用小故事,讓孩子知道哪些助人行為可取。

1、講述故事:向每位幼兒園的孩子手中發放三個糖果作為禮物,隨後講述山區小朋友的痛苦經歷,並告訴孩子們,可以將糖果捐給災區的朋友的孩子,聽完故事以後呀,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捐出糖果,平均每人會捐出一個,可以幫助孩子更形象具體地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從而呢,增加他們的助人行為。

2、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故事告訴孩子,有些人是不值得被幫助的,比如有些身體健全的人,利用他人的同情心沿街乞討,或者編造謊言,博取他人的同情,騙取錢財,那麼針對這樣的人,不僅不需要幫忙,還要遠離他們,

而且,我們要教會孩子在幫助他人之前,先考慮著是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如果自己做不到,不要勉強。

如何培養樂於助人的孩子呢?這3種方法可以幫到你

二、利用共情訓練(同情心不是很強,幫助增強孩子同情心。)

1、情感匹配:

就是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什麼樣的情感,比如設別表情遊戲,家長表演各種情緒讓孩子才猜,或利用身邊真實的故事來告知孩子。

2、換位思考:

1)當我們講述災區小朋友故事之後,可以問問孩子,這些小朋友在災區受到災難之後會有什麼樣感受,如果你幫住他們,他們又會什麼樣感受呢?如果是你自己遇到這類似經歷,你會有什麼樣感受等。

2)平時作為家長你,可以在孩子示弱,請求孩子幫助,當孩子做到之後,需要表示感謝,同時及時表揚孩子。

3、榜樣樹立法(我們可以成為孩子助人行為的示範者)

孩子的學習,大多數是通過模仿形式,家長的言語會在無形之中影響了孩子,所以我們不妨在孩子面前表現一些助人的行為,並給孩子講述助人行為的好處,甚至家長可以互相配合表演助人行為。比如爸爸主動幫助媽媽,媽媽積極給予反饋,這樣孩子不知不覺的模仿這種助人行為。

黃爸爸的育兒經

致力於研究如何教好孩子,我是一個孩子的父親,歡迎大家關注我和評論留言,並跟我一起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