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乾盛世精品推薦 單駿圖

“中西合璧”到“洋為中用”

---郎世寧《神駿圖》賞析

郎世寧(1688-176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裡奧內,生於米蘭,天主教士。康熙年間來中國,工畫,以西法參入中國畫中,自成一家,歷經康、雍、幹三朝供奉“內廷”。他把西洋畫的技法融入中國畫當中,開創了一條“西畫中用”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體,史稱“郎世寧新畫體”。

郎氏擅長花果、走獸、翎毛、歷史事件,最擅長畫馬。馬也是他的繪畫中出現最多的題材。而滿族自古以來就是馬背上的民族,“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是馬背民族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們在馬背上兵戎相見,攻城奪地,所以馬深為滿族皇室所鍾愛。

從現存的郎世寧墨跡來看,它既有西洋油畫如實反映現實的藝術風格,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中凸顯的筆墨趣味,兩者合一,呈現出了異於常人的藝術感染力。此幅《單駿圖》,為設色絹本鏡心,乾隆御題,為郎世寧去世後一年。郎世寧堪稱所有外國畫師中的翹楚,由此《單駿圖》可使我們領略到郎世寧畫馬藝術之天縱風韻。郎世寧擅畫馬,風格卓然一家,他的馬畫頗有杜甫口中的“須臾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的境界。這幅畫線條堅實有力、流暢自然,一絲不苟地層層薰染,整幅畫顯示出了一種當時中國畫從所未有的藝術魅力,能帶給世人煥然一新的審美體驗。

雍乾盛世精品推薦 單駿圖

藏品名稱:工筆 單駿圖

規格:60cmx39cm

款識:清代/郎世寧

類別:字畫

此幀《單駿圖》圖繪短腿馬,一馬背向觀眾,動感十足,背景作留白處理。繪畫風格是郎世寧常見的中西合璧的風格,造型準確、比例恰當,線條輪廓造型有別於傳統中國工筆畫以線造型的特點,而是以細密的短線條按照西洋素描的表現方法來勾畫馬的外形,馬毛表現得生動逼真,形象自然。結構轉折突出,頗具力量感,以明暗暈染法凸顯馬匹肌肉的凹凸感,馬尾更以深淺不一的顏色暈染出層次感,這也有別於以平塗暈染馬尾的傳統畫法。

郎世寧的作品以驚人的藝術表達能力,創造了大量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也使清代宮廷紀實繪畫的數量與水平遠超前代。這些繪畫以精彩的筆墨記錄了中華帝國最輝煌的歷史,栩栩如生地表現了盛世的恢宏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