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學習(一):區塊鏈是個啥?比特幣又是個啥?

最近兩年,區塊鏈可謂是火的不行不行的,但到底什麼是區塊鏈?是幹啥用的?

恕我直言,看完了各種資料解析後,似懂非懂的依然是佔大多數。

那什麼是區塊鏈哪?官方定義是這樣子的: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嗯,沒聽懂沒關係,舉個簡單的栗子來說,假如你是個女生,你男盆友每次跟你說一句肉麻話或者是承諾給你買東西時,你都會記錄在案,最好錄下來,然後再來個群發,讓你和他所有的朋友、同事、同學全都知道,到兌現的時候,讓他無法抵賴,這就叫做區塊鏈。

總的來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分佈式的公共賬本,任何人都可以對這個公共賬本進行核查,但不存在一個單一的用戶可以對它進行控制。

區塊鏈學習(一):區塊鏈是個啥?比特幣又是個啥?

說完了區塊鏈,咱們再來說說比特幣(BTC)是啥?

很多人將區塊鏈與比特幣劃等號,其實是不對的。

比特幣(BTC),是利用區塊鏈的技術設計出來的虛擬貨幣。也就是說,比特幣是依靠區塊鏈產生的貨幣,但是虛擬的。

至於為啥它會漲?是因為比特幣的發行總量被設定有上限,而每一個比特幣的產生,都是通過“礦工”的計算技術挖出來的,而隨著供給量的不斷減少,越來越稀缺,幣值也就越來越高了

當然,區塊鏈技術不僅僅能夠使用在貨幣交易上,產生如BTC、XRP等幣種(通證);同時它還能運用到不同應用中,比如說平臺開發、物聯網、金融、內容娛樂等等不同行業中,而因此也產生不同的通證、幣種。後期我們將詳細介紹這些通證信息。

總結一句話,區塊鏈就是一個分佈式的公共賬本,本質上就是數據庫。而比特幣則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基礎上的交易貨幣,簡單點說,就是你幫別人“記賬本”,別人給你的酬勞,不過給的不是現金,而是比特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