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的剧毒

河豚鱼真是一种美味,许多人都喜欢吃河豚。别名"气泡鱼"、"河鲀鱼"等。河豚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特别是在长江下游江苏一带,每年开春还会有少量的河豚鱼,由于很多人都想品尝美味,野生供不应求。现在出现很多饲养的河豚,味道也是不错。河豚有自我保护能力,当遇到外敌,腹腔气囊则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

“河豚”的剧毒

(河豚鱼)

大家也知道河豚是有毒的,很多饭店都是厨师做好后,先自己品尝下,没有问题后才给客人吃。其实说的河豚有毒,并不是指河豚的全身肉中都有毒。河豚的肉是无毒的,主要是河豚的内部器官中:如卵巢、肝脏、肾脏等含有一种能致命的神经性毒素生物碱。分子式为C11H17O8N3。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氰化钠的1200倍,只需要0.48克就能够致命。河豚毒素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被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脏停止跳动。“河豚”的剧毒

(河豚毒素结构生物碱)

河豚的毒素主要是河豚吃了海洋中有毒的植物藻类,逐步转化为体内的毒素。如果把它的幼苗放在淡水池塘饲养,就能失去毒性,所以很多人也大胆地吃饲养的河豚。河豚毒素并不是一无是处,河豚的毒素可以起到镇痛的作用。例如癌症治痛、外科手术止痛等,例如3微克就可以止痛时间长久,并且无成瘾性,逐步替代吗啡和杜冷丁等。但是毒素提取的难度非常大:一是海里河豚少,难以捕捞;二是提取技术要求高,所以价格昂贵,河鲀毒素结晶每克已经高达15万美元。中国化学工作者现在已经在实验室少量合成了河豚的毒素,赞!“河豚”的剧毒

(猎奇饮食需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