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自我放逐,你們都永無歸宿,回顧馬拉多納世紀進球

“第二個進球是你還是個小孩子時就做夢想進的,無論什麼時候我看錄像,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攻入了這麼一個進球。現在它成為了一個傳奇,無論別人如何評價。”

——迭戈·阿曼多·馬拉多納

如果我不自我放逐,你們都永無歸宿,回顧馬拉多納世紀進球

在足球歷史上,或者說整個人類的歷史上,有些東西被我們銘記是因為傳奇,有些則是因為醜陋,但如果說兩者融合在一起,並都將載入史冊的,恐怕只有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上的馬拉多納了,惡魔和天使這兩種角色,在潘帕斯雄鷹面對三獅軍團的比賽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如果我不自我放逐,你們都永無歸宿,回顧馬拉多納世紀進球

1986年的6月22日,在這個已經被無數次提起的日子裡,阿根廷VS英格蘭,馬島戰役,給這場比賽增加了諸多標籤,準確的說,在下半場開始6分鐘以後,“上帝之手”改寫了比分,卻沒有終結傳奇的繼續,如果說馬拉多納的手騙過了裁判的眼睛,那麼5分鐘後的進球,他的表演則彷彿刷新了全世界的眼睛,這位潘帕斯雄鷹的領袖在中場開始盤帶,加速之後帶球長途奔襲,霍爾德、裡德、泰瑞·芬威克這些三獅軍團歷史上的球星,依次被精靈一樣的馬拉多納晃過,闖過了五名防守隊員之後,面對五分鐘之前,目睹自己手球的門將希爾頓,馬拉多納從容的把球射進了英格蘭的大門。

如果我不自我放逐,你們都永無歸宿,回顧馬拉多納世紀進球

現場沸騰了,阿根廷解說喃喃自語的說:記分牌應該是馬拉多納2比0英格蘭。在整個進球過程中,隊友巴爾達諾一直在馬拉多納的左側,他至少有兩次面對空門的機會,但馬拉多納好似註定要創造傳奇,他硬是沒有選擇傳球,多年後,巴爾達諾說:難以置信,馬拉多納當時看到了我,居然不傳過來,而是自己打進了那樣一個球,這也許是上天的安排。”

如果我不自我放逐,你們都永無歸宿,回顧馬拉多納世紀進球

2002年,這個進球被國際足聯官方網站評選為“20世紀最佳進球”,馬拉多納也向老對手英格蘭表達了敬意:英格蘭隊員的防守也許是最紳士的,如果他們他們把我剷倒,就不會有這樣的進球了。同時,當年的墨西哥阿茲臺克體育場外也樹立了一座球王的雕像,來紀念這一進球。

也許,對於“上帝之手”,人們的評價總是褒貶不一,但是沒有人會否認世紀進球的偉大,光明和陰暗總是相互存在的,在一本關於馬拉多納的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我不自我放逐,你們都永無歸宿,這恰好是球王最真實的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