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你的錢被時間偷走了!

有這樣一則新聞,30年前,有位阿姨在銀行裡面存了一萬元的定期,但是30年後取出來發現僅僅只有兩萬元。仔細一算,你會發現這筆交易這點兒利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筆交易虧損了近百萬元。

在上世紀80年代,如果你和別人說,那誰誰誰是我親戚,是萬元戶,小夥伴們鐵定用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仰望你。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那時候的物價很低,米價0.14元,肉價0.95元,走親戚送禮2元左右,壓歲錢0.1-0.2元,家裡有1萬元儲蓄的絕對是響噹噹的土豪。而隨著時間推移,物價上漲幅度驚人,30年後的今天,價格上漲幅度瘋狂,甚至達到上萬倍。可以說,在那個年代擁有一萬元,數十年不愁吃穿。而現在的一萬元,還不夠一個大學生一年的生活費。

抱歉,你的錢被時間偷走了!

來看下面這組對話。2038年,一對父子坐在電視機旁看世界盃。

兒子:我發現你每個月都有一筆10000元的銀行貸款的固定還款。

父親:是房貸,我年輕時貸款買的現在這套房。

兒子:月供10000?難以置信,一件衣服的價格!

父親:以前房子便宜,大家都買得起。

兒子:那為什麼好多五六十歲老頭,沒房,現在還在租房住?

父親:這幫人不買房,把錢用來存銀行了。

兒子:怎麼感覺這幫人和國足一樣......

這個故事寓意很多,但你讀完肯定會有這樣一個疑問:2038年的10000元是一件衣服的價格?

沒錯,這將是妥妥的大概率事件。這並不是因為20年後的衣服稀貴,而是那時候的錢只值這個錢。

真實購買力才是錢的價值。購買力的貶值,就是大家所說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可以讓貨幣無限期貶值,讓所有人的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幅縮水,對於普通人來講就是財富的掠奪。

所以有人會說,現在的房價一點兒都不貴。30年前,絕大多數人都沒逃過通貨膨脹,逃過的都買房保護了財富。這句話也從側面反映了,投資是有門檻的,普通人對金錢的理解不夠,只能被通脹割韭菜。

如今的社會,通貨膨脹太快,以至於人們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物價就漲上去了。比如以前早餐2、3塊錢就能搞定,現在怎麼也得10塊錢了。

抱歉,你的錢被時間偷走了!

通脹,對普通人和對富人的影響誰更大?

很多人會覺得通貨膨脹期間富人遭受的損失要比普通人的損失大得多。因為他們覺得富人有錢,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他們大筆的錢縮水會很厲害,損失當然就大,如果是持有這種觀點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人們擁有的財富的購買力都下降了。本來普通人的財富總量就少,而其獲取財富的渠道更少,面臨通貨膨脹時,只能是通過降低生活質量來壓縮生活成本。但是即使是再壓縮成本,有些剛需的東西也是無法減少的,這樣,普通人的恩格爾係數就會增高,自然損失就會相應增大。

而對富人來說,雖然其財富總量多,看起來通脹造成的損失大一些,但是富人的資產種類多樣,可以通過多樣的投資方式來對抗通脹,而且富人的財商一般都較高,其賺錢的能力要更強,所以相對普通人損失的更少。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我國2017上半年的通貨膨脹率是3.7%,全年通貨膨脹率保持在6-8%的水平。

這就意味著,你年初銀行卡里的100萬,到年底實際購買價值可能只能92—94萬左右。而我們的銀行存款,一年期的利率是1.5~2.0%,即使是銀行理財產品,也只有4~5%的利息。

其實,適當的通脹,是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利的。市面上的流動資金增多,人民的錢包自然就鼓了起來。如果每個家庭、個人都能打理好閒置資金,整個社會也會出現一片欣欣向榮的大好景象。

通貨膨脹切身關乎到我們每一個人,關乎我們的錢袋子。我們應該學會合理的資產配置,來戰勝通貨膨脹帶來的財富貶值,讓財富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