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满清王朝,会怎么样呢?

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满清王朝,会怎么样呢?

太平天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从1851年开始至1864年结束,历时14年,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极大地动摇了满清的统治。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扛把子洪秀全自以为消灭满清指日可待,开始贪图安乐,荒废朝政,统治核心官僚主义盛行;更为致命的是发生了内讧,即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军出走,情势开始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虽然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苦苦支撑,但终究无力回天,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运动终于走向灭亡。

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满清王朝,会怎么样呢?

其实在太平天国走上正轨之后,洪秀全就退居幕后了,军政大事全由军师负责,大权落在了只比他少一千岁的九千岁东王杨秀清手上。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了天京三年之围,杨秀清见形势一片大好,便有了异心,准备也尝尝当皇帝的滋味。他假装“天父下凡”,迫使天王洪秀全将自己由“九千岁”封为“万岁”。北王韦昌辉也是话事人,但是个小人。小人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这时就请求洪秀全诛杀杨秀清,开始洪秀全还是下不肯,毕竟创业成功杨秀清功居第一。后来,陈承瑢向天王告密,说杨秀清有弑君篡位之心,洪秀全这才密诏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燕王秦日纲铲除杨秀清。韦昌辉一得令,就偷袭了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幕府部属及其家人、军民共2万多人被杀。石达开抵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准备杀石达开,石达开当夜逃出金陵城,结果韦昌辉又把翼王府给灭门了。石达开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洪秀全,要求杀韦昌辉以平民愤。洪秀全一看大家都向着石达开,公理难违,眼看要罩不住了,于是下令又诛了韦昌辉一家。这一下连损二员大将,无异于自断臂膀。石达开回京主持了一段时间工作后,太平军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洪秀全这老王八已经昏庸无比了,又产生谋害石达开之意。石达开为避免再次爆发内讧,被迫率了数千人逃出天京。自此,成了太平天国的转折点,终于一发不可收拾。石达开一路走一路打,牵制了大量的清妖主力。他准备开辟成都根据地。当他率兵走到大渡河对面的安顺场时,结果遇上大水,过不去,后面清兵又至,兵尽粮绝。四川总督骆秉章遣使谈判。石达开愿意以自己一命换取手下士兵不被杀。骆秉章假装答应,石达开当即让清军收编了3000多人,只留了2000多人驻扎在大树堡。结果清妖背信弃义,转手乘夜袭击了大树堡,除了300多老幼外,其余一千多人全部被杀。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进行公审。结果主审官被石达开怼得理屈词穷。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被骆秉章凌迟处死;一共割了2000多刀,到死都没吭一声。骆秉章因此官至一品。可恨这个沾满鲜血的刽子手现在还有祠堂,逢年过节还享受冷猪肉,他的后人还在搞祭祀活动。

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满清王朝,会怎么样呢?

经常有人问:“太平天国到底有多少兵力?一共消灭了多少清兵?”这个不好统计。根据《贼情汇纂》载,“金陵建都,精兵六十万”,说太平军有60万。而当时清兵估计在200万左右。太平军一共消灭的清兵大概有20多万。太平军杀清妖不留情,清妖杀太平军更是残忍,太平军中的王及将领就有24人被凌迟处死:洪大全、李秀成、陈玉成、洪仁发、洪仁达、石达开、李世贤、林凤祥、李开芳、刘玱琳、张乐行、黄子隆、陈坤书、蓝成春、洪仁轩、侯玉田、谭体元、赖文光、杨辅清、陈荣、黄文英、刘庆汉、赖桂芳、洪仁正。清兵更是毫无人性的屠城,南京被攻破后就被曾国藩(曾剃头)屠了城,比起后来日本人进行的“南京大屠杀”毫不逊色。

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满清王朝,会怎么样呢?

唉,扯了这么久,还没说到正题。如果洪秀全攻下南京后就挥师北上,一举推翻或者歼灭清王朝,建立起太平天国王朝,会怎么样呢?

第一种可能:太平天国可能像李自成一样,坐不了多久就会天下大乱,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洪秀全的退居幕后,必将使同他一起创业的第一代互相争斗、自相残杀。政权、军队内部官僚主义盛行,当官的骄奢淫逸,各种经济政策制度落不了实。各种苛捐杂税、徭役会让百姓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同样也无法取得同为基督教国家的支持。如果外国的在华利益受到侵害,可能会出兵瓜分中国,或者寻找、培植其他代理人。

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满清王朝,会怎么样呢?

第二种可能:洪秀全退居幕后,他的儿子继位,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政,拜上帝教成为国教,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于是开始整顿官僚主义,清洗骄兵悍将。《资政新篇》开始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得到落实,经济和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百姓过上安稳日子。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萌芽,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满清王朝,会怎么样呢?

第三种可能:太平天国核心的腐朽没有扭转,太平天国开始四分五裂,各自称王,纷纷攻伐。若干年后,又出现一个杰出的领袖人物,可能是农民,也可能是封建地主阶级,也可能是官僚,逐个击败群雄,收拾残局,归为一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