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经典名篇《渭城曲》为什么被一些人评为“古今第一”?

谢小楼


王维的《渭城曲》,是唐诗中最经典的送别诗之一。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评此诗: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亦评此诗:送别诗要情味俱深,意境两尽,如此篇真绝作也。

而且,王维这首诗还被谱成曲,即《阳光三叠》,成为古人送别时的必备曲目。

蘅塘退士在《唐诗三百首》中注:“此诗唐人歌,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至阳关句反覆歌之,谓之《阳关三叠》,亦谓之《渭城曲》。”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又题作《送元二使安西》、《阳关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即秦代咸阳古城。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党河之西。

安西,是唐代都护府名,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县。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其人不详。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润湿。浥轻尘,雨后尘土被沾湿,不再飞扬。

客舍:驿馆,旅馆。柳色:柳谐音“留”,古人送别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在诗歌意象中,柳象征着离别。

渭城早上的一场细雨,沾湿了离别路上的轻尘,道路变得洁净清爽,离别客舍四周的柳树,也被朝雨洗得干净清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你再喝完这最后一杯酒,等你离开渭城,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故友陪你喝酒了!

欣赏王维的这首送别诗,重在体会王维诗中独特的情味。

写送别的经典诗篇有很多,如“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如“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同样一唱三叹,感人至深,但诗味衰飒。

而王维的《渭城曲》则是不同的情味。

诗的开篇写离别的场景,渲染离别的气氛,但不是伤感悲凉的气氛。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的早上下了一场雨,但却不是“满天风雨下西楼”那样伤感悲凉的雨,而是一场小雨,这样的雨不会让道路泥泞,让友人的前路难行,而刚好沾湿飞扬的尘土,让好友前行的道路洁净清爽。

小雨过后,客舍周围的柳色也变得干净清新,柳树不再是伤感凄凉的意象,而是寄寓着诗人脉脉深情与美好祝愿的清新意象。

天气好,益远行。于是诗人王维再次提酒,劝友人再喝一杯。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浸透了诗人对友人浓郁深挚的情谊。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还包含着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处境、心情的深情关心,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这首诗中,王维就摆脱了一般送别诗中灰色的伤感,那渭城的雨,使人的精神为之一爽,那更尽一杯的酒,使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情意。

在王维的这首《渭城曲》中,我们感受的不再是离别的伤感凄凉,而是浓浓的深情和美好的祝愿,正因为如此,所以这首诗才会被谱成《阳关三叠》,千年传唱,成为千古第一送别诗。

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中评: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答者:谢小楼


谢小楼


好像是孔子说过:诗可以兴,观,群,怨。兴,指起兴,抒发个人感情;观,指观民风,了解民情;群,指群居集会,以诗激发人们的感情,就像我们现在重大集会唱国歌,就是这个道理;怨,指表达心中的不满,期待让上层统治者改变现实。诗经至唐诗,这些功能都可以说发挥很好。如春秋战国时代,是‘‘不学诗,无以言’’的;杜甫,白居易,写了很多忧国忧民的好诗。大约宋代以后,诗歌才成为休闲娱乐之事了。

王维《渭城曲》当然写得好,好就好在写景抒情浑然天成,用词造句不可移易。前两句写景,写出春天景色宜人的环境,有起兴的作用。后二句写人的活动,而且劝酒中见出二人深厚的友情,正是情景相生,以美景正面衬托友情,更见友情之深厚!

此外,这首诗古今都看成绝句,它的三四句格律的处理也值得我们学习。试看: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按绝句格律,第二句起头二字为仄声,第三句起头二字也应该是仄声。这叫‘‘粘’’。但王维没有拘泥,第三句第二字用‘‘君’’,平声,是不是就不合格了呢?否!从意思表达上,王维应是觉得非用这几个字不可,所以他把三四句的平仄调整得两两相对,读起来韵味深长。所以说,写诗只要有了好句子,平仄决不是死的。

我是阴阳家9.一点浅见,抛砖引玉而已。



阴阳家6


王维的经典名篇《渭城曲》为什么被评为“古今第一”?

有人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王维琴棋书画精通,又懂得音律,他能把绘画、音乐融入诗词。融会贯通。使诗词拥有独特的魅力。像王维这种全才的人,能综合各个领域研究达到精深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渭城曲》前两句写景,景色自然清新。渲染了浓浓的离别画面,创设了背景。首句交代时间是早晨、季节是春季。正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大好时节。怎样计划自己的人生。正可大有作为时,离别悄然而至。新发的柳芽,在春雨的滋润中,越发清新靓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无尽的联想空间。艺术效果强烈。



后两句抒情,点明意旨。殷勤劝酒,“劝君更尽一杯酒”四声起唱,更见出彼此情意的深厚。这送别的宴之后,再见老朋友就是难上加难了。使彼此更加珍惜彼此的情谊。场面如临其境。画面感强烈。


这首诗,韵律优美。谱成曲子吟唱。优美动听。《渭城曲》又叫阳关三叠。首句不重唱,后三句重复唱三遍。音律回环反复。低回清婉。让人徜徉,留恋。

这首送别诗,在内容,情感,韵律,画面于一体,艺术性很高。被评为“古今第一”。


淡月晗嫣1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的大意是:清晨刚下过阵雨,渭城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和柳树焕然一新。即将远行的朋友,请你再喝下这一杯美酒,西出阳关后,大概再也难见到亲朋好友了。


这首诗因为只是为一次普通的朋友离别所作,没有特殊的创作背景,因此特别适合在各种离别宴上击筑而歌,所以当时就有乐人为诗谱曲,并且传唱甚广,成为赫赫有名的“阳关三叠”,也有人把它叫作“渭城曲”。 有人说这首诗是七绝的“古今第一”,前人评价说:“风韵超凡,声情刺骨,自尔百代如新,更无继者”,“诸作无出其右”。《王孟诗评》中更是说道:“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可见对这首诗的文学地位,古今的评价是大致相同的。客观地说,我们可以找出不少能和这首并驾齐驱的诗,但却实实在在找不到能让这首退居第二的诗。


这首诗的作者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少年即才气逼人,并且颇负盛名。一生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尤其在诗画方面,成就非常高,加上他本人喜吃斋念佛,因此被世人称为“诗佛”,又有人赞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诸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类的边塞诗,后期则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是继东晋陶渊明以来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主要代表。


《送元二使安西》大约创作于唐安史之乱前,为送别朋友出使安西所作。这首诗的说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一个“真”字。由于真情真意贯穿全诗,因此才能使它从写近景再到写依依惜别,一气呵成,读起来让人身临其镜。唐人送别诗多如牛毛,但画面感如此强烈、感情如此含蓄而真挚的,说起来还真的只此一首。 从这个角度讲,《送元二使安西》还真可以说是七绝中的“古今第一”。

诗的前两句为一般写景,不足为奇。但后两句却寓意深长,确为名句。第三句“更”字的使用出神入化。试想本来已经告别的酒都已喝过了,而诗人还要让朋友再喝一杯,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呢?意义就在于诗人既想让朋友带走自己的一片深情厚谊,又想通过再喝一杯酒,多留一会儿朋友,给两人多一点把酒言情的时间。而结句中的“阳关”,本来就在中国之外,而安西更在阳关之外,朋友前途未卜,令诗人非常忧虑,只能反复叮咛嘱托,千言万语,欲尽不尽,欲了未了。感情真挚,画面感人。这样的诗读来的确让人感动不已。


当然这首诗也并不是没有瑕疵。从格律上看,这首诗的第二三句失粘,这种缺陷是不可原谅的错误。虽然《唐诗摘抄》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圆滑的解释:“失粘须将一二倒过,然毕竟移动不得,由作者一时天机凑泊,宁可失粘而语势不可倒转。此古人神境,未易到也。”但这毕竟是一家之言,不足采信。而不幸的是,也就是从这时起出现了所谓的折腰体七绝,也可以说是这首诗开的恶例或者说是这首诗结出的恶果。


壮图山人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得确是送别佳作,古今名篇。一首诗能够千古传诵,读来无不产生共鸣者,就在于他写出了人的真情实感,人性的善良和真诚,人与人情感的优雅与和谐。要知道我们中国人是特别注重友情的。就像李白诗中所说的那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全诗也就四句,前两句写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的早晨下了一场小雨,于是景新,空气新,人的心情也为之一新吧?明丽的色彩,清新的空气

,依依柳丝,正是良辰美景啊!

然而,友人就要走了。后两句自然是抒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酒劝得好,更尽一杯吧,因为西出阳关就见不到老朋友了,何时再会,渺渺无期啊!

不知道有没有儿女沾襟,有没有伤感,有没有恋恋不舍,万语千言,萋萋别情,尽在更进一杯中,但有青青柳(留)丝为证。写景正是为下文抒情反衬,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色彩明丽,由景及人,情景交融。作者以画意入诗而诗意盎然,韵味悠长。

王维的这首诗是不是古今第一,不敢断语,但总觉得少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和胸襟;少了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放和自信。或许好就好在他的真情实感,他的个性情怀。


南山骚客


关于王维的经典名篇《渭城曲》,为什么被评为“古今第一“?

哈哈,这个问题我予以放弃回答。为什么?因为我无法相信此评,也无水平驳斥此评,故只能避而远之。

王维是一个大才子,是科班出身,按照现在话来讲,是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的水平。学问高深,问鼎过状元。他不但善诗,而且善画,懂音乐,精佛学,是中国诗坛上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山居秋暝》简直就是一首美得无法形容的好诗。对后人来讲只有崇拜仰望之份,

王维其实比较善长五律,他的七律或七绝不是很多。这首七绝《渭城曲》,不管从哪方面来讲都是可圈可点的,连苏东坡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佛之誉当之无愧,读他的诗有一种心灵净化和超脱之感!


夜光珠2


诗的清新与意境的明朗干脆,有作者内心的清净与对景物的留恋赏析,读懂其内心平静情发乎于理止于感,平实而充满了留恋。是全面而可放下的心境,舒怀而朴实,高远深透而不作矫之上承佳作。


飘逸179115182


一,感官立体,雨(听),尘(闻),柳色(看)

二,景与心情容合。

三,真,唐朝时诗人间情谊胜过父母子女,见面很不容易,这样分别时用言语表达以不足(无言胜有言),只有劝酒。

四,用词平白(比较其它送别诗的夸张),用意境引起读者共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