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早就提醒過你,再忙也別忘了這些……

中華文化早就提醒過你,再忙也別忘了這些……

“讀秒”時代,“忙”已經成為社會人的共性。怕完不成計劃、怕被老闆開掉、怕被同齡人嘲笑、怕被後輩看不起、怕被時代淘汰……

大家見面,也總是先問:“最近忙嗎?”睜眼指標、閉眼任務的生活中,似乎只剩下了一個“忙”字。“忙”成了日常,成了安慰劑,成了攪擾我們的魔咒。

如此焦躁不安,人生趣味何存?如何破除忙迫的緊箍咒?

中華文化早就提醒過你,再忙也別忘了這些……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李霖燦告訴我們:“美的欣賞才是當務之急!”

李霖燦先生1941年進入中央博物院,終生從事藝術研究。

蔣勳先生回憶他當年在臺北“故宮”跟隨李霖燦先生學畫時說:1960年代,李霖燦先生髮現了藏在《溪山行旅圖》中畫家的名字——范寬。到目前為止,世界公認的典型的、沒有人懷疑的范寬(作品),只有這一件。

擁有能夠欣賞美的眼睛,恰恰是治癒焦躁與不安的秘方,就像禪家講的: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也正如李霖燦先生所說:

“人間到處有奇景,觸景可以生情,傳達文心有妙筆,妙筆可以生花,只需脫略世俗洗滌鉛華,便能化腐朽為神奇,點黑鐵成黃金,一片佳景當前,請即珍賞人生!”

中華文化早就提醒過你,再忙也別忘了這些……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幅馬和之的《閒忙圖》,畫一個老漁翁在河濱樹下織草履,魚簍斜倚樹根,一片閒適景色。命名典雅異常,取忙迫之中,心神安適從容之意,對當今的生活情趣,真有無窮的啟發。

現在的生活情趣,只剩有一個“忙”字可以存在了。大家見面,第一句話總是近來“忙”得如何?我去參加一個宴會,一位老友不終席而要去,向大家一抱拳說:“對不起,我還有三個場合得去應酬一下!”

他匆匆離去之後,我不禁大惑不解,真的忙到了這種地步了嗎?人生趣味尚存幾許?

說是在美國還更忙,忙到了先生開車,太太向他口中塞三明治,危急到這個程度了嗎?真的是“分秒必爭”。在電視上我從籃球比賽中學到了一個術語:緊逼盯人!

忙是我們這個世紀的特色,大家天天在“ 讀秒”。

試想一桌最好的滿漢全席,卻限你於三分鐘內吃完,那還有什麼味道?因之我不禁喟然嘆曰:忙是20 世紀最可怕的癌病,我們若不能消滅它,它就要來消滅我們。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南宋範安仁的《魚藻圖卷》,總讓人不禁想到莊子與惠子的濠梁之樂:

“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就像我們都知道,西湖最有名的是玉泉觀魚,那池閣之上便寫著“魚樂園”三個大字!同樣的道理,人為萬物之靈,而自我忙迫如此,何以人而不如魚乎?

在忙迫不堪的美利堅合眾國,李霖燦先生曾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見到了北宋趙克敻的一開冊頁,那幾條倏忽來去的白條魚真畫得動態宛然,人若能如此來去自如,便是大自在菩薩了!

中華文化早就提醒過你,再忙也別忘了這些……

他曾回憶說,記得有一對法國醫生夫婦,他們常是儲蓄三年,來臺北故宮博物院觀畫兩週,演講一次,說中西繪畫之異同,其中,便揭示出這生與死的一點,說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所看到的藝術品都充滿了生機,與在歐洲所看到的大不相同,所以總是得積累個幾年......

他們說的是一點也不錯,宋儒勸人“觀萬物生意”,我們也常聽人說“萬物皆吾與也”,中國的哲學體系可以說是生的禮讚: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說生生之謂易,都是歌頌這點“拍拍滿懷都是春”的活潑生意。

名滿天下的齊白石曾畫了三條小魚,名之曰《三餘圖》,這是中國的諧音妙用,魚餘同音,便假借通用。他在上面題字雲:

“畫者工之餘,詩者睡之餘,壽者劫之餘,此白石之三餘也。”

中華文化早就提醒過你,再忙也別忘了這些……

他原本是木匠,木匠應該做工,但是工作之餘,也來揮灑幾筆水墨丹青。他原來並不想作詩,但是“睡覺東窗日已紅”之後,興猶未盡,也偶爾來歌頌一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四時佳興與人同”,不亦是充滿了生之樂趣嗎?

至於“壽者劫之餘”,那是對高年長壽的歌頌,在兵荒馬亂的20 世紀中還能活到九十幾歲的高齡,不是也可以來浮一大白嗎?

“不疾而速”是我國文化上的一項哲學高標,對於當今忙迫癌症可以說是特效良藥,你以忙碌困我,我從容中道,不疾不徐,一片閒適風采。

試想想諸葛武侯坐小車、揮白羽扇,指揮三軍的從容不迫;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馬亂之中度過,試讀一讀他的“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的名句,中華文化之高貴,就在於此!

“無為而治”是黃老之學的最高境界,儒家也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兵家更說“不戰而屈人之兵”,都是論人生最高藝術。

我們若從心理建設上立定腳跟,忙迫也不過是一時間的流行感冒,了不足畏,一經投劑發散,無不藥到病除,妙手回春,大地一片錦繡,宇宙萬象更新。

阿信贈書

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並在評論區留言跟大家聊聊:日常生活裡你是如何緩解忙碌的煩躁的?或者藝術對您生活的啟示。

阿信將在7月5日隨機抽取3位幸運的朋友贈送1本價值88元的《中國美術史》。祝你好運!

中華文化早就提醒過你,再忙也別忘了這些……

相關書籍推薦

《李霖燦讀畫四十年》

李霖燦 著丨201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