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表達「寂寞」的詩詞,你能想到幾個?這裡幫你總結了

如果說唐宋詩詞中有一個主題,那麼應該就有“寂寞

”這一主題,寂寞綿延千年的主題,無論是偉人、常人,還是古人、今人,但凡事有智慧的人都會在寂寞中得出詩意的感慨和深刻的見解。曠達如蘇東坡、悲壯如岳飛、豪邁如辛稼軒,他們的詩詞中亦有悲涼寂寞的味道。本身就是婉約詩詞的一類中也充盈著寂寞難訴的情懷。

一提起表達“寂寞”的詩詞,你能想到幾個?這裡幫你總結了

知己,一個人最好的朋友,古代人曾說:“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可見知己這一名詞對古人的重要性。然而,尋到一知己如果真的那麼容易,古人又何來感嘆知己難覓呢?李白,浪漫主義的詩人,他的《月下獨酌》中雲:“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清冷的月光下,獨自小飲,沒有一知己在此陪自己痛飲,只能藉著月下的影子和自己做伴,陪自己飲酒,明顯表達了尋覓知己的願望。李演的《賀新郎》中雲:“最憐予,洞簫聲盡,闌干獨倚,”一個人獨自倚著欄杆,沒人同情,表現了對讀懂自己的知己的一種渴望。王沂孫的《高陽臺》中雲:“獨立雕欄,誰憐枉度年華,”年華輕易流逝時間的長河中,哪裡尋覓一知己和我共度年華,消散這寂寞的人生。這兩句詩歌中都出現了“獨”這個字,通過對外在形象孤獨的展示,進而展現詩人內心世界的寂寞情懷。

李煜的《相見歡》中雲:“無言獨上西樓,”亡國後的寂寞之情,有誰能夠理解李煜的內心情懷,只能用無言抒發,這樣就把一個亡國之君的寂寞之心淋漓盡致的抒發出來。

李清照的《聲聲慢》雲:“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整首詞抒發了丈夫逝去,難以再找到生活上的知己,和人生上的伴侶,知己難再覓,獨自一個人的寂寞情懷。潯陽江頭一曲琵琶,連接了琵琶女和詩人同病相憐的感情,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種知己難覓,寂寞的情懷,即使在短暫尋覓到知己時候,也不能稍有緩解。

一提起表達“寂寞”的詩詞,你能想到幾個?這裡幫你總結了

自古聖賢皆寂寞”,“古來英雄獨寂寞”,壯志未酬和不受重用理解的寂寞也充斥在詩歌中。陳子昂空懷一腔報國熱血卻不得施展,只得無奈吟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我們便可理解這孤獨寂寞之感。岳飛的《滿江紅》中雲:“怒髮衝冠,憑欄處,”豪邁中,我們細細品讀,便可從中讀出那無限的孤獨寂寞,面對敵人的侵略,作者滿懷熱血殺敵,然而君主昏庸,偏安一隅,一位求和,放棄了尊嚴和領土的現實使作者不得不獨自依靠著欄杆,無奈的寂寞。即使空懷熱血和殺敵立功的勇氣,卻不被重用,反而被放逐,應了那句“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用,”最後,當岳飛被栽贓致死後,只留下“寂寞身前事,千秋萬歲名。”這一句對岳飛最好的評價與寫照。

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水龍吟》)”,寂寞孤獨之感,君主不能理解這些愛國將領的愛國情懷,放逐他們,只知道一味的求和,國家破敗,不知道收復,卻知道煙花聲色,不被重用的寂寞,使讀者感到痛心。“

道晚正愁予,深山聞鷓鴣”可謂是寫到極致的句子。陸游的“國家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即使自己老了,寶劍依舊鋒利,依舊希望殺敵建功,然而,陸游一生都未得到君主的重用,在寂寞中空懷志向,奈何悲哀。

他們的寂寞孤獨不外乎就是追憶,壯志難酬,才華難寫,抱負難展,在詩歌中抒發自嘲的同時又在寂寞的感慨流年,人生如白駒過隙,而瞬間鬢已星星矣。岳飛,辛棄疾,陸游等等,他們是寂寞的。自古詩詞亦是寂寞的,它們被一個寂寞的人在寂寞的時候吟出,寂寞的流傳千古,被後人在寂寞的時候細細品讀,唯有寂寞的情性才適合寂寞。

當這些寂寞的詩人內心的孤獨無人訴說時,便會用無言去消解,然而,這種方式只能加重了詩歌的寂寞孤獨的情感。所以寂寞的情懷中就出現了我們下面要說的這一類“借景抒懷”的一類寂寞之情,自古以來,山水中就寄託文人墨客的寂寞情懷。

而在山水中這一派的詩人中,不得不說,我個人更加推崇王維,不僅因為那一份情懷,更因為那一份寂寞。蘇東坡曾經在《東坡林志》中這樣評價王維:“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可能是對這位在詩畫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的藝術家的最好的評價吧。

絕大部分讀者在閱讀王維的詩歌的時候都留下了超脫恬淡和閒適的感覺,例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詩句,然而,如果讀者細細品讀,也就不難發現王位詩歌中那種深深地那種孤獨感和寂寞之感。首先,王維詩歌中大量出現了與“寂寞”有關的詞語,“惆悵極浦外,迢遞出孤煙”(《和使君王郎西樓望遠思歸》)中的“惆悵”和“孤”,“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江近暮雨愁”(《送賀員外外甥》)中的“暮雨”和“愁”,“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中的“寒更”和“清鏡”和“衰顏”,還有“荒城臨古渡,落日滿山秋”(《歸嵩山作》)中的“荒城”和“落日”和“秋”,上面所列舉出來的,每一個意象都直觀的給讀者一種寂寞孤獨,蒼涼孤寂的思想感情,也就折射出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孤獨之感。

王維有一首詩《竹裡館》這樣寫道:“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其悽清孤寂的感情就躍然紙上了,這首詩讓我不由得聯想到了阮籍的《詠懷詩(其一)》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維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對比一下兩首詩,其中“明月”、“獨坐”等詞語的運用如出一轍。當然,《竹裡館》一方面給讀者呈現出自然情趣的超然,實際上,更多的一方面透露出的是深深地孤獨和寂寞的感情色彩,詩人力圖用超脫閒適的文字來掩蓋其內心孤寂的事實。

王維實際上是一個孤獨寂寞的內斂式的文人,詩詞中無限的寂寞,深深的那種寂寞,人格上的那種寂寞,中國文人骨子裡都會有的寂寞感,在他身上也都有明顯的體現。從其人生歷程來看,王維終身信佛,中年喪妻,沒有子嗣,仕途上坎坷卻也算平坦,但是卻也無人能懂。詩人厭倦了塵世紛擾,於是超越了自然,只能在自然中享受寂寞,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那些為生活所折磨厭倦了跟人們交往的人,是會以雙倍的力量眷戀著自然的。”那麼,王維的寂寞情懷也就源於他那在自然中得到的寂寞中的堅持獨語。

縱觀上面列舉的有關王維的詩歌,那些簡單排列的意象實際上就構成了中國古代詩歌和中國古代文人所熱衷追求的意境,意境這一詞語最早出現在秦漢的文字典籍中,然後,作為美學範疇這一概念則最早出現在唐朝。俗語說:“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這個所說的就是情源於物時文人心中的情感在詩中也就幻化成了意境。意象的使用直觀傳達了靜謐悽清的環境氛圍,也就營造了內心的寂寞情懷。這種人生如夢的寂寞和蒼涼,誰有能夠躲得過呢?“月有陰晴圓缺,花有盛開凋零”,這是人類共有的無常的感慨,當古人憑藉敏銳的洞察力,用寂寞的情懷去體驗那種“皆寂寞”的說法,使用詩詞將這種寂寞展現的淋漓透徹,我們不得不佩服詩詞的經典。

千年飛逝,早已不見亡靈墓冢,歲月流轉,我們已不見古人模樣,而讓我們愛不釋手的,不禁自吟的,讓我們高聲誦讀的,讓我們靜寂品讀的優美的詩句,是千年前,百年前善感的詩人們抒發的無論是豪邁的寂寞還是原本的寂寞的情懷。

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學的一件瑰寶,太多的思想內涵和人文價值都值得我們後人去探索和學習,詩歌中的寂寞情懷是詩歌中很重要的一筆,無論任何一位詩人都或多或少的有過寂寞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