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溼,做到這3點,排出1身溼氣,便祕好了,肚子也平了!

但是很多人對自己的身體不瞭解,在出現溼氣重的症狀時也沒有往疾病方面想,這其實是很不應該的,這樣容易導致身體健康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損害,那麼,究竟溼氣重會有什麼表現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溼氣重的身體表現

1. 頭部

當溼邪最初侵襲時,頭昏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此外會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溼證。

2. 關節

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痠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3. 消化系統

溼邪困擾脾臟,危害正常運化效果,會胸悶腹脹、食慾欠佳等。伴有口淡乏味、倦怠乏力等氣虛、溼困表現。

十人九溼,做到這3點,排出1身溼氣,便秘好了,肚子也平了!

溼氣重怎麼調理?

1. 飯前喝一杯水

在飯前1小時,可以喝1杯水,這樣除了可以解除腸胃脫水的現象,也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以及胃的排空,促進食慾。

2. 補充維生素B1

夏天喝大量的水和冷飲,而且流汗也多,容易把維生素B族衝出體外,導致食慾不振,因此維生素B族中的維生素B1是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轉換成葡萄糖的媒人,葡萄糖提供腦部與神經系統動作所需的能量;少了它,雖然照常吃飯,體內的能量卻不足,終日無精打采,維生素B1最豐富的來源是所有穀類,如小麥胚芽、黃豆、糙米、小米等,因為種子發芽時需要這種維生素,肉類以豬肉含量最豐富。

3. 補充維生素B2

維生素B2負責轉化熱能,它可以幫助身體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釋放出能量,在活動量大的夏天更需維生素B2。美國康乃爾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人體對維生素B2的需求量是隨著活動力而增加的,維生素B2最佳食物來源是牛奶、乳酪等乳製品,以及綠色蔬菜如花椰菜、菠菜等。

十人九溼,做到這3點,排出1身溼氣,便秘好了,肚子也平了!

藉助中醫來徹底祛除溼氣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調理只能輔助祛溼。最根本的祛溼方法,還是要調整五臟平衡,補脾肺腎。目前祛溼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膏藥貼敷。膏貼是中醫療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歷史悠久,標本兼治,在很多患者和醫生中接受度和認可度很高。

百年中醫傳承祛溼名方【天香清溼貼】,這個方子由非常複雜的配方:龍涎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松香、香薷、艾絨、乾薑、花椒、砂仁、茯苓、桂圓、肉桂、薏苡仁、桔梗、蜂蠟組成,採用非遺傳人明家300多年的傳統熬製膏藥的工藝做成膏貼。貼在肚臍上,芳香化溼藥物經肚臍給藥吸收,先作用於胃與小腸,再通過臟腑的氣化和輸布作用,散佈於五髒六腑乃至全身,以達到除溼氣、健脾和胃、溫腎散寒、行氣消腫、散結通滯的作用。

經過很多人的驗證,使用此貼3天到5天后,身體就會有明顯的變化。現代人多被溼氣困擾,此方相較於食療、藥物、運動,都更簡單有效,並且沒有副作用。因為此方備受國家扶持,所以在國內最大購物平臺也是可以找到的。無論是自己使用,還是送家人朋友都是非常方便的。

十人九溼,做到這3點,排出1身溼氣,便秘好了,肚子也平了!

祛溼氣吃什麼好?

1. 苦瓜

2. 紅豆

紅豆可以補血,亦可以除溼。從中醫角度來講,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溼、消腫解毒的功效。用紅豆煮水喝,可以很好地排出體內的溼氣。紅豆還可以做豆漿、甜品等。

3. 山藥

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溼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溼氣排出。山藥可以炒著吃,燉菜吃,還可以做點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山藥選擇鐵棍的比較好,屬於藥食兩用的,對補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還可以補氣,比普通的家用山藥更好。

4. 綠豆芽

綠豆芽的營養價值毫不遜色,它不僅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尤其豐富。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溼的作用。適用於溼熱鬱滯、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患者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