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溼!冬季養生“2不過”,若都做到,溼熱可能與你無緣

《傷寒論》在“辨脈法第一”篇中這樣說:“十ー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 這是人過度保暖和補益的結果,是冬季溼熱產生的根源,所以冬季養生要注不可

過度保暖和過度補益

01.

冬季如果不會養生導致溼熱的病因。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所以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的養生觀念,因為他們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生命現象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因此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人與自然息息相關。養生也要應四時而變化、達到“天人合一。” 才可能趨利避害,保證身體健康。所以冬天養生中醫講究斂藏精氣、固本扶元、以“防寒補腎”為主,老百姓都尊崇“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疼痛” 的說法。所以長期以來,人們都習慣在冬季多吃一些溫陽補腎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雞肉、魚類、核桃仁、大棗、淮山、栗子等,這是養生的需要,也是祖宗們的養生經驗之談。

十人九溼!冬季養生“2不過”,若都做到,溼熱可能與你無緣

不過現在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在冬天,人們很少見到真正著源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現代入是怎麼了?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水平好了,空調、暖氣的使用,使人們對外界環境的感覺越來越不明顯了。冬太太暖,穿件單衣還冒汗、陽氣外洩,藏不住精氣,人就容易得病,溼邪趁虛而入,對人體的傷害比寒邪還要大。

十人九溼!冬季養生“2不過”,若都做到,溼熱可能與你無緣

02.

冬季避免溼熱需要注意的養生方法

另外,季外面天寒地凍,人們不出門,尤其是北方人有“貓冬”的習俗,即在熱炕頭上過寒冬。這樣“貓”久了,吃得過熱,熱量過高了,人就會出現不舒服的現象,比如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在《脈法第一》篇中這樣說:“十ー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 十一月即“冬至月”,我們都知道冬至這一天是夜最長晝最短的,所以古人說冬至是一年當中陰氣最盛的時候,從這一天就開始進入數九嚴寒。身體外面陰氣盛,那身體裡面暱?因為大家冬天吃了過多的溫熱補益類的食物,又過度保暖,所以易致“陽氣在裡,胃中煩熱”,而這也是冬季還致溼熱襲身的罪魁禍首。溼熱的產生,首因消化功能的失常所致,胃中煩熱,脾虛運化無力,不能運化體內溼氣,鬱而成溼,久則化熱,所以易成溼熱。

十人九溼!冬季養生“2不過”,若都做到,溼熱可能與你無緣

尤其是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好了,大魚大肉,想吃天天有,並且現在五花八門的飲食條件,如火鍋、麻辣燙、燒烤等致使現代人比過去的人飲食多了更多產生溼熱停滯體內的條件。肥甘厚味、辛刺激、生冷寒涼等不良飲食,再加上人為的冬暖夏涼的生活環境,使得現代人的身體與自然界失去了“相合”的條件,致使人體陰陽失衡,津液停滯,運化不足,溼氣積聚,久而化熱,導致體內溼熱產生。

所以冬季養生要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適當進補,但是千萬別補過頭,也別保暖過頭,並且注意飲食衛生,別過食肥甘厚味、辛爆溼冷的食物,平時多運動,喝一些清熱祛溼的湯羹,才符合現代人的養生觀念。

十人九溼!冬季養生“2不過”,若都做到,溼熱可能與你無緣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① 知道冬季如果不會養生導致溼熱的病因。

② 知道冬季避免溼熱需要注意的養生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