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崛起——第二回 守成之君

在西汉的两百多年历史中,匈奴一直都是大汉的军事、外交的重点考虑方向,有点类似于如今的中美关系。刘邦死后,匈奴的最高领导人——单于冒顿开心死了,觉得汉朝方面的真命天子已经死亡,他无后顾之忧了,便向吕后写了一封情书。冒顿在情书上对吕后说:“我是孤独无依的君主,生在潮湿的澡泽地,长在放牛牧马的地方,我多次到边境上来,希望能到中原游玩一番。陛下您独立为君,也是无依无靠,居住都是一个人,形单影只。我们两个做君主的都很寂寞,都很不快乐。希望我们俩能够在一起,相互补充。”在冒顿看来,这是一封情书;但在吕后看来,这就是性骚扰了。不管怎么说,吕后是大汉的太后,匈奴这样做,不但是侮辱吕后,更是对大汉帝国主权的一种亵渎。

大汉崛起——第二回 守成之君

吕雉


因为信是给吕后的,她看到信后,十分愤怒,想直接杀掉匈奴使者,然后派兵攻打匈奴。当然,作为一个政治家,愤怒并没有让吕后糊涂,在决定之前,她将陈平、樊哙、季布三人找来商议。为什么找这三人呢?主要是这三人都参加过当年的白登之战,能不能打,他们三人肯定清楚。樊哙看到信后,作为一介武夫的他,当时就怒火冲天的吼道:“我愿意率十万大军,直接横扫匈奴。”显然,对于樊哙这局慷慨陈词,吕后并没有认可,她当即询问季布。季布说:“可以杀了樊哙!”听到季布这样说,吕后、樊哙都是一惊。季布接着说:“樊哙是当面欺君啊!当初高帝率领三十二万大军被匈奴围在白登山,樊哙当时也在军中,他怎么没有冲破包围?现在大汉的实力还没有恢复,樊哙却胡说什么要带十万大兵去灭匈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季布一番言论,吓得樊哙彻底无语。


显然,季布的说法才是真理,樊哙纯平一腔热血。吕后随即问道:“那今天这事怎么办?”从季布的回答中,真的看不出这个人是武将出生,简直是一个天生的外交家。季布以轻视的口气说:“这些少数民族和禽兽一样,听到了他们的好话不值得开心,听到了他们的恶语也不值得生气,我们礼仪之邦没有必要和禽兽一般见识。”季布的这个精神胜利法比阿Q要强大多了,让吕后很受用,怒气顿时消弭殆尽,当即说:“那好吧。”


那最终这件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呢?陈平、季布商量,于是让大谒者张泽给匈奴回一封信。秦汉时代的大谒者,主要有两个任务,第一,帮助皇帝起草文书;第二,传达皇帝指令。显然,这个职位对文笔要求比较高,然而这只是基本,最重要的是,这个职位必须由宦官担任。也就是说,大谒者必须是一个有文化的太监来担任。那问题来了,这个职位有人愿意干吗?让人意外的是,想干的人还不少。原因很简单,这个职位薪水特别高,达到一千石。这是什么概念呢?汉代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的官职制度,“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就是九个部长,而这些部长的俸禄是两千石。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职位,除了有点屈辱外,堪称有钱有权。


可能这是张泽有史以来写的最屈辱,最窝囊的书信了。张泽这样写道:“单于没有忘掉我们这个破败的国家,以书信赏赐我们,我们很害怕。我想到我自己年老气衰,头发、牙齿掉落,走路也走不稳,可能是有人误导了单于,不值得单于玷污了自己。毕竟这是一件小事,应该宽恕这些人。没有什么好送您的,我这有两辆御车,就送给您平常坐一坐。”稍微有点血性的大汉男子,读到这样的书信,肯定会怒火冲天。但是没有办法,实力不如人家,只能委曲求全。


作为当事人的吕后、萧何等人,自然更加愤怒,但他们没有将冒顿的信件和张泽的回信销毁,而是放进了石渠阁。石渠阁就是汉代的中央档案馆,吕后这样做,就是希望大汉后世能够出现一位有志明君,能够血洗大汉曾经受到的侮辱。五十年之后,有一个皇太子在太傅的推荐下,读到了冒顿的书信,顿时怒发冲冠,从此决定一生奋斗的目标。这个皇太子就是刘彻。


作为始作俑者的冒顿,看到大汉的回信,发现汉朝不但不动怒,还颇为谦逊,觉得对手吕后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就暂时收敛起来,写一份象征性的回信。大意就是说“我们没有听过中原人的礼节,幸好陛下宽恕我之类”的话。于是在大汉的委屈求和下,汉匈双方再次恢复了和亲。刘盈从刘姓宗室中选了一位女子送到了匈奴,而匈奴也送了一些马匹给大汉,算是回礼。至此,在惠帝、吕后执政初期,汉匈之间相对稳定。


吕后并不想控制朝政,她只想辅佐自己儿子成为一代明君,只有当刘盈遇到处理不了的大事情时,吕后才出马,就比方说这次匈奴侮辱事件。刘盈在很多事情上并不是一味的迁就吕后,这在史书上可以找到很多记载。

比方说当时的御史大夫赵尧,他就得罪了吕后。当年刘邦担心自己死后,吕后会报复刘如意,便命周昌担任赵国丞相,这个主意就是赵尧出的。后来吕后知道了,便怨恨赵尧,想把赵尧从御史大夫的位置上给撵下来,可是都没有成功。后来还是等到惠帝去世时,吕后才终于达成心愿,将赵尧罢免。


从赵尧的事件上看,显然惠帝并不是大权旁落,那另一件事就可以直接反应出惠帝刘盈的权力了。吕雉从皇后变成皇太后,有一个人也鲤鱼越了龙门,这个人就是吕后的相好审食其。刘邦死后,审食其仗着吕后的势力,为非作歹,和吕后之间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时间一长,自然一些风言风语就传到刘盈的耳朵里。刘盈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逮捕了审食其,想马上杀掉他。


一般在这个时候,都会有人上前搭救。然而,只能怪审食其犯了众怒,大臣们早就不满他的所作所为,认为他就是凭着颜值加上一张油嘴滑舌才混个人模狗样。汉初的那些大臣们各个都算是实力派,谁不是在战场上跌爬滚打才有今天的荣耀,只有这个审食其,就是陪着吕后一起当了几年的俘虏,然后直接变为辟阳侯。大臣自然心里不服,早就盼望着有人收拾他,梦想终于实现。此时审食其就希望自己的老相好吕后救他了,可是吕后没有。不是吕后不想救,主要是吕后觉得惭愧,毕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


吕后、大臣都不救审食其,眼看着人头就要落地了,还是被人救了。谁会救审食其呢?这个人就是平原君朱建。朱建曾经是淮南王英布的丞相,刘邦平定淮南国后,将朱建册封为平原君。朱建是一位道德非常高尚的人,清廉正直,从不以貌取人,所以当时长安城中很多名人都想与朱建结交。审食其自然也想,可是一身正气的朱建看不上审食其,一直拒绝和他来往。


但真正的道德高尚之士都会有一个劣势,那就是贫穷,朱建自然也不外如是。朱家的母亲死时,朱建连举办丧事的钱都没有,于是到处向人借钱。朱建有一个好友,这个人就是大纵横家陆贾,陆贾看到自己的好友这么穷,就想方设法帮助朱建。当然,陆贾并没有自己掏钱给朱建,因为他觉得这样只能帮助朱建一时,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于是陆贾就去找审食其,他走去直接向审食其道贺。陆贾说道:“朱建的母亲死了。”审食其莫名其妙的说:“朱建的母亲死了,为什么向我道贺?”陆贾说:“前几天你想结交朱建,朱建坚持原则而不见你,是因为他母亲的缘故。现在他母亲死了,你如果能在丧事时送上厚礼,那么他就能成为为你而死的好友了。”审食其听到陆贾这样说,当即命人送上一百金的礼物,而长安的其它达官贵人看到审食其都去送礼,于是纷纷前去问候。短短几天的时间,朱建就收到了共计六百金的丧礼,这样朱建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就这样,朱建就和审食其变成好友了。审食其被刘盈给抓捕后,立即派人向朱建求救。然而,朱建直接拒绝见审食其的人,反而派人传话说:“你的案子现在正当危急之中,我不能见你。”听到自己的下人这样报告,审食其非常愤怒,但身陷牢狱的他,毫无办法。


朱建作为审食其的好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审食其从此事之中得到教训,以后生活检点,不要仗势欺人。朱建在审食其即将要处斩的前几天,跑去求见闳籍孺。这个闳籍孺是何许人也呢?他和审食其差不多,不过审食其是吕后的男宠,而闳籍孺是惠帝的男宠。汉代的皇帝大多数都喜欢养男宠,到也不是什么同性恋,只是个人性格上面的一些爱好。当然,养男宠到一定的程度,自然会慢慢的向同性恋发展,汉朝历经惠帝、文帝、武帝等众多皇帝之后,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第一位公开“出柜”的皇帝——汉哀帝。


要想成为男宠,颜值高是第一要求,口要甜,但口才未必会好。朱建见了闳籍孺面后,直接说道:“你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闳籍孺当即惊问原因。朱建说:“你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如今辟阳侯因太后宠幸而遭下狱,传言都说是你向皇帝说了坏话,于是皇帝才想杀死他。今天辟阳侯被杀,明天太后恼怒,也会杀掉你。”闳籍孺当即吓傻了,半天不说一句话,然后说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正是无妄之灾啊!既然先生来找我,肯定有办法救我。”朱建说:“你为什么不为辟阳侯在皇帝面前说好话?如皇帝听了你的话,放出辟阳侯,太后会很高兴。两个君主都宠幸你,那么你会加倍富贵的呀。” 闳籍孺也来不及多想,当即认可了朱建的计策,便立即向惠帝刘盈进言。要说男宠出马,一个顶俩。惠帝听从了闳籍孺的话,就放了审食其。


审食其出狱后,得知是朱建救了自己,感慨万分,同时他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吕后当政时期,审食其凭借自己和吕后的关系,救了不少人的性命。正是由于他之后的改过自新,在吕后倒台时,才没有被一起杀掉。


通过赵尧事件和杀审食其两件事,可以清楚的看出,刘盈根本不是一个傀儡,而是一位有实权的皇帝。至于说他沉迷酒色,也是无中生有,因为他做了好几件大事,都为大汉的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位期间,不但降低农业税,还鼓励农民努力耕种,对那些有成绩的还进行奖励。为了振兴大汉人口,他还规定女子必须尽早出嫁,如果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出嫁,要收取五倍的人头税。经过刘邦、刘盈十多年的稳定发展,大汉经济稳步提升,惠帝刘盈又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长安城。


刘邦在位时修建了长乐宫和未央宫,因为资金问题,没有修城墙。此时长安只有几条街道,既没有城墙,布局也不够繁华,缺乏帝都的威严,更不利于帝都的军事防御,再加上大汉帝国和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长安城的国都形象急需完善,于是刘盈决定修筑长安城。


刘盈深知此次修筑长安城是大汉开国以来最大的工程,而且长安城的规模不能局限于现在,必须要想到今后五十年长安的人口,所以他下令所有诸侯国将各自封地的能工巧匠全部送到长安,一起规划长安城。经过多次推演以及实地探测,最终决定围绕长乐宫、未央宫修筑一个长达三十三公里的城墙,整体呈长方形布局,并在城墙东南西北四面各开三个门,同时将所有的街道进行拓宽。毕竟是帝都,很多地方都要主意彰显天子的威严,就比如说城门吧,右边的为入城道,左边的是出城道,中间的则是专门供皇帝用的。


在规划完毕后,刘盈下令在公元前194年春季正式开工建造。他下令长安周围六百里内的男女,共计十四万六千人,前往长安建城,但只让这些人修筑长安城三十天。为什么只修筑三十天呢?因为这些人毕竟是农民,不能耽误春耕。之后,他立即传召给各路诸侯王,让他们将各自王国里面的囚犯、奴隶送到长安,参加长安的建造。先前召集的那些农民只是打短工,而这些征集的囚徒算是长工了。不过汉惠帝作为仁义天子,自然不会亏待这些囚犯,不但做工算服刑,表现优秀的还可以减刑。囚徒们在工地上吃喝不愁,病了有朝廷的委派的专门医生免费医治,所以大家干的热火朝天。

大汉崛起——第二回 守成之君

汉代长安城


到了公元前190年正月,汉惠帝再次征集十四万五千农民工修筑一个月,因为他想在今年内将长安城修建完毕。果然,到了九月份,长安城终于修建完工,成为了唯一可与罗马媲美的都城。一年以后,汉惠帝又开始修建长安商业西市,并将所缺的所有配套设施全部补齐。在刘盈的大力扶持下,长安终于成为大汉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之后开拓的丝绸之路集聚力量。


刘盈的确没有让叔孙通失望,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儒家仁义天子的标准。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刘邦钦定采用儒家思想治国,刘盈学的也是儒家,可是大汉在他手上,却最终变成了黄老思想治国,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下回——《萧规曹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