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能夠順利登基多虧了這兩人,其中一人身份卑微,卻武功蓋世

崇禎能夠順利登基多虧了這兩人,其中一人身份卑微,卻武功蓋世

歷史學家們是這樣評價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的:“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他是一個合格木匠,明朝的魯班。他的悲劇就在於選錯了職業。”天啟皇帝是讓大明帝國徹底陷入混亂的元兇之一,也正是天啟皇帝的不理朝政,正是天啟皇帝的重用奸臣,也正是天啟皇帝迷戀仙藥,也正是天啟皇帝的種種荒唐讓大明帝國一步步走向深淵,而他自己也在年僅23歲這樣的“年少如花”時意外死亡。

崇禎能夠順利登基多虧了這兩人,其中一人身份卑微,卻武功蓋世

很多歷史迷一直有個莫大的疑問,在天啟皇帝時期,奸臣魏忠賢勢力如此之大,為什麼他明知道崇禎繼位以後會向他下手,為什麼他會坐以待斃?為什麼他不主動出擊幹掉崇禎,換一個聽話的傀儡皇帝?而事實上根據一些野史記載,魏忠賢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對崇禎皇帝採取兩次必殺的行動,只可惜,兩次行動都失敗了,而崇禎皇帝之所以能夠順利登基,並躲過兩次必殺之局,多虧了這兩人,其中一人身份雖然卑微,卻武功蓋世。

崇禎能夠順利登基多虧了這兩人,其中一人身份卑微,卻武功蓋世

天啟皇帝越來越看重崇禎皇帝時候,權傾朝野的魏忠賢已經預感到了危機,根據東廠西廠傳回來的情報,魏忠賢深深知道,信王朱由檢對自己是非常仇視的,自己幾次的主動示好,信王也從不買賬,由此魏忠賢已經有了想搞掉信王的想法,但此時,魏忠賢還沒有下定決心,因為他知道信王是多麼得天啟皇帝信任和喜愛,而自己能夠權傾朝野,憑的是什麼,就是皇帝的信任,要是自己盲目行動,惹怒了皇帝,那麼自己就完蛋了。

崇禎能夠順利登基多虧了這兩人,其中一人身份卑微,卻武功蓋世

然而事情的發展出乎魏忠賢所料,在天啟皇帝的一次病重當中,天啟皇帝向魏忠賢透露了想退位,並讓信王朱由檢接任皇帝之位的話。這下子魏忠賢徹底慌了。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魏忠賢已經秘密開始策劃殺信王的行動。

魏忠賢能夠成為大明朝當時數一數二的大人物,那麼他的手下自然聚集了一批能人異士,其中身手不凡的殺手更是不計其數,整合了東廠西廠這兩個特務機關的武裝力量,可以說,可供魏忠賢的準武裝力量可是數以千計。因此,經過和手底下智囊團的秘密策劃,魏忠賢準備執行對信王秘密的刺殺行動。

就如電視劇演繹的一般,魏忠賢選擇了一個暴雨連綿的夜晚去刺殺信王。信王府的守衛力量還是挺雄厚的,畢竟他不是一般的虛名王爺,他可是天啟皇帝最喜愛最信任的弟弟,因此,在皇帝的特別關注下,信王府足足擁有500名精銳的禁衛軍保衛,而一般情況下,信王每時每刻都會有兩三百禁衛在守衛王府。

禁衛軍雖然精銳,但論突襲作戰,論短兵相接,這些禁衛軍可不能和魏忠賢養的這些殺手相比,雖然禁衛軍進行了拼死抵抗,但閹黨殺手還是很快的殺進了王府內院。短短半個小時,殺手配合著精悍的弩機等高端武器硬是將禁衛軍殺的所剩不多。

當領頭的殺手提著帶血的刀走進信王書房的時候,信王雖然強裝鎮定,但此時的信王背後已經是一陣冷汗,就在殺手獰笑著揮動之時,突然一個面如白鬚的大約五十多歲的男子飛了進來,這個男子就是後來崇禎皇帝的貼身太監總管王承恩,誰也想不到就是這個路人甲一般的太監盡然有著如此高深的武功,在王承恩的保護下,一個個殺手倒在了王承恩的刀下,因為王承恩的保護,信王也終於等到了從皇宮派出了大批御前侍衛的支援。

崇禎能夠順利登基多虧了這兩人,其中一人身份卑微,卻武功蓋世

因為此次刺殺行動,王承恩也得到了信王的充分信任和重用,並在崇禎皇帝登基以後,成為他最親信的太監總管。

崇禎能夠順利登基多虧了這兩人,其中一人身份卑微,卻武功蓋世

可以說,沒有老太監王承恩的護駕,沒有張嫣嫂子的刻意保護,也許崇禎皇帝真的會死在魏忠賢的手上。而王承恩雖然身份卑賤,但他的忠心護主的確值得稱道。古往今來,忠誠而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是最受上級領導喜歡喝看重的。

崇禎能夠順利登基多虧了這兩人,其中一人身份卑微,卻武功蓋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