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微玊髓真经前部上下册后部上下册刘伯温地理全书

风水领域,名人辈出,著述甚多,为风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东晋郭璞,是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定义的人,被尊为风水鼻祖,其明确的思想体系及理论精髓一直为风水界遵从和应用。唐杨筠松以其理论与实践同辉的非凡造诣成为无可置疑的旷古大师。

张子微玊髓真经前部上下册后部上下册刘伯温地理全书

张子微玊髓真经前部上下册后部上下册刘伯温地理全书

宋朝国师张子微:根据多年掌管皇家风水档案的阅历和研习风水典籍的体会,将汉至唐1000多年间帝王将相的名墓和风水得失详加列举并系统分析,著成了《玉髓真经》,此书一出便成为风水实践中具指导意义的不朽名著,对后世风水师产生较大影响。

目录

玉髓真经序

玉髓真经总序

玉髓真经发挥序

五星龙髓第一

水星

天门水

天池水

平冈干湿地

地池水

行地水

漏腮水

平地水

浮木水

泼火水

淘土水

明朝刘伯温所著的《地理全书

张子微玊髓真经前部上下册后部上下册刘伯温地理全书

张子微玊髓真经前部上下册后部上下册刘伯温地理全书

“卷一龙法”解密。

中国的山水龙脉有三大主脉:长江和东海夹住南干龙;黄河和长江夹住中干龙;黄河和鸭绿江夹住北干龙。所有龙脉都从昆仑山发源,长江、黄河、鸭绿江是三大界水。

可以用树的形状来比喻龙脉的发展,由昆仑山出发,一直到潜入海底,龙脉有大干龙、小干龙;大支龙、小枝龙之分。在大干龙分支的地方,一定有大星辰,或高大的山岭作为小干龙的祖宗。干龙结穴,为都市所用;支龙结穴,为县镇所用。结穴之地必是两河交汇的地方,但又不可是龙脉完全消失的地方,前方应有缠护、拱卫。龙有正旁、贵贱、长短、老嫩、真假之分。

龙有“开帐穿心”、“老嫩剥换”、“龙之迎送”之说。龙有三势:山龙、平岗龙、平地龙(龙脉的立面形象)。龙有三落:初落、中落、末落(龙脉发展的部位)。龙有十三格:生、死;强、弱;顺、逆;福、病;劫、杀、凶(龙脉的健康情况)。龙之受穴有三格:中出、左出、右出(好似人的脊柱歪斜的程度)。龙的入首有五格:直、横、曲、飞、潜(要结穴的山脉停下来是的形象)。龙穴有十二脉(路):正、偏;大、小;长、短;高、低;曲、直;断、续(结穴所在之脉的细部形象)。龙之结穴有五局:朝水局、环报局、聚水局、去水局、无水局。

“卷三砂法”解密。

砂如果厚实,人会丰满;砂如果秀丽,人会尊贵;砂如果聚拢,人会团结;砂如果绵长,人会刚勇;砂如果明朗,人会通达;砂如果顺达,人会孝敬。反之则不吉。但是,砂的形态变化多端,没有定规,它们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如何点穴。如果点的是真穴,就能使远山变近,高山变低,丑山变美,去山变回来,斜山变端正。只有在穴附近的砂才对穴有影响,远砂则不用去考虑。砂分福、贵、贱三格。

“辑要卷之二”解密。

是山不称为山,却称为龙,是因为龙能够潜入深渊、飞上高天,能够大小屈伸变动,使人感到变化莫测。而山沉到江底、没入海中、产生云彩、形成风雨,和龙很相似。寻找龙脉一定要寻找主干,不要仅仅依赖死板板的龙形知识,要找出龙之气脉所在,不要去在乎是否有星峰,或者是否有剥换。山的形貌虽然在地面,但地面的精魂还是属于天上的星光,识得星辰的光芒才是真正的把握了龙之气脉。龙脉到头会结穴,龙脉如果从左边来,穴位应该在右边,因为龙脉回环之后才会入首。属于乳突的穴位,最怕风吹。如果有风从缺口吹入,那么居住在这里的人就要绝代灭种。属于窝钳的穴位,则最忌讳头顶上有水流过来。能够界水藏风的,即使不合于星卦,其体魄也健壮。但如果风吹水劫,即使合于星卦,也难免有祸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