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監管排查網際網路車險代銷 重點關注三大隱患

重磅!監管排查互聯網車險代銷 重點關注三大隱患

互金咖獲悉,一場針對互聯網車險代銷的風險排查正全面啟動。

有消息稱,各大財險公司和車險第三方平臺合作中存在的數據質量、信息安全、交易安全等三大隱患已引起監管層高度關注,並要求就此進行清查。

統計數據表明,截止2017年,我國機動車保險佔比高達74%,仍是財險的最主要險種。可見,在目前財險業務上,車險無疑仍是佔比最高、對行業影響最大的子板塊。

近年來,車險保費的發展趨勢和財險整體發展趨勢趨同,2007年我國車險保費1484億元,而2017年已經達到7521億元,增長407%。這主要得益於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2017年底汽車保有量已達3.1億輛。

與此同時,為拓展銷售渠道,各大財險公司借道互聯網平臺銷售車險也已得到了全面推廣。不過,車險亂象叢生也早已為市場所熟知。

此前,為維護行業共享數據安全,防範信息交互風險,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保信)於2016年初向行業發佈了《車險平臺共享數據與第三方交互指引》(《指引》),依據該指引在車險平臺中增加第三方平臺交易信息上傳,並開展交易監測工作。

我國汽車保有量(億輛)及其增速(%)

重磅!監管排查互聯網車險代銷 重點關注三大隱患

排查互聯網車險代銷

值得一提的是,從執行情況來看,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一些財險公司未按要求上傳第三方平臺業務信息。

從具體情況來看,財險公司與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合作銷售車險的積極性很高,但對於上述交易所帶來的數據安全問題沒有充分的認識,也沒有建立相應的風險防範機制。

根據監管要求,互聯網車險銷售平臺的業務數據應按照相關要求及時上傳至財險公司的車險平臺,以確保每一筆第三方平臺業務能被正確標識並準確上傳至該平臺。

屆時,中國保信也將實時監測各財險公司與第三方平臺車險交易情況,建立常態化監測機制。

據互金咖瞭解,監管部門早在去年就下發了《中國保監會關於整治機動車輛保險市場亂象的通知》,其中對惡性競爭、虛列費用、數據造假、違規贈禮,乃至與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機構開展合作等問題都進行了明確禁止。

截至目前,在主力第三方平臺中,BATJ等互聯網巨頭通過設立或收購的方式獲得了保險公司、保險代理或經紀牌照,拿到了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門票。

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巴巴已投資和創辦的公司分別包括眾安保險、國泰財險、信美相互、杭州保進保險代理四家企業。

而微保是騰訊首家控股的保險平臺,經營主體是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此前,騰訊於2013年與平安保險等設立了眾安在線財險公司,騰訊持股10.2%;2017年,騰訊與高瓴資本等收購了英傑華人壽(香港),由騰訊持20%股份、高瓴資本佔40%股權;2017年5月18日,騰訊參股的壽險公司和泰人壽在濟南開業。

截至2017年年末,包括BATJ和新浪、蘇寧等公司在內共入股了12家擁有保險相關牌照的公司。

此外,一些創業公司選擇從比價切入,先後湧現瞭如車車車險、最惠保、ok車險等第三方平臺。

另據中國保信官網披露,2018年5月31日晚,中國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保單登記平臺)三期已成功上線。保單登記平臺三期工程涉及了全行業189家保險公司(含籌備),實現了中國境內銷售的各保險險類、產品的全面彙集,並進一步提升了平臺的綜合處理能力。保單登記平臺三期上線後,數百億存量保單和每日增量將加速匯聚。

車險保費佔財險保費比重(%)

重磅!監管排查互聯網車險代銷 重點關注三大隱患

互聯網財險已回暖

與此同時,在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互聯網保險背後,互聯網車險保費今年一季度已連續三月錄得正增長,扭轉了自2016年以來連續兩年的下滑態勢,呈回暖態勢。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數據通報顯示,互聯網車險保費收入為84.07億元,同比增長13.17%,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這也是自2016年以來,互聯網車險保費增速首次實現季度性正增長。

對此,廣發證券分析師陳福表示,2016 年互聯網財險保費收入出現大幅下滑,滲透率也有所減少,原因是互聯網車險由於商車費改呈現負增長,同時保監會對網銷平臺監管加強,使得車險銷售渠道迴歸傳統。

但2017 年上半年互聯網保費收入增速已回升至-0.2%。目前來看,互聯網財險的滲透率只有4.5%,技術方面在保險行業的應用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這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一方面,保險公司可以依託互聯網進行產品創新。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崛起催生了大量新的保險產品。”陳福認為。“另一方面,第三方銷售平臺不僅催生了針對買家的保險,還為賣家提供服務。”

陳福表示,保險公司可以依託互聯網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未來,互聯網公司對保險業務參與程度將越來越高,他們手中掌握大量數據及客戶資源,如今互聯網流量已經達到每年百億GB級別,保險將成為流量變現的重要方式,如利用大數據開拓新市場、進行需求開發、找到目標客戶人群等。

除了標準化的產品,大數據也可以用於實現個性化產品的大規模定製,為客戶提供不同費率和賠付率的險種,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解決訂單數量大而低效的問題。

在其看來,互聯網保險不僅僅是簡單的通過互聯網將線下活動轉移到線上,而是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深化財險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