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高通」詭異收場,是時候回憶下「AMD+ATI」的信仰合體了

“博通+高通”詭異收場,是時候回憶下“AMD+ATI”的信仰合體了

2005年,AMD在英特爾總部上空投放的飛機廣告

延續5個月的“博通強購高通”案,涼了。

從夢幻般的最高1600億美元收購金額,博通(準確來說應該是安華高,只是在吞併老牌芯片廠商博通後換名)“貪吃蛇”般的狂野崛起歷程,到高通無所不用其極的反收購手腕,“黃雀在後”英特爾強勢介入、考慮收購博通……最後還是“全球首席網紅”、美國總統特朗普一錘定音,以“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為由,使得博通徹底被高通董事會掃地出門。過程的跌宕起伏程度,足以載入史冊。

雖然很多輿論在定性這起併購案時,都認為以華裔CEO陳福陽為首的博通派,是在推進一項典型的“惡意收購”、“商業投機”,因此這個結果得到了廣泛好評(包括許多中國手機廠商)。但不得不承認,錯過見證“科技史上的最大商業併購案件”這個歷史,有些遺憾。

其實半導體行業從來不缺少歷史。無論是上古時期摩托羅拉的一枝獨秀,“中世紀”PC時代英特爾和AMD的雙雄會,還是近年如日中天的英偉達、高通,以及行業跨界(蘋果、三星甚至谷歌的半導體自研體系)、整合狂潮(如英特爾收購MobileEYE、高通收購NXP),拿出來都是蕩氣迴腸的故事。

不過今天我最想聊的,還是12年前AMD和ATI的併購,不僅是因為這起案件當年在行業內的轟動,更因為關乎了許多普通用戶的“信仰”——一起商業收購,引得一堆行業外用戶眾說紛紜,這種效應,印象中在半導體行業再也沒有出現過第二次。

幹掉“奔騰”

中國普通大眾對電腦的品牌認知,有很大一部分被英特爾攫取——更準確地說,要歸功於當年英特爾的明星產品——奔騰(Pentium)系列CPU。

個人電腦在國內普及的第一階段,大部分普通消費者不像現在這樣,首先想到的是聯想、惠普、戴爾或者其他什麼品牌,而是一個現在看起來有些古怪的認知:奔騰電腦。

如果一個消費者去店裡(那會兒可沒有天貓、京東之類的網購平臺)買電腦,他對老闆首先說的一句話很可能是:“老闆,我想買一臺奔騰電腦”,或者,“老闆,我想配一臺奔騰電腦”。而我也一直認為,“英特爾,奔騰電腦的芯”這句廣告詞對年幼的我洗腦程度,堪比“媽媽我要喝,娃哈哈果奶”。

大眾對於一個內置芯片的品牌認知,竟然超過了顯性的電腦本身。直到工作以後,我才發現這簡直是一個奇蹟——現在一個行業外的普通消費者,可以對各種手機品牌如數家珍,但極少有人知道驍龍、MTK等佔據智能手機行業主導地位的主流計算平臺代號。

這就是差距。

當然,今非昔比。當年英特爾的統治地位是綜合技術、營銷、渠道多種因素的結果,此外還有組裝機盛行的產業環境,PC廠商當年的整體話語權遠不如現在擁有蘋果、三星等強勢品牌的智能手機友商。但絕不能因此否認,“奔騰”這個詞在個人電腦消費者心目中的歷史地位:高科技、高速度、高品位,堪比奔馳寶馬在汽車屆的地位。

但在許多“更愛玩機”的用戶眼中,“寶馬奔馳”可能是土豪的地位象徵,但也難以避免“被鄙視”的命運,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信仰——AMD。而旗下核心處理器品牌“速龍”的名字,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也遠遠超過奔騰,就像“任你是奔馳寶馬,在我特斯拉麵前也out了”。

即使在巔峰時刻,AMD也只佔據過20%左右的桌面處理器市場份額。但在2001~2006年這個區間內,速龍的賬面性能確實在局部超越了奔騰家族的第四代產品,而相比之下的超高性價比和超頻性能,更是讓AMD在遊戲玩家群體中獲得了“良心企業”的稱號。

甚至在2003年,AMD發佈的速龍64位處理器,率先將CPU遷入64位時代,打造了新的行業標準。這也是他們在與英特爾長達30年的競爭史上,首次在技術領域全面碾壓對手,打破了以往作為技術模仿者的形象。而高傲的英特爾面對一夜之間到來的64位革命,也只能選擇低頭跟隨,推出了64位版的奔騰4處理器。

“博通+高通”詭異收場,是時候回憶下“AMD+ATI”的信仰合體了

儘管當時在市場份額方面仍不佔優,但AMD的粉絲們毫無疑問是揚眉吐氣的——性能比你強,還比你便宜,幹掉奔騰看來指日可待了。

那時候的電腦類媒體,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會在每期推薦組裝電腦方案。而不知道從什麼開始,這個工作量加倍了,因為他們需要同時推薦英特爾和AMD兩套平臺的組裝方案。而媒體也樂於看熱鬧,經常把兩套方案的版面設計得針鋒相對,挑釁意味十足。

圖形戰爭

21世紀初的個人組裝機市場上,重要性僅次於CPU的第二大核心計算配件,非GPU莫屬,而信仰也在這裡存在:同樣的兩大陣營對峙,分別是俗稱“N卡”的英偉達(NVIDIA),和俗稱“A卡”的ATI。有意思的是兩家公司的CEO都是華裔:帶領英偉達的是現在風頭正勁的“黃教主”黃仁勳,而加拿大ATI創立者則是出生在廣州的何國源。

英偉達剛在上一次世代交替戰爭中,憑藉TNT系列徹底擊敗了多年王者3Dfx,取而代之。但由於ATI的存在,他們的地位相對英特爾在CPU領域,競爭壓力要大得多。

相比AMD只在局部時間或指標內、短暫超越過英特爾,而英偉達和ATI在GPU領域的技術積累,當時可說是不相仲伯,甚至考慮到經驗,ATI可能要更勝一籌。

這樣的焦灼也體現在了“軍備競賽”上:

2000年,ATI的Radeon 256在性能測試中戰勝了英偉達的Geforce 2,但很快英偉達憑藉驅動和改版後來居上;

2001年,採用R200核心的Radeon 8500雖然曾經取得過對GeForce 3的優勢,但英偉達在2002年發佈GeForce4 MX系列顯卡後,重新確立起自己的優勢;

好景不長,ATI基於R300核心開發的Radeon 9700 Pro瞬間給了英偉達一記回馬槍,在性能上勝過了GeForce 4 Ti 4600/4800;

就在英偉達推出FX 5800 Ultra重新奪回王者寶座沒多久,ATI發佈了Radeon 9800 Pro再度把英偉達踩在腳下;

為了應對Radeon 9800 Pro,英偉達發佈了FX 5900 Ultra與FX 5900,然後ATI發佈Radeon 9800 XT,再然後英偉達發佈FX 5950 Ultra……

市場份額方面,就在2002年,英偉達還以65%的優勢遙遙領先於ATI(26%);而到了2004~2005年,ATI的市場份額最高曾達到58%,英偉達則跌落至41%,一直到2005下半年才重新反超……

雙方一直保持著你追我趕,交替領先的局勢。就焦灼程度來說,堪稱史詩般的對決。

同時,這種“彗星撞地球”的局面也一直延續到了他們各自的粉絲群體中。到現在我都記得,各種相關媒體、論壇、賣場和男生宿舍裡,A卡和N卡用戶互相鄙視、拌嘴的場面,甚至為了某個參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差異,也能夠爭得面紅耳赤……這可能就是“直男的浪漫”。

不過有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英偉達一直在“因地制宜”的優化上比ATI做得更好,這反映在它的驅動中,一向精明地將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忽略,以性能的局部弱化換來整體的速度感;而ATI則恰恰相反,相當實在地想把所有細節都表現出來,哪怕會對整體速度有所影響……

如果打個比喻,英偉達就是一個老謀深算的刺客,願意使用任何方法,就是為了置敵於死地;而ATI更像一個古典傳統的武士,一心一意只求在正面戰場擊敗敵人。

如果從信仰的角度講,ATI的選擇可能更浪漫,但也更悲壯;英偉達則更務實,但總讓人覺得勝之不武。

信仰+信仰=?

其實2006年,AMD宣佈以54億美元的價格鯨吞ATI時,很多人包括普通用戶在內都大驚失色。不只是因為這個價格在當時市場上的震撼力——他們原本以為,AMD的最佳搭檔應該是ATI的宿敵英偉達,雙方對於遊戲領域的極致優化,態度非常契合;而與今天的博通、高通收購大戰類似,英特爾再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年一季度不斷傳出他們正在與ATI洽談併購的消息。

一直以來,得益於AMD與英偉達在主板芯片領域的戰略合作關係,英特爾也一直在籠絡ATI的圖形技術,大幅提升平臺效能應對AMD&英偉達的壓力。

但最後的解決竟然是“乾坤大挪移”,四方互相交換了戰略合作伙伴。從AN VS. IA,變成了“雙A”大戰“雙英”。

一種在當時被廣泛認可的解釋是:面對英特爾迅馳平臺的發佈,AMD在新興的筆記本電腦市場節節敗退,而收購ATI能為他們帶來圖形芯片、主板芯片、移動平臺芯片的全產業鏈;另一方面,其實AMD首選就是英偉達,但當時黃仁勳堅持要做新公司的CEO,導致整個計劃告吹;而與ATI“不同戴天”的英偉達,看到AMD從戰略合作伙伴突變為競爭對手,那他們惟一的選擇,自然就是成為英特爾的朋友。前一年還在各種場合力挺AMD,並反覆聲稱“英特爾不夠好”的黃仁勳,做出這樣的決定可見有多慘烈。

當然對用戶來說,生意場上的刀光劍影並不重要,AMD+ATI組合充滿了致命的吸引力。不少人已經躍躍欲試,期待在裝機市場上出現新的“信仰”。而CPU+GPU深度整合,究竟能誕生出什麼樣的“怪物”,如何做到“卡秒英偉達,U踢英特爾”,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大學男生宿舍的夜話談資。

遺憾的是,在併購迄今12年內,這種盛景都沒有出現。相反在2006年後,AMD不論在CPU市場面對英特爾,還是在GPU領域面對英偉達,都經歷了令人心悸的“斷崖式下跌”——英特爾憑藉酷睿架構在最重要的筆記本電腦領域,徹底擊敗了遲遲無法解決能耗問題的AMD,形成近乎壟斷的局面;而英偉達從2006年起,他們的主流產品線再也沒有在技術指標和市場份額方面輸給過AMD(ATI),最高時掠下了將近8成的市場份額。

而對於大眾用戶來說,隨著更趨整體性的筆記本電腦成為主流,組裝機的盛況也漸行漸遠。AMD和ATI仍在攢機發燒圈內備受擁戴,但這種信仰也隨著英特爾和英偉達在各自領域一騎絕塵,遭遇極大挑戰。這可能是最致命的——如果你發現期待的“卡秒英偉達,U踢英特爾”,被調侃為“U秒英偉達,卡踢英特爾”,信仰也會在挑釁和羞辱中慢慢褪去。

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AMD在2008年宣佈賣掉了自己的晶圓廠,儘管官方給出了許多看似正確的理由。但這同時也意味著,AMD(ATI)再也不是那個能和英特爾、英偉達在同一層級上競爭的對手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其實這起併購在方向上也許是正確甚至領先的,如今的英特爾和英偉達都在試圖模糊掉CPU和GPU的界限。而AMD決策上的魄力也令人欽佩,但他們還是低估了整合的巨大難度,同時還要同時面對英特爾和英偉達兩大巨頭的恐怖攻勢,這對於研發和市場資源都不佔優的AMD來說,無疑太過捉襟見肘。

尾聲

這起併購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

AMD仍然試圖從泥潭中爬出,12年間最落魄時,他們的市值已經跌至10億美元左右,相比中國的一票中小互聯網企業都相去甚遠。直到最近兩年,才憑藉新領導層的改革和備受好評的“禪”系列產品,有了好轉跡象,市值爬升到百億美元左右;

英特爾仍然是那個巨無霸,市值達到2500億美元,在PC領域的霸主地位無人能及。但現在已經沒人關心PC了,在更龐大的智能手機及其他智能設備市場上,英特爾還是個學生,仍然在尋找突破口,好在他們擁有足夠的資源積累;

英偉達的成長最出人意料,藉著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比特幣的東風,GPU遠強於CPU的浮點計算性能愈發受到重視,遊戲領域的需求也經久不衰,這些都讓他們的業績屢創新高,市值在短短几年時間內增長超過5倍,躍升至1500億美元,甚至有了與英特爾一較高下的資本,而黃仁勳也成為了眾人膜拜的“黃教主”;

至於ATI,這個品牌和何國源的名字一起,幾乎已經消失在科技領域內了……

當然,我認為信仰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即使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把這個詞與AMD,或者ATI的名字聯繫在一起。但如果你關注過十幾年前的CPU、GPU戰爭史詩年代,那應該也能借著本文囂張的題圖(2005年,AMD在英特爾總部上空投放的廣告),回憶起當年的“心有澎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