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快訊」6月26日全國裝配式建築動態

遼寧

大連:政府投融資建設項目須採用裝配式 避免浪費

為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遼寧省大連市政府近日製定下發《大連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對政府投融資的建設項目全部採用裝配式技術。裝配式建築就是像工廠組裝汽車那樣組裝的建築。形象地說,就是像小孩堆積木那樣,把建築工程堆起來。目前,裝配式建築正逐步成為建築方式改革和發展的新潮流。裝配式建築的主要優勢體現在:有效避免資源浪費;有效提高建築品質;減少用工、確保施工安全;有效縮短建設週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等。

「行業快訊」6月26日全國裝配式建築動態

大連在發展裝配式建築方面起步較早,政府部門積極支持、科學引導,相關企業勇於開拓、大膽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有效的經驗。從2016年至今,該市新出讓的土地中落實裝配式建築項目27個,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相關的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審圖單位在裝配式建築工程建設中積累了大量經驗,配套的生產企業規模也逐步擴大。

「行業快訊」6月26日全國裝配式建築動態

據瞭解,為保證意見順利實施,大連市還將陸續出臺相關配套文件,開展建設、施工、監理、審圖等從業人員培訓,加大意見的宣傳力度,加強裝配式建築建設的監督管理。

新華社大連6月24日電(記者白湧泉)

福建

福州:晉安區全省最高裝配式住宅樓預計今年11月中旬完成封頂 年底竣工交付

今年以來“裝配式建築”這個新概念頻頻出現在晉安人的視野中,比如火車站C地塊安置房項目。簡單來說裝配式建築就像搭積木般,先預製好部件再運到工地組裝,不僅節約時間和人力還可減少傳統施工帶來的環境汙染房屋結構安全也更有保障。據瞭解,共40層、總高120米的全省在建最高裝配式住宅樓中海萬錦花園9#樓也位於晉安區。

「行業快訊」6月26日全國裝配式建築動態

據瞭解,中海萬錦花園9#樓裝配式建築比例達21%。將以每6天搭建1層的速度進行比傳統施工要快上2個月。預計今年11月中旬完成封頂年底竣工。

「行業快訊」6月26日全國裝配式建築動態

2018年起,福州新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五城區新建建築,35%以上面積採用裝配式建造;市國有投資(含國有資金投資佔控股)的保障性住房項目,50%以上面積採用裝配式建造;到2019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提高到50%和100%。到2020年底,全市實現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建築面積比例達到30%以上,爭創國家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

廣東

廣州建築致力打造裝配式建築廣州模式

截至2018年6月份,全國已經有60多個省市陸續出臺了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政策文件,發展裝配式建築已經是勢在必行、如火如荼,而在各大城市中,上海、深圳正在以各自的模式和速度領跑全國裝配式建築,目前,該領域將迎來廣州模式的積極推動者,而在今年8月25-27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行的“2018亞洲建築工業化(廣州)展覽會暨第二屆中國(廣州)築博會”上,這位積極推動者將以協辦單位的身份並以龐大的陣容重磅亮相。

「行業快訊」6月26日全國裝配式建築動態

誰來引領裝配式建築的廣州模式?

2017年09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加快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正式對外頒佈,意味著廣州市將加快裝配式建築發展,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其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不低於30%,到2025年,比例不低於50%。

那麼,誰來扛旗?誰來讓這把裝配式建築的火苗熊熊燃燒起來,闖出一條“廣州模式”?

「行業快訊」6月26日全國裝配式建築動態

作為華南地區建築業綜合實力最強的企業集團,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建築)已經明確提出,秉承綠色建造理念,把建築裝配化作為加速建築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實現從研發到設計、生產、供應鏈、裝配、運維全流程服務,致力打造裝配式建築“廣州模式”,爭取到2025年產值規模超3000億元並進入世界500強企業。

打造獨具特色的技術體系

目前,廣州建築集團已經形成具有自身特的裝配式建築技術體系,其結構體系包括: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體系、裝配式鋼-混凝土組合結構體系、預製裝配式綜合管廊體系、裝配式鋼結構體系和預製雙T板體系等。

另外,除了與國內相關技術研發機構合作外,廣州建築引進並吸收了國際先進的裝配式建築技術,包括機械化生產箍筋(一筆箍、多螺箍柱箍筋)、預製框架節點深化、套筒式鋼筋連接器、主次梁牛擔板、地鐵環控機房裝配式施工等關鍵技術。

「行業快訊」6月26日全國裝配式建築動態

開啟綠色建築新時代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的房屋建造方式,即鋼筋混凝土現澆體系,雖對城鄉建設快速發展貢獻很大,但弊端也非常突出:一是粗放式,鋼材、水泥浪費嚴重;二是用水量過大;三是工地髒、亂、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顆粒物的重要汙染源;四是質量通病嚴重,開裂滲漏問題突出;五是勞動力成本飆升,招工難管理難質量控制難。這表明傳統的建造方式已經難以為繼。

更為重要的是,綠色發展是我國新時期重要的發展理念,我國的經濟總量主要聚集在城市,要發展綠色經濟必然要發展綠色城市,而建築運行與建造能耗又佔全社會總能耗的近一半,因此,發展綠色城市必須發展綠色建築,而又好又省又快的裝配式建築就是綠色和低碳建築的重要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第一個高裝配率的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恆盛大廈項目,採用了EPC管理模式,使裝配式建築具有的“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裝修一體化、管理信息化”的特徵和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實現了“五節一環保”,在模板、木枋、鋼管、砂漿、外排架、施工生活用水、建築垃圾、勞務用工、揚塵、噪聲等均有顯著的節約和降低。

星星之火、即將燎原

在我國,建築業一直以來是勞動密集、科技含量偏低的傳統行業,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和建築業供給側改革,迫切需要轉型升級。

在我國建築業發展的大方向、大趨勢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科技跨越”三條主線清晰明瞭,“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市場模式變革”、“一帶一路倡議”、“經濟帶區域建設”四大熱點,對我國建築業轉型升級起到跨越性的促進作用。

如果說2016年是我國裝配式建築的轉折年,2017是發展元年,那麼2018年,將是承上啟下集中爆發的一年,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廣州建築集團以廣州為中心,同時進行“東南西北中”五個產業化基地佈局,實現對華南地區全覆蓋。

據瞭解,目前廣州建築已建成天河珠村構件生產基地,年產能8萬立方米,是廣東省規模最大的構件生產基地。在建有潮汕建築工業化產業基地和天河岑村預製構件生產基地,其中潮汕建築工業化產業基地佔地面積約190萬平方米,計劃投產4條生產線,年產能50萬立方米。另計劃在廣州的南沙、增城和花都及全國各地佈局建設工業化產業基地。

同時,廣州建築多個裝配式建築項目正在開花結果,除了恆盛大廈項目,石豐路保障房項目、天河智慧城地下綜合管廊也部分採用了裝配式結構。其中,石豐路保障房項目C戶型主次梁、樓梯、疊合樓板、陽臺等構件都是提前預製,預製率達50.5%。

結語:

廣州建築有關負責人認為,未來裝配式建築必將給行業帶來鉅變,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3D打印建築及零碳建築等將成為常態。

廣州建築在致力打造裝配式建築“廣州模式”的道路上,將秉承全力助推建築產業現代化的使命,服務於國家戰略,全力推進建築業供給側改革和中國製造2025,把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作為轉型發展的重點,引進並吸收國際先進的建築工業化技術,構建四大裝配式建築技術體系及廣建大數據雲平臺,力爭到2020年新建項目裝配率達到30%以上,到2025年新建項目裝配率達到5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