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王珮瑜对京剧的宣传方式怎么样呢?

过晴茹


不太同意 的观点,京剧现在已经是很小众化的艺术了,如果继续关门造车,没人宣传的话,仅仅靠着票友、戏迷的耳濡目染,估计再过些年头,就没有多少人愿意看了。

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京剧的发展史就知道了,京剧起源于清朝中期,鼎盛于清朝后期以及民国时期,建国后有一个小巅峰,但是从那之后,京剧艺术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再也没法出现程长庚、谭鑫培、马连良以及四大名旦那种引领京剧潮流的人物了。

今天的京剧其实相比于十年前,已经复苏一些了,这功劳与王佩瑜、张火丁等这样的青年演员脱不了关系的,甚至作为票友的郭德纲,都起到了那么一点作用。因为最近有不少戏迷跟我说,就是听了郭德纲的京剧,才对京剧感兴趣的。

其实不仅是京剧需要王佩瑜这样的演员,我国现如今任何一个剧种都需要这样的演员。现在是全民偶像时代,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各个剧种的演员都拉出来,能够当成明星培养的绝不放过,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自己的剧种做宣传。

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京剧的慢节奏,光靠自身的魅力,已经很难再吸引到新戏迷——尤其是年轻一代,而众所周知,戏曲最需要的戏迷不是那些老人,是年轻人,只有受到年轻人的喜欢,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我们经常在剧院里看到,大部分的戏迷都是中老年,且以老年居多,座无虚席在大多数时候,只能成为戏曲的奢望,能够达到90%的上座率,已经是非常优异的成绩了,就这样票价还是压的特别低。

而反观那些十八线的歌手,随随便便找个体育馆,都能人满为患,票价还高出京剧好几倍。是歌手的水平高,戏曲演员的水平普遍都很低吗?不见得吧,在我的印象里,演员行业怕是戏曲演员最受苦的吧。

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如果不努力为京剧扩大粉丝资源,不宣传京剧,那还让京剧怎么活?靠国家养着?京剧演员月月只能拿津贴?到时候养活自己都困难,还有多少人愿意饿着肚子养活京剧?而且还是一个垂死的京剧。

我个人是非常支持王佩瑜的这种行为,而且我还迫切的希望,京剧乃至整个戏曲界,能够大力打造出这种戏曲明星,要知道名人的感染力是非常大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京剧的发展。

仔细想想,四大名旦的选出,不也是类似于偶像的效果吗?


戏曲说


题主应该是意指王珮瑜上《奇葩说》一类的栏目做京剧的宣传,最近北京卫视开播一档综艺栏目叫做《传承中国》,王珮瑜作为导师/老师出现,这是一档明星学京剧的综艺栏目。

但在我看来王珮瑜对于宣传京剧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最传统的演出方式。2013年,王珮瑜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做“余脉相传—王珮瑜传统骨子老戏展演”,一共十出戏,固定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下午演出。这些戏当中有的近些年极少在舞台上见到,比如开幕戏的《朱砂痣》,还有当年年底演出的《芦花河》是王珮瑜主张整理复牌的作品,为了这几个作品,她下了不少功夫,还做了“田野调查”,寻找老艺人等尽量还原当年演出的样子。复古可能就是最好的创新。

第二,王珮瑜的清音会。经历了几场清音会,在北京的市场是挺好的。王珮瑜的清音会不化妆,以《搜孤救孤》《捉放曹》等经典的唱段为主,王珮瑜是边讲边唱,包括涉及到的剧情、技巧等等都会简单讲一讲。

清音会,有一段时间招致了争议,因为她尝试用吉他代替京胡。这个改变非常大胆,因为京胡是京剧伴奏最最主要的乐器。有一次在琴台大剧院演出,现场还有观众喝倒彩,甚至当场要求把琴师请回来。不过王珮瑜很大度,表示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其实这种方式,是一种尝试也是一个噱头,制造一种声音,王珮瑜也从来没说就要吉他+京剧这样演一出戏。


如此简单分析之后发现,王珮瑜从来没有离开“唱戏”的主要工作,而无论是用创新的方式吸引观众,还是借助大众栏目的观众流量,王珮瑜都是在想办法推广京剧,传统技艺、“四功五法”才是她的核心,戏曲舞台才是她最主要的阵地。

王珮瑜的各种尝试是有益的,只是戏曲界应该再多一些“王珮瑜”。

放几个喜欢的王珮瑜的瞬间:


不止看戏


京剧本身不需要她来做宣传,她做宣传的本意是宣传自己,为自己做广告而已。王佩瑜本身是位演员,演员的本职工作就是搞好自己的演艺工作,为演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艺术产品就行——因为她从事的本职工作就是艺术产品的生产。至于艺术产品的消费、也就是艺术市场的培育则是另外一个领域,这方面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相信王佩瑜绝对不是这领域里的内行。所以她对京剧的宣传虽然可以解读为对京剧发展前景做出的努力,但因为她是京剧市场扩大后首要的获利者,当然这样的行为也可以解读为为自己打开演出市场。

以我为例,今天就准备到天蟾舞台去,买12月2号京剧荀派名家熊明霞、和京剧麒派名家陈少云共同主演的京剧《玉堂春》的演出票。可见,我的行为和王佩瑜一点关系都没有,有的是我对京剧的深厚感情。所以,我愿意为振兴京剧,实实在在地投入自己力所能及的经济力量。

从这些情况可以发现:京剧的宣传和某个个人绝对没关系,京剧的发展和振兴也绝不会是某个人个人的努力成果和功劳。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皇冠上一颗璀璨的钻石,它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在世界艺术界地位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不会因现在娱乐形式的丰富多彩而消失,更不会因某个个人的行为而突然成了流行的热点。

附图就是我拍摄的北京京剧团的程派演员张青昀,在天蟾舞台演出《锁麟囊》全剧后谢幕的场景。我想说:广大戏迷票友,才是京剧存在的土壤,也是广大的戏迷票友,构成了京剧艺术的市场,如此庞大的演出市场,绝不是某位演员所能左右和组建的。所以振兴京剧不是靠嘴,而是靠全国广大对京剧怀有感情的人们切切实实地参与和投入



夏夜流萤伴虫鸣


京剧是一门艺术,虽然头顶“国粹”的光环,从200年前的的娱乐主流,到如今小众娱乐,京剧已经处于社会边缘!王珮瑜就是处于这个现状下的一名京剧女老生演员,她在京剧圈内早就成名,人称“瑜老板”!少年时期,她以一封“立志为京剧事业奉献终身”的书信,敲开戏曲院校的大门,破格成为建国后戏曲专业院校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25岁出任上海京剧院的一团团长,在全国京剧院团,她是年纪最小的团长干部!用一句话来概括她:在京剧界所有的奖项和荣誉,她都已经全部获得!

虽然头顶各种光环,身处体制内,但瑜老板积极做推广和宣传!近几年,王珮瑜频繁出现在各大综艺节目,从《奇葩大会》、《天天向上》、《朗读者》、《跨界歌王》、《喝彩中华》等等,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访谈节目,演唱各种曲调的流行音乐......每年都定期开展全国式巡演,各地举办“瑜乐清音会”和“瑜乐京剧课”,录制音频供人学习,讲解京剧知识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宣传和推广京剧!这些方式都有一个目的:接近京剧与人群的距离!显然,一份努力一份收获,通过瑜老板而吸引来了无数的戏迷,从学龄儿童到九旬老人,从工人到白领...显然,她是成功的!


大话京剧


我觉得很好啊。

艺术家的私人生活可以远离观众,但是艺术家的艺术应该离观众越近越好。

私以为王佩瑜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了。

她并不拿同行炒作,也不拿自己的私人生活去炒作,也不为了博得关注发表些个性的言论,也没有嚷嚷评过任何黑幕,也没有把自己塑造成行业第一个的形象。

她只是参加了一些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去了解她呈现的艺术。

所以,她的宣传,让之前对没有想过了解京剧的人,第一次试着听一段京剧。让因为不懂京剧的人,可以有更低更快的入门。让曾经没有想过分享传播京剧的人,开始分享王佩瑜。

我们常说,京剧(其他戏曲曲艺)需要引导更多的观众来关注。王佩瑜并没有太多说过这些话,因为她一直在按自己的方式,试图引导更多的观众。


小黑豆


放不下姿态的剧种早晚要淘汰.王佩瑜势单力薄。京剧就是养尊处优的落魄小姐,让她去讨饭她守着各种规矩拉不下脸,那不擎等着饿死.

我也听过几年戏了,袁慧琴当年推广京剧年轻化不比王佩瑜差,一部契丹英后制作精良获了飞天奖,圈了多少粉,还有排演新编京剧与何冀平合作的德龄与慈禧也曾高校巡演过.纵使这样,不知挨了京剧届多少冷嘲热讽。其中还包括袁的丈夫靳学斌说欣赏不了戏曲电视剧,可惜靳先生是优秀的京剧小生,但已经仙去了,想必也带着京剧式微的遗憾吧。还有当年史依弘跨门派唱个锁麟囊都引得几个老娘们撕比,好一场大戏.门派之见可见一斑,何论什么其他比比皆是的成见,越老的穷毛病越多.

以前喜欢听京剧,但现在我最喜欢听的是二人转(那种看过几个杂耍,听过几句粉词就diss二人转的都死一边去,去了解一下真正的二人转),人家九腔十八调,捋叶子人家都不怕的,哪那么多成见。

京剧要推广靠一个王佩瑜怕是见效不大,虽然我希望大一些.


潇潇细雨不着边


京剧的宣传只是一种形式,而真正让他活起来还真的要打破程式化的套路,为现实生活服务,几个样板戏就是鲜明的例子,让京剧有脱胎换骨的新鲜感,使这门优秀的传统艺术更接近生话,融入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随缘194775874



我也来浅谈几句,首先,我认为京剧不应该自己把自己放在殿堂上,甚至是庙堂之上,不是供在那就有人去参拜的。

我们承认京剧确实是殿堂级的艺术,是国粹!我自己就是京剧爱好者。可是京剧是流动的艺术,不是一幅画,不是你放在卢浮宫,就会有人去看的!

围成一个圈,自己玩自己的,不开放,不改良,不改革,不宣传,守株待兔等年轻人往里掉吗?那几率太小了!!

瑜老板在梨园行,那绝对是个离经叛道的异类,可是,谁还记得,当年老一辈也说过梅兰芳大师是异类,瞎胡闹,甚至有说他糟蹋祖宗玩意儿的!可是从古至今,哪一位大师不是因为敢为天下先,敢于创新才把艺术发扬光大的呢?

京剧当年之所以那么火,就因为有"角儿",一个个"角儿"也就是相当于今天明星一样的存在,人们崇拜他们,疯狂去看戏!可现如今"角儿"呢?出了圈子,普通大众们能叫出几个呀?更何况现在,艺术别类多么多,又是歌星,又是电影。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甚至都网络经济时代了,还酒香不怕巷子深哪成啊?


京剧那么伟大,那么美,那么好的,老祖宗留下来的魁宝呀!咋就成了小众了呢?别怪什么世道变了,什么人心不古了,什么孩子们不好之类的,我要说!!!!京剧之所以没落了!!!就是你们京剧人的责任!!

出了个瑜老板这样的,我要说!好样儿的!京剧太需要明星了!!多出几个,会越来越多人知道京剧的美!

京剧的美,那是外国人都惊叹的,可为什么国内不行,原因很简单,太老套,不够美了!忽悠外国人还行。我说的不够美了,不是唱腔,不是京剧的功夫绝活不美了,而是灯光,舞美,化妆,甚至服装,咱真该改良了!!!


记得看北京台的跨界歌王,瑜老板做嘉宾,有几场都加了京剧元素,尤其于毅那场,高台之上的京剧演员,简直太美了!惊艳!为什么当京剧一上宗艺节目会那么美,而走进剧院,不是戏迷,忍不下来呢?咱能想想不?咱能改改不?梅葆玖大师,大胆改良新戏,用交响乐伴奏,是不是,不是大师没人敢改呀?

我觉得除了外在改良,剧目也要改良,开心麻花能成功除了包装,还是要靠作品,现在话剧市场也不错呀,剧场时代到了!抓住!

瑜老板为了改革,已经无奈离开了体制,她就是要红,怎么了?不红谁知道你?不红谁看戏呀!现在做演员不红都拿不到好剧,这不就是血淋淋的现实吗?不能改变环境,唯有改变自己!

一个希望京剧国粹振兴的草根儿,用颤抖的手写下以上的话!!!


巴巴二姐心灵驿站


京剧作为国粹,代表着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国家对京剧一直是大力扶持,不管资金还是宣传渠道;专业演员也纷纷寻找各种途径,宣传推广京剧,试图让大家了解京剧,尤其希望今天的年轻人重新认识京剧,欣赏到他的美!

目前京剧宣传的途径有很多,不管是上线还是线下,凭心而论,做的较为成功的应该还说是王珮瑜,确实为京剧带来了很多新的观众,这一点必须要首肯!至于推广的方式怎么样?对或不对?谁都不敢妄下结论,因为在她之前还没有成功的,目前比她做的大的也没有!只能说,目前大家都在探索阶段,努力着~

但可以肯定是,京剧要想再次辉煌,必须回归市场,必须出好角儿。只有卖票才是真正检验成功的标准,同样好角儿才能让观众甘愿买票。至于卖的好坏是个人能力问题,适者生存

其次,作为一个90后,一个有着20年观戏龄的戏迷。非常想告诫大家,不要一味吹捧过去角儿,过去角儿好,那是真好!没得说。但是要想让京剧复兴,要想让人了解京剧,还得是走进剧院里去看,而不是走到坟地里去看


古木戏苑


不怎么样。京剧不是靠宣传的,是凭实力、靠演出的。多演戏,多各地巡演,多推出剧目。一个演员要演一百以上的节目。一个剧团要演几百个剧目,全国一年过头就那几出戏,谁还看?宣传有啥用?无非互相肉麻的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