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詞,到底需不需要讓每個人都看得懂?

寫詩詞,到底需不需要讓每個人都看得懂?


詩,最初的形式是詩歌,如今普遍認為,先秦時的詩歌萌芽於基層人民勞動時的號子,這種鏗鏘有力的節奏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疲勞,所以說,詩歌原是起源於大眾文化。

在後來的發展之中,“詩”和“歌”逐漸分離。“詩”逐漸變成一種單獨的韻文遊戲,而“歌”也因為樂器的發展,由民謠發展成各種藝術形式。

雖然二者有各自的分流,但是“詩”和“歌”也有交集之處,比如漢“樂府詩”原先就是採集民風民謠製作而成的,到南北朝時期,文人們開始將“詩”的形式和音樂的原理結合起來,這就是“格律詩”的萌芽。早期的“格律詩詞”都是“宮體詩”題材,多於吟詠上層社會奢靡的生活,隨著題材的下移,詩詞才真正成為當時時代的高峰。

寫詩詞,到底需不需要讓每個人都看得懂?

至於說作品通不通俗,其實是寫詩的環境以及作者個人風格的問題。

唐朝有一個觀點,“詩近雅,詞近俗”,當時的文化背景都是崇尚高貴典雅,除了一些刻意用典故,故意寫的晦澀(比如李商隱),大部分都是看得懂的,這些作品基本是廣泛流傳在文人雅士之間的。相反的,有些則故意寫得淺俗,連婦孺都看得懂,如白居易,聲名遠揚,在日本詩壇地位非常高,《千載佳句》收錄了一千多首詩,有一半就是白居易的作品。因此不論是雅或俗,都能夠寫出佳作。

而“詞”到了宋代,隨著詞牌的創新以及其“近俗”的特點,則無論是達官顯貴,或者平民百姓,都青睞有加。比較代表性的有柳永,當時稱“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這也反映了詩詞從上層過渡到民間的事實。

寫詩詞,到底需不需要讓每個人都看得懂?

如何看待如今的詩詞作品

如今的語言環境和古代不同,許多人看唐詩宋詞,在當時稱為“淺俗”的作品,現在也未必都看得懂。古代詩詞講究“言盡而味不散”,甚至有一些只有通過仔細反覆推敲,才能讀懂作者真正的表達情感。所以我個人覺得,如今在要求詩詞寫的易懂的同時,相對的,讀者的修養素質也要提高,這樣才有通過詩詞溝通的可能。如若寫成打油詩,大家才看得懂並接受的話,我覺得這是文化的一種倒退。有異議可以交流,只要有理論依據,就不是空穴來風。作為讀者來說,與其一味要求詩詞寫的淺俗,不如相應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

當然,也不排除如今有一些詩詞,連語句都不通順,更別說意境突兀,當這樣的詩詞出現的時候,該看不懂的還是應該看不懂,而不是不明所以地一味稱讚,如此不僅誤了作者進步,對當下的文化環境也是一種災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