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姑媽和姨媽到底哪個更親?爲什麼?

天邊那朵相思雲


農村常說的“七大姑八大姨”,就是指姑媽、姨媽,姑媽是父親的姐妹,姨媽是母親的姐妹。在農村常說是“走親戚”,親戚不常走動不親。

1、在以前農村姑媽比姨媽更親近一些。

在農村老人的思想中,重男輕女比較嚴重一些。姑媽是父親的姐妹,姨媽是母親的姐妹,在傳統觀念中更重視男方的親戚關係,所以姑媽相對來說更親近一些。“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姑媽是跟父親同姓,不管是否從出嫁,是被認為同一宗族的人。而母親是外姓,姨媽是母親的姐妹,姨媽嫁人後,關係又疏遠了一層。姑媽與自己同姓氏,姨媽不與自己同姓氏,姓氏在農村老人看著非常重,認為是一種香火的延續,所以姑媽比姨媽更親近一些。還有很多女人出嫁到外地後,由於路途遙遠,就很少和孃家走動,姨媽就更少聯繫了。

2、現在姑媽和姨媽地位差不多

以前農村子女多,姑媽、姨媽也多,現在很多農村家庭只生一兩個,很多姑媽、姨媽、舅舅、叔叔伯伯等稱謂和關係交集越來越少,這些都是父母的兄弟姐妹。不過現在經常被小姨子刷屏,給人一種姨媽越來越更親近的錯覺。其實現在父母的兄弟姐妹少了,姑媽姨媽的關係也大幅提升,這些親情關係都比較重視了。這些親戚關係的維持,還主要靠平時的關係維護,經常走動才會更親近。

結語:走親戚就是親戚之間相互走動,親戚才會越走越親。不常走動再親近的人關係也會疏遠。


昕瑞生態


一、一般來說,“姐妹”關係的姨媽要比“兄妹”關係的姑媽來往更密切!

根據這一原則的話,由於姨媽和自己媽媽是姐妹關係,相對來說關係會更緊密一些,例如就會常常一塊回孃家,也會經常走動上門看看!在我們家裡,就是姨媽會更親近一些,一般各方家裡有什麼事,對方都會來幫忙。而且我們家一般也是和姨媽一起回姥爺家。記得小時候,由於和姨媽家的孩子同歲,經常會去姨媽家裡玩。

而對於兄妹關係爸爸和姑媽,在農村會因為婆媳關係而有時候並不怎麼親近。有時候,姑媽回孃家來看看,根本就不怎麼聯繫的。也不會上門看看,也就應證了那句老話“三年不上門,是親也不親”。

二、婆媳關係往往決定姑媽是否親近

由於姑媽和自己家裡,中間還隔著爺爺奶奶。如果婆媳關係不好的話,姑媽肯定會向著爺爺奶奶,而疏遠婆媳關係不好的兄弟一家。這其實是很現實的問題。例如,由於我的小舅媽和外公外婆關係不好,我們前幾年基本沒有來往的。

後來小舅媽病逝了,外公外婆也離開了,沒有了阻礙,我們家現在和小舅家關係很好,小舅家的小女兒經常來我們家裡玩,我媽媽作為姑媽,也特別疼愛!


龍百曉生


不曉得別人傢什麼樣,但是我家姑姑最親。

我幾個姨媽小姨,聚在一起不是說我舅媽的壞話就是各種抱怨各自的家庭,所以我很煩她們。

我姑姑比我爸大了十幾歲,從小寵到大的那種。我爸說那個年代沒飯吃,他去上學了我姑姑把生產大隊分的午飯,一顆紅薯,藏在自己的棉襖裡面,等我爸放學回來,紅薯還是熱的。

我媽脾氣很好說話溫柔又對我姑姑的孩子很疼愛,我和我弟有的零食玩具我姑姑的孫子都有,從小也是走的很親近。家裡殺了雞,我媽也是用飯盒裝著走兩三公里的路去給我姑姑送。記得有一年我家在地裡種西瓜,要24小時看著,剛好是暑假怕小孩子去破壞。我姑姑在家裡做好飯炒好菜還煮了稀飯,用保溫飯盒裝得整整齊齊,走了三公里多才到我家田裡,那個年代沒有手機的,有也沒用我姑是耳聾,我姑也不知道我們在哪一塊地裡勞動,她是一處一處找的,夏天的天真熱呀,我姑姑看到我們那個滿是愛意的眼神至今還難忘。後來我父母做生意,把我和我弟丟在家裡,我外婆照顧了三個月就回去了,她放心不下我舅舅也怕我舅媽生氣。我姑姑接手過來照顧我們姐弟兩個,怕我們拘束沒有接回去她家,直接搬進來我家住,我姑丈一個人丟在了家裡,這一照顧就是好幾年,連我爸給她的生活費,都一分不少的存著,過年我爸媽回來的時候偷偷塞給我爸,我爸一邊抱怨我姑捨不得花錢一邊難過。姑姑一定是用她自己的零花錢來貼補我們了,她也沒工作也沒退休金,一個農村婦女,經濟來源就是家裡的田。後來也是在我家病倒的,就再沒能起來。我很感激我的姑姑這麼愛我們,她去世這麼多年,我爸一直不能釋懷,總覺得是在我家讓我姑受累了才會生病,一到過年就跪在我姑的墳前,必定要哭個一上午才能緩過來。聽村裡人說,我奶奶和爺爺過世的時候我爸都沒哭。

好了,眼淚忍不住了,希望我的姑姑來世能幸福安康一輩子。


Maggie2613


在老家農村,有一句俗語是“姑舅親,輩輩親;姨姨親,姨姨死了再不親”!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姑媽的根在孃家,姑舅兄弟姐妹們會永遠牽掛割不斷!而姨姨親只是當輩姊妹親,兩個老姐妹過世後,後代因為沒有共同的根糾結,大多不來往了!

這是封建社會傳下來的俗語,也是現實中男要娶回,女要嫁出的實際造成的!

從俗語看,好像應該姑媽更親!但現實中卻要因人而異!姑媽親還是姨媽親要看上一代兄弟姊妹們的交往和親密程度了!

討論上述話題,是要放在多子化的時代,或許還有點嚼頭,但在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或少子化時代,小孩子們想有個姑媽或者姨媽已屬十分不易!想要姑媽兼姨媽的都有,就更難了!

但獨生子女的親情和社交需要卻不能忽略!沒有了血親的兄弟姐妹,與朋友相處陪伴也是必要的!其實就過來人來說,朋友之間的友誼沒有了財產的紛爭更純潔一些!想想那些我們的姑媽,姨媽,她們的後代我們又能親切多少?倒不如青梅竹馬的少年夥伴更知心!也更實在!

您是姨媽親,還是姑媽親?還是朋友近?與姑表兄弟姐妹們還有來往嗎?

關注村姑說村事,更多精彩話題共交流!


村姑說村事


到底是姑媽親還是姨媽親,沒有一個肯定的定論。這要從歷史遺留,當地風俗習慣,人情的冷暖,親情之間相處的好壞來決定。從歷史遺留的觀念和血緣上來講,姑舅親應該親於姨表親,老年人講姑舅親實在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姨姨死了認不清。在以前人們寫個人檔案時要寫舅舅,姑夫。而不用寫姨姨,姨夫。從這一點看應該是姑表親,但在現實中還是姨表親,因為親戚之間走動還是女人走動的多,再加上女人話多,相對來說還是把自己姐妹提的要多些,潛移默化的感染了孩子,再加上男的忙於生計相對來說親戚之間走動少了點,所以父母在世時姨表親於姑舅表,但是自己成家立業,尤其是父母,姨媽過世後,姨表就疏於姑舅表,那時就顯現出到底是姑表親還是姨表親。


95724236


對於大部分人的狀態來說,從親情關係看是姑媽會比姨媽親,從血緣上看,是姨媽比姑媽親。前者是社會環境決定,但是並不絕對就是了;後者則是基因決定的,屬於板上釘釘的事。

在農村包括大部分國內的城裡人還是以父系社會為主的。這就造成父親一方的親屬相對來說會比較親,比較常有來往。比如,叔伯多是鄰居,雖然有可能時常吵架,但依然是打斷骨頭連著筋,抬頭不見低頭見再壞不會壞到哪去。而且因為嫁出去的女人往往也會有義務常回孃家探望親友,就算跟孩子父母關係不好,對侄女侄子也不會太差,姑疼侄往往就是這麼來的。反之,姨媽就沒有那個義務了,更多是取決於與親媽的感情,感情好就會去探訪,感情差就不了了之。所以,從親戚角度上看,姑媽比姨媽親,因為多了一對爺爺奶奶的加成作用。

從血緣上看,則是因為卵子比精子獲得多得多的遺傳基因。姨媽跟親媽的基因基本差不多,血緣自然更接近。因此,姨表兄弟姐妹其實是初親兄弟姐妹外血緣最親的親屬,基因匹配度最高,也是最忌近親結婚的對象。


優己


在農村還是姑姑親!有句話叫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姨娘親,蔓青根,離了姨娘就不親!一個老姑奶對孃家的侄孫輩都是高看一頭。姨娘只要一個過世,另一個準與斷親,因為姨父如果再婚,找個女的一般不願當續姨!姑奶無論走到哪裡都是親姑奶奶!


一號儍子


要看你父親和母親在家的地位,和親戚的家境。父親說了算,姑媽親,母親說了算,姨媽親。我親家母姊妹七個,親家公兄弟倆。每逢年節,親家母就讓親家公把她孃家姊妹七個的二十多口人請到大酒店吃飯,化多少她都不心疼。有一次親家公的哥哥有病住院,親家公買了一箱牛奶,一些水果想去看他哥哥,親家母堅決不同意,還大吵了一架,最後只拿了點水果。我實在看不下去,但這事與我無關。


依楠而立


這個沒法分誰更親,從血緣上姑和姨是一樣的。從情感上取決於和哪邊關係更緊密。但是問題有個大前提,是在農村。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麼有瞧不起農村的意思。本人也是農村的。

界定了農村的範圍,觀念相對守舊,更注重傳統,以前認為嫁雞隨雞,女方嫁給男方,自然和男方從感情上更近一些,自然和姑姑親一些。

我本人經歷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我和姑,和姨都不親,不是不在乎情感,更多的是沒能人心換出人心


行者苦行僧


在農村,說到和姑媽親還是姨媽親,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農村俗語:“姑舅親,輩輩親,兩姨親,不算親”。

我想有過農村經歷的人,自然很容易理解這話的意思.

話既這樣說,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到底是姑媽親還是姨媽親還是要因人而異的。

話不多說,就那本人來舉個例子吧!我有一個姑媽有一個姨媽,要說是跟姑媽親,還是跟姨媽親,我還是覺得跟姨媽親。

這個我小時候家裡發生的事情有關係。

大家都知道,婆婆和媳婦是前世的冤家,這一世因為一個男人而相遇。自然而然,婆媳矛盾也是生活中最不能避免和難以調解的矛盾,我們家也不例外。

我奶奶是一個大家長式的人,人很好但是控制慾很強。因此,年輕的時候,家裡的一切都得她說了算。

家裡一個人說了算那還了得,時間長了自然有人(我媽媽和我嬸嬸)不爽,矛盾就此產生。

我奶奶一不爽就跑到我姑姑家給我姑姑訴苦,做女兒的自然偏向自己的母親,所以,我姑姑和我媽還有我嬸嬸之間的關係一直很微妙。

我小時候自然也受到大人之間關係的影響,經常去我姨家玩耍,很少去我姑姑家。

這些年雖然關係緩和了很多,但是,始終親近不起來。

所以,姨媽親還是姑媽親,還得因人而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