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说了那么久,为什么很多人眼中平淡无趣的轩逸依旧那么火?

撰文 ✎溜溜

从17年上半年开始,“消费升级”这个词就频繁出现在各大场合,推出新品,是迎合消费升级的需求;销量提高,是消费升级的结果;甚至价格提升,也与消费升级有关,因为消费者愿意为更高价格的产品埋单。

这在汽车市场同样奏效,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主打年轻运动,极力彰显个性的车型,中庸成为汽车市场最不能饶恕的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消费升级说了那么久,在大部分人看来平淡无趣,甚至有点一成不变的日产轩逸,依旧以月销3万以上的成绩,牢牢占据轿车销量前三的位置,这又是为什么呢?

消费升级说了那么久,为什么很多人眼中平淡无趣的轩逸依旧那么火?

不被看好的轩逸

据乘联会公布6月份轿车销量数据显示,日产轩逸以4.26万的销量,占据轿车销量排行榜老大的位置。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轩逸已卖出20.9万辆,如果全年保持这个销量成绩,一年单车能卖出40万辆,对不少自主品牌甚至一些合资品牌来说,这样的成绩往往需要四、五辆车型才能累积完成。

消费升级说了那么久,为什么很多人眼中平淡无趣的轩逸依旧那么火?

销量如此火热,但说起轩逸,我们脑海里往往想不出丰富的词汇去描述它,中庸,无趣,平淡得像喝白开水一样。这让不少买到轩逸的车主,拿到车后也没有产生多少自豪感。在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有人晒飞度,晒昂克赛拉,但从来没有人晒轩逸。

在车评人眼中,轩逸更不受待见,甚至有国外媒体人评价, Sentra SR(即国内版轩逸)失去了一台紧凑型小车应该具有的吸引力,它在任何方面都挑不出什么毛病,用“经济”这个词来粉饰廉价,变速箱只能说是“能开”,底盘表现也让人失望。综合来看,只能给它一个刚刚及格的分数,不能再多了。

消费升级说了那么久,为什么很多人眼中平淡无趣的轩逸依旧那么火?

然而,这款普普通通的轩逸,从2006年上市后,以其舒适、大空间的口碑支撑着产品走到现在,即使是2018款轩逸换装全新1.6L自吸发动机+CVT变速箱,依旧没摆脱动力弱的缺点。有人说,如今轿车已经不能单靠大空间和低油耗取胜,百公里破百进不了10秒都不好意思上街。那么,轩逸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乘坐舒适、动力羸弱的轩逸,依旧以每月几万的增长速度跑在大街上。

轩逸是消费降级的受益者?

过去曾有不少人预言,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人们需求正逐渐多样化,轩逸很快就会沦陷了。因此,轩逸这么一款没个性,没故事的车型依然能在市场热卖,似乎是一个反市场规律的事情。

不止轩逸,以消费升级的产物——7座SUV和MPV市场为例,尽量二胎政策的放开加速国内7座SUV和MPV市场的发展,这两年进军这两个细分市场的品牌也越来越多,车型更是层出不穷,但从销量来看,消费者的热情并没有厂家们来的火热。不仅7座SUV市场遇冷,MPV市场同样持续萎缩,2018年上半年销量同比降低12.72%。

消费升级说了那么久,为什么很多人眼中平淡无趣的轩逸依旧那么火?

其实,在我们聚焦消费升级时,却忽略了市场的另一面——消费降级,比如拼多多APP的病毒式传播,两年多时间用户量已经达到2亿,去年交易额更是超过1000亿,要知道达到这样的体量,京东也是花了整整十年。除外,咸鱼等闲置交易平台的发展,也是消费降级的表现。

不可否认,消费升级确实存在,但其实购买力不强的人也是一直存在,尤其在买房、孩子、结婚等压力下,消费者比以前变得更加理性。在消费升级时,我们愿意为质量更好的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消费降级时,精致、低价、超值的产品会是消费者首选,类似于米家这类产品。

消费升级说了那么久,为什么很多人眼中平淡无趣的轩逸依旧那么火?

回过头来看,就不难发现轩逸热卖的原因。首先,对于一款买菜车,舒适性和空间实用性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这方面轩逸几乎可以拿满分,空间堪比中级车,而且日产过硬的造车技术,也让消费者足够放心。其次,不少消费者关注的燃油经济性,轩逸也是足够省油,后期保养也是比较便宜。

当然,最重要的是价格上轩逸的优惠力度大,虽然指导价在9.98-15.9万元间,在紧凑级合资品牌轿车来说算是中规中矩,但结合终端2万多的优惠幅度,经典车型基本在10万左右落地。

消费升级说了那么久,为什么很多人眼中平淡无趣的轩逸依旧那么火?

由此可见,在消费降级时,我们对一辆车的评判标准更多集中在实用性上,而轩逸也是这领域中套路玩的最深的玩家,对于个性化、智能化和驾驶乐趣这种更高级别的消费要求,将会逐渐离开这个价格区间,去到更高级别的市场竞争。我比较好奇的是,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的交错中,对于一些品牌溢价能力低的合资品牌,到底是要选择往上走追逐消费升级的市场,还是“低就”迎合消费降级的市场呢?

About Astoncar

爱车,更多一点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