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会仙观位于北社村监漳自然村西约200米处,现存建筑围合成二进院落,坐北向南,东西31.8米,南北65.6米,占地面积208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和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两次重修,会仙观的现存建筑是经历多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三清殿始建于金,清代增建了两旁的耳房,东西配殿似建于明晚期;玉皇殿建于元;关帝殿和戏楼建于明。中轴线有戏台、关公殿、玉皇殿、三清殿,两侧为钟楼、鼓楼、厢房、廊庑、耳殿。 戏楼东侧为观门,入门为第一进院落,院内地面高出观前公路路面约1.8米,除戏楼外院内其他建筑均为后期添建。关公殿东西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楼下有砖券洞门,通往第二进院落,整个院落地面是南低北高的缓坡。第二进院落中部稍偏南处为玉皇殿,左右有厢房。玉皇殿北为会仙观的正殿———三清殿,殿两旁有东西耳房,左右有东西配殿。三清殿之后背墙兼作全观的后围墙。
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玉皇殿位居关帝殿之后,台基高峙,踏道整齐。座落在1.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砂石覆盆式柱础。梁架为自然材锛砍。殿广深各三间,六架椽屋,单檐歇山顶。角柱升起,额枋通檐。柱头科五踩斗拱出双昂,翼角部位出45°斜拱斜昂。屋顶琉璃脊兽,筒板瓦作。

三清殿,座落在1.2米的石砌台阶上,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顶筒板布瓦覆盖,前檐插廊。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为石质,仰覆莲花柱础。梁架结构简洁,形制手法古朴,为典型的金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木柱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单抄单昂,无补间铺作。三清殿为观内的一座主殿。砂石砌筑台基,台明高峙,殿身宽阔五间六柱。前檐用大额枋,斗拱疏朗,用材硕大。柱头斗拱六铺作单抄出双昂。梁架规整,结构紧俏,单檐九脊顶。屋坡深远,举折平缓,形制古朴,为宋金遗构。

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该庙为研究武乡县的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治国保档案(二十五)——会仙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