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饃》火遍網絡 拜訪作家馬騰馳先生

一篇散文《背饃》火遍大江南北,“文化陝西SQ”2017.11.6刊出,讓作家馬騰馳先生迅速成為新媒體時代的“網紅”,數百家平臺競相轉載,中國“最大的有聲圖書館喜馬拉雅FM聽書社”製作了普通話與陝西方言版的音頻作品,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網站與平臺做了音頻作品。《背饃》一文,感人至深的誠摯語言與紮實嫻熟的文字功底,感動、喚醒了有過共同“背饃”歷程的千千萬萬的網友們,他們在《背饃》中追尋著自己當年背饃上學的難忘故事,回味著有苦有樂的學生生活。《背饃》讓人驚歎的數千萬點擊閱讀量絕非偶然,有其文化背景與淵源!近日,有幸於咸陽市“馳風軒”工作室拜訪作家馬騰馳先生,為“文化陝西SQ”讀者探訪作家馬先生近況。

出生於禮泉農村書香門第的馬騰馳先生,能寫一手好文章,其根源在於他打小就堅持的大量閱讀,“文革”前大學畢業的父親,執教於西安一所中學,父親每逢星期六回家,常給他和弟弟們帶回幾本從學校圖書室借來的小人書,還有文史方面的書籍,雖然已經過去數十年之久,但酷愛閱讀的馬騰馳依然記得當年那些書中的人物與故事情節,有些段落現在還能背誦而出。

不僅僅是父親帶回來的圖書滋養著他渴求知識的幼小心靈,在禮泉老家,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下雪,遠在縣城的文化館閱覽室,更是他經常跑去讀書看報的地方。多年過去了,他還風趣地說起他當年“偷”報紙的“絕技”,《光明日報》《文匯報》與《陝西日報》等副刊上的文章,他讀後覺得特別好的文章,即就是坐在頭排,和管理員面對面坐著,他也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幾份報紙摺疊得巴掌小,裝入衣兜裡,從未失過手。報紙拿回家後細心地把它展平,繼續讀幾遍,完後剪貼,有空再拿出來讀。

當年在禮泉縣文化館工作的已故著名作家鄒志安老師,是馬騰馳先生最初的文學偶像。每當他在文化館看到高個兒、清瘦的鄒老師走過,都會目望著他走遠。雖然年齡小的他認識鄒老師而鄒老師不認識他,但他從內心裡羨慕鄒老師在報刊上發表過那麼多作品,他是下了決心,要向鄒老師學習,也要在報刊發表上發表了作品。

在馬騰馳先生的老家大張寨(後來,他筆下經常出現大張寨,寫了許多發生在大張寨的感人的故事,從而使許多的讀者對大張寨充滿了興趣),他把借來的文學作品,一本一本讀過,一本《現代散文精選》他不知讀了多少遍,五十多篇文章他完全可以背誦過。

在禮泉,豐富的閱讀基礎,對鄒志安老師的崇拜,以至於後來到西安上中學,讀的書更多了,眼界更開闊了,他就開始給報刊悄悄投稿。1982年小荷初露尖尖角,《法制週報》發表了他的處女作言論稿《這不是主要原因》,書香家庭的長期薰陶,父親的正確引導,加上馬騰馳先生的勤奮苦讀,文字功底深厚的馬先生1983年秋到銅川,先後在焦坪礦勞動服務公司、銅川礦工報社、銅川市鋁廠工作工作,當過秘書、記者。在銅川工作期間,對《人生》的喜愛,使他有機會在銅川結識著名作家、文學大師路遙,於是,有了和路遙大師在一起的真情交往。路遙先生英年早世,作家馬騰馳以極其悲痛的心情,寫了懷念文章《追念路遙》發表於報刊。

《背饃》火遍網絡 拜訪作家馬騰馳先生

著名作家路遙與馬騰馳先生合影 ——王天樂攝影

1991年,筆耕不輟的馬騰馳先生作品集《跋涉者的足跡》呱呱墜地,中國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閻綱先生對馬騰馳寄以厚望的評價——“丹鳳人賈平凹寫不盡商州世事,寫不盡的禮泉人情正塑造著自己的賈平凹。”取得突出成績的馬先生先被吸收為銅川市作協會員,銅川市青聯委員,26歲時,當選為銅川市政協委員,成為銅川市最年輕的政協委員,《銅川日報》曾專文采訪過他。其後,他的散文集《山的呼喚》出版。《少年文史報》《新聞三昧》與《銅川文藝》曾配個人照片宣傳介紹了他。

時間進入1993年,受波及全國的下海潮的影響,馬先生也離開銅川“跳海”(馬先生極為風趣的稱自己懵懵懂懂下海為“跳海”)到一家企業。暫時離開了酷愛的文學創作,他的內心苦痛而沉悶,但他沒有悲觀,他的心中還有希望,還有一盞燈照亮著他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這個希望,這盞燈就是對文學的喜愛。其間,馬騰馳先生心靈的掙扎與苦痛的歷程,他自己心裡最清楚。

白駒過隙,馬騰馳先生2017夏季又回到了文學創作隊伍,先寫了百首詩歌,隨後又開始散文創作,11月,他的一篇散文《背饃》,給全國文友奉獻了一份精神的饕餮大餐,網友們大量留言,盛讚馬先生的扎心美文,細膩的筆觸,真實場景的記錄,一篇不長的文字,震撼了曾經有過背饃經歷的所有人的心房,著名作家、文學大師賈平凹先生為馬騰馳《背饃》題寫作品名稱。

《背饃》火遍網絡 拜訪作家馬騰馳先生

一篇《背饃》,讓人們記住了作家馬騰馳先生,記住了背饃故事的發生地禮泉縣大張寨村。《背饃》之後,馬先生井噴式創作了量大質優的散文作品,《母親做的棉鞋》《我的老父親》《土布包袱》《姨親》《下鍋菜》《鍋塌塌》《背糧》《背娃》《坐席》《交公糧》與《捕鼠記》等作品,在“文化陝西SQ”先後刊出引起熱烈關注,並被其他平臺、報刊不斷轉發。

不到一年時間,“高產”的作家筆下撰寫出七、八十篇散文,現在應諸多文友強烈建議,馬先生正準備將這些作品收集在一起,以《背饃記》為名出版。祝願馬騰馳先生的《背饃記》順利出版,祝福馬先生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