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老街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些爭議,有一些我個人以為是對於詩詞的誤解,這些誤解經常被人以訛傳訛,搞得好多愛好者稀裡糊塗,不知誰是誰非。

我這裡說說3種現象,您看看自己有沒有遇到過:第一,絕句一定是近體詩( 格律詩);第二、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林黛玉教香菱學詩的一段話,被人用來作為學詩不需要學格律的證據;第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認為“孤篇壓全唐”。

第一、絕句一定要遵守格律

我自己就碰到過,寫一首絕句時,在題目前註明絕句,就會有人來指點,這不符合格律,不是絕句。

開始遇到時我以為是個別現象,後來發現有非常多的人持有這種觀點,不知道這種觀點從何而來。後來遇到一個網友說王力就是這樣講的,且不說王力是否真得這樣講過,但是《唐詩三百首》總應該讀過的吧,另外《唐人萬首絕句》裡都是格律詩嗎?

1、 王力的說法?

今天的關於詩詞格律的書,無論是披著什麼馬甲,大多數是用的王力教授的理論。

不可不知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1)王力詩詞格律

但是王力教授在《詩詞格律》其實說得很清楚: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

絕句比律詩的字數少一半。五言絕句只有二十 字,七言絕句只有二十八字。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

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是押平聲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則的 束縛. 這可以歸入古體詩一類。

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 在形式上它們就等於半首律詩。這可以歸入近體詩。總括起來說:一般所謂古風屬於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於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 些屬於古體,有些屬於近體。

2)漢語詩律學

王力教授的《漢語詩律學》相比較《詩詞格律》,內容充實了許多,但是對於絕句的看法是一致的。如下圖:

不可不知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絕句應該分為古體絕句和近體絕句。

不可不知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2、方舟子的《詩律淺說》

查資料時,偶然看到了方舟子也寫過一篇文章(方很久以前在網絡詩壇很活躍,是骨灰級人物),這本書開頭就是:“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被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是不是很多關於格律的書都是這樣說我就不清楚了,我估計好多人大概都是因此而斷章取義吧,認為作者既然這樣說了,那麼自然絕句一定是格律詩。

其實作者的本意未必如此,後邊還有:其實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齊梁時期就已發端“,如果開頭說;古體詩,包括絕句、歌行體等……就不會有這種誤會。

用方舟子不是蹭熱點,他最近已經很不熱了,只是說有一定的代表性。近體和古體都有絕句這是常識,作者覺得不必說得那麼清楚,可有的人就會錯誤地理解為絕句一定是格律詩。

格律詩當然有絕句,古體詩當然也有絕句。

3、《唐詩三百首》等古書裡的絕句

《唐詩三百首》裡的絕句目錄下有大量的古體絕句,比如平聲韻的五絕有:李白的《靜夜思》、《怨情·美人卷珠簾》,劉長卿《聽彈琴》等,韋應物的另一首折腰五絕《夜寄邱員外》;

仄聲韻的五絕有:王維的《鹿柴》,孟浩然《春曉》,裴迪《送崔九》,賈島《尋隱者不遇》。

另外清朝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和南宋洪邁所編《萬首唐人絕句》中也有大量的非格律絕句。我一直很奇怪:那些認為絕句一定是格律詩的人是哪裡找來的標準?

不可不知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第二、曹雪芹說過學詩不必學格律嗎?

曹雪芹在《紅樓夢》借林黛玉教香菱學詩的一句話,被人用來作為學詩不要學格律的證據,先看看林黛玉說了什麼?

香菱找黛玉學作詩,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虛的實的對實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又道:“平仄是末事,詞句也次之,第一是立意要緊,意趣真了,詩自是好的……

很多人拿這句話用作對格律詩的批判,原因呢是沒看懂黛玉的意思,而古代讀書人是不可能誤解的。

她的意思是:作詩不一定非要作格律詩,可以作不講究平仄的古體詩,一樣也是好詩。但林黛玉還是首先教給香菱格律詩的創作規則,然後再說的這句話。對古代讀書人來說,格律詩(近體詩)是必學內容,只是香菱初窺門徑,所以林黛玉才這樣說。那麼香菱寫的詩是什麼樣呢?我有一篇文章《老街詩詞閒話21-黛玉教詩被曲解 曹雪芹的意思真得是寫詩不用學格律嗎?》,您有時間可以看看。

不可不知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第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認為“孤篇壓全唐”。

這個“孤篇壓全唐”五個字的始作俑者竟然查無此人了,不知道是誰的發明。能夠找到的類似的話是王闓運的“孤篇橫絕,竟為大家“,還有的就是聞一多推崇的” 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但是這兩個人僅僅是在宮體詩的範疇裡談論這首《春江花月夜》,從來沒有把這首詩抬高到”全唐“第一的位置。

因為內容較多這裡不細談了,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老街味道詩詞閒話100-《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是曲解?》, 對於程千帆、王闓運、聞一多3人的見解有詳細的論述。

不可不知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第四、結語 關於前人或者學者的話

無論是哪位學者的書籍和理論,我們後輩當然要尊重並學習,但是不要盲從,避免一葉障目。何況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走馬觀花,根本就沒有真正領會作者的意圖。

現在的格律知識大多以王力教授理論為準,但是王步高教授說王力書裡也是有些不足之處,王步高教授在清華的課程網上有視頻,也是有一點點小疏忽的。

不可不知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清末大儒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看不上週邦彥:”但恨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可是在後來寫的《清真先生遺事》裡,卻讚揚贊周邦彥:“詞中老杜 ……. 兩宋之間,一人而已”。可見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見解。

同一本書不同的人閱讀還會有不同的認識,有人深有人淺,有人甚至還會誤解。但是因此而產生了一些爭論卻是好事情,道理不辯不明,只要不是遇到胡攪蠻纏的人,爭論總是能有助於進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