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派人查皇子与宫女“无度”之事,皇子母亲说了这话,皇帝汗颜

这个皇帝就是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皇子就是朱翊钧的长子朱常洛,皇子母亲是宫女王氏。

王氏是宣府都司左卫(现河北张家口怀安县)人,出身于下级军官家庭。

万历六年(1578年),明神宗朱翊钧到了大婚之年,在陈太后和李太后的督办下,礼部在全国大范围选美,为他择选皇后,13岁的王氏一路过关斩将走到京城。不过,最终未能进入前三。

按明朝选秀制度,落选前三的女子中,会挑出一部分长得出色性格好的留在宫中做宫女。剩下的一部分,则发放遣散费,放其出宫。王氏就这样被留在宫中,成为慈宁宫李太后身边的小宫女。

皇帝派人查皇子与宫女“无度”之事,皇子母亲说了这话,皇帝汗颜

(王氏剧照)

万历九年(1581年),王氏年满16岁。正是豆蔻如花的年纪,朱翊钧在给李太后请安时,偶遇了王氏,被她的姿容打动,偷偷临幸了她。

种豆得豆,没想到王氏竟然一下就怀了身孕。

本来这是好事,可是朱翊钧这人不厚道,他瞧不上王氏宫女身份,百般抵赖,不承认是自己干的。由于朝中对皇帝的起居都有专人记录,朱翊钧不承认,李太后就让人去查《起居注》。结果一查,李太后什么都明白了。

多少年前就想抱孙子的李太后很高兴,她见朱翊钧瞧不上王氏出身,就对他说:“宫女怎么了,母以子贵,你加封了她,她就显贵了。”

在李太后的坚持下,朱翊钧不得不将王氏封为王恭妃。

万历十年(1582年),王氏生了个男孩,这就是朱翊钧的皇长子朱常洛。

然而,生下皇长子的王氏,却并没有得到朱翊钧宠爱。按规制,朱翊钧应当封她为贵妃。可是他迟迟不提此事,同时还将王氏母子远远地放到景阳宫居住,对这对母子看都不愿意去看一眼。

也是这年,和王氏一起进宫的郑氏,由于性格活泼,聪明伶俐,和朱翊钧相处时不像其他嫔妃那样事事顺从,反而透着一股俏皮劲,因此朱翊钧觉得她与众不同,独宠她一人。

万历十一年(1583年),16岁的郑氏生皇次女,晋封德妃。

万在十四年(1586年),郑氏生皇三子朱常洵,晋封皇贵妃。

郑贵妃还想将来做皇太后,所以她一直想把朱常洵扶为太子。朱翊钧当然没意见,一个是最宠爱的女人,一个是最疼爱的儿子,郑贵妃的要求在朱翊钧的眼中,那是合情合理。

皇帝派人查皇子与宫女“无度”之事,皇子母亲说了这话,皇帝汗颜

(朱翊钧)

可是李太后和大臣们不同意。

因为明朝一直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翊钧没有嫡皇子,就该立长子朱常洛。再怎么排,也排不到朱常洵。

朱翊钧本就很不喜欢朱常洛,大臣们现在居然为他力争太子之位,朱翊钧更是对王氏和朱常洛没有好脾气。太子之位,就这样悬着。

转眼到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朱常洛都13岁了。大臣们纷纷进谏,请求让朱常洛出阁读书。朱翊钧死活不干。经不住大臣们天天闹,他迫不得已,同意朱常洛读书。

王氏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许没有人为她说话。但是朱常洛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一定会有许多人为他说话,毕竟他是朱翊钧的皇长子。

朝中大臣和李太后为了能让朱常洛成为太子,轮番劝谏,朱翊钧压力很大,想找一点王氏母亲的不是。

然而王氏和朱常洛两人平时小心谨慎,实在抓不到把柄,这让朱翊钧好不头痛。

还是郑贵妃有心计。有一天,她听安插在景阳宫的宫女说,朱常洛和宫女嬉戏,于是赶紧告诉了朱翊钧,并趁机说朱常洛与宫女“无度”。

朱翊钧赶紧派宫人去检视。

王氏得知后,大哭道,因为自己担心朱常洛,从小就让他和自己同起同卧,不让他离开自己半刻,根本就没有机会“无度”。

宫人如实向朱翊钧汇报,这才保住了朱常洛的清白。

皇帝派人查皇子与宫女“无度”之事,皇子母亲说了这话,皇帝汗颜

(朱常洛剧照)

李太后得知后,很不高兴。给朱翊钧下了严厉命令。最终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终于成为太子。

朱常洛立为太子后,便得搬到乾清宫单独居住。

虽然儿子被立为太子,但王氏依然没有得到册封,她被幽禁在景阳宫。宫中的太监宫女见她不得皇帝宠爱,又倍受郑贵妃排挤,再说她也不过是宫女出身,因此她们也跟着变着法儿欺凌她。由于长年遭受虐待,再加上对朱常洛的思念和担心,王氏成日以泪洗面,最终哭瞎了双眼。

万历三十四年(1605年),太子朱常洛生下了儿子朱由校,

大臣们纷纷谏言,朱常洛贵为太子,但他的生母却还只是恭妃,不合祖制。朱翊钧扛不住压力,才将王氏封为皇贵妃。

不过这时候,王氏已经病得很重,但朱翊钧却不允许朱常洛去见到。直到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王氏病危,朱翊钧才同意朱常洛见王氏最后一面。

朱常洛见到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王氏,痛哭不止。王氏听出朱常洛的声音,也是涕泪涟涟,但她担心郑贵妃的人在左右,为了不给朱常洛惹麻烦,她什么话也没说,直到咽气。

王氏去世后,朱翊钧打算随便找个地方,把她掩埋了事。

朝中大臣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毕竟是一朝皇贵妃,给予她皇贵妃规格的丧葬礼仪也是应该的。于是大臣们又为王氏数次谏言,要求厚葬王氏。

朱翊钧迫于压力,这才为王氏建立坟园,但葬礼简陋,随葬金银器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按说皇贵妃的陵寝要拨费用派人守坟,可是朱翊钧不干。

后来,还是朱由校继位后,感念祖母王氏恩德,才追封她为孝靖皇太后。

(参加史料:《明史》《明实录·神宗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