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朝那些事儿》书中,为什么作者关于刘伯温的描述比较少? ?

面朝1587大海


刘伯温在民间文学里的形象仅次于诸葛亮。


因为在正史上他的前半场的确奇谋长略,妙计百出!很不夸张地讲,朱元璋同志是个决策天才,在很多决定命运的战略时刻,真理都站在他的一边,而他站在众人的对面。而和他拥有着同样高远战略目光,站在众人对面的人就是刘伯温,名基,字伯温。朱元璋对其也非常欣赏,经常称之为吾之子房。

但是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刘伯温根本不璀璨。甚至被刻意地描述成可有可无。


很显然,在当年明月的眼里,正因为朱元璋太优秀了,太不世出了。所以朱元璋同志的光辉自然遮住了刘伯温。如果刘伯温只有前半场,而无后半场。则会赢得自己的尊重,至少会像郭嘉一样存在。

这所有的一切原因在于”朱元璋并不是刘备。”

第一,朱元璋并没有给刘伯温太多表现的机会,朱元璋同志是”带着刀”邀请刘伯温加盟的;


朱元璋同志并没有说专门请你刘基来给自己做军师,而是派人去请”浙东四先生”。这就相当于刘备找了徐庶,说去把诸葛亮、孟健,石韬、崔钧四个人都喊来帮我做事。诸葛亮一看这不尊重人么,自然不肯去。不肯去就派个小喽啰带着刀送了封信去,“你一定得来啊!”他要是不肯来,手起刀落,提着他们四个人的人头回来。只不过朱元璋派的给刘伯温写信的人有名字,叫孙炎。虽然刘伯温内心里也会大骂”特么请军师,不是这个套路!”然并卵,小命还是重要的。

第二,朱元璋同志做事情喜欢亲力亲为,所以基本上不太会给刘伯温太多赢得荣誉的机会;


必须讲的是刘伯温的确是非常厉害的角色,在谋略方面,他曾经就是诸葛亮文学形象的早期原型之一。他经常会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发表与众人完全不同的建议,而关键问题是敢于采纳这种建议的人是朱元璋,而且他时刻表现出的是,这就是他的决策与见解。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巨无霸”陈友谅,”统兵八十万众,攻陷太平,意欲东向,与将军会猎于吴!”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朱元璋也意犹未决。这个桥段熟不熟悉?太熟悉了!三国演义里孙权面临的困局亦是如此啊!然而朱元璋把刘伯温拉倒帐内以后,出来就像变了一个人,豪气冲天,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大家同心一意,跟陈友谅死磕!其实每个朱元璋走向成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刘伯温的身影。

第三,朱元璋并未中道崩殂,而刘伯温也没有机会独掌军权,做朱标的亚父。


如果历史给到刘伯温这样的机会,刘伯温可能还会有翻盘的机会,自己写个出师表啥的,说朱元璋同志曾经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反正当时人朱元璋同志已经没了,怎么说都由你自己。而其他活着的当事人,只要脑子没问题,都会懂得闭嘴。甚至可能还会这么说,对的,对的,我亲眼所见先主”三顾茅庐”来着!

第四,朱元璋同志穷人出身,所以他有一种典型的”工具论”,这才是彻底葬送“天才”刘伯温的最终因素。


他用李善长的“淮右集团”平衡刘伯温的“浙东集团”,再通过放纵胡惟庸清洗“浙东集团”,来彻底收拾“淮右集团”,甚至彻底解决相权。现实中的刘伯温,好不容易躲过了加封“丞相”这个暗箭,却不曾想到自己却成了解决“淮右集团”的鱼饵。最终死的莫名其妙!这个就没办法往”算无遗策”的方向去加工了。


不是刘基无能,实在是朱重八太给力啊!所以这样一个一直受制于朱元璋的人,真心没有必要按照民间文学的套路,再去过于神话!


炒米视角


先来简单说下《明朝那些事儿》大致内容。

第一部: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台便要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

第二部:

内容自永乐帝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修著《永乐大典》,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帝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

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在土木堡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第三部:

接续上篇,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杀害曾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而这也成为他继“土木堡之变”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

而在他病逝后,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宪宗和孝宗,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一个心怀天下力争求良。但随着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各种荒诞事情层出不穷,大明帝国岌岌可危……

第四部:

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

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作者也详细地讲述了戚继光抗倭寇的传奇事迹。

第五部:

内容分两大部分,一为内争,一为外战。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都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

而这两者均以张居正为最:改革遗惠万民,荼毒殃及门生。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场面波澜壮阔,运筹神鬼莫测,更塑造了李如松、李舜臣、邓子龙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形象。 

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

第六部:

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

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

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努尔哈赤部落除外),成为一代枭雄,但却因努尔哈赤讨好他,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大结局:

对整个明朝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

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为什么这样评价?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在这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关于袁崇焕的死因,更是与我们之前知道的历史大不一样: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

也许你知道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但你知道“薛仁贵”、“曹操”和“刘备”也到明末来了么?这绝对不是穿越小说里的场景。而你又知道竟然有义军队伍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块云”,甚至“三只手”这样的名字吗?

再来看,

刘伯温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他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可朱元璋毕竟是放牛娃出生的农民皇帝,没有那么宽厚的政治胸襟,在天下稳定后,为了确保手中的权利,大肆诛杀功臣。

刘伯温看透了世间百态,在这时候选择明哲保身,急流勇退、归隐山林。

刘伯温归隐后,将他平生所学记录了一本书——《百战奇谋》,传说这本书是一本旷世奇书,书中记录的锦囊三部曲凸现的是一个个深谋远虑的人物、一段段风云际会的历史和高瞻远瞩的智慧,书中分别有100战、100招、100计。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生性多疑,为了保全两个儿子的性命,特意嘱托不允许两个儿子学习书中内容,并在众人面前将这本书烧毁,他希望以此换的朱元璋的信任和家人的安全。只留下一本《郁离子》的书和一封信,让儿子交给当今皇帝,便撒手而去。

朱元璋得知刘伯温病逝的消息后,特意借吊唁的机会来寻这本书,可见到的只有这封信和《郁离子》后,大失所望。他将《郁离子》扔到一旁再也没有理会,同时断定刘伯温肯定没有烧掉《百战奇谋》,只是将他藏在了某个角落,于是始终没有停止搜寻的行动,可搜遍了刘家的上上下下也没找到那本书。

直到200多年后,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意外的发现那封信和《郁离子》,他因为敬重刘伯温便细细的研读了下来,没想到《郁离子》中还有夹页,正是那本失传很久的《百战奇谋》,感动的闯王热泪盈眶!

故此,可以看出可能是刘基太强,朱元璋那卷写了,但是写的不多,就写他的浙东集团和李善长的淮西集团的争斗,之后死了,主要笔墨落在胡惟庸那里了。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谢谢@头条家的史先生 邀请。

1

在民间刘伯温是神人,和张子房,诸葛亮,徐茂公等人齐名,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活神仙。

很多神奇神秘的事情都往这几个人身上套,比方说诸葛亮的马前课,刘伯温的烧饼歌。

这是刘伯温的民间形象,但是历史上呢?

可能刘伯温就没有那么的神了,他和诸葛亮待遇简直天差地别,诸葛亮出山后总揽军政大权,在《三国演义》上刘备对诸葛亮简直敬若神仙,言听计从。

即使正史《三国志》,刘备对诸葛没那么言听计从恭敬有加,但是夷陵之战以后白帝城托孤,他依旧把江山和阿斗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告诉诸葛亮,阿斗这小子行你就帮帮他,如果这小子不是当皇帝的料“君可自取。”

不管刘备这话是真心还是试探,但是恰恰是这几句临终之言,成就了这对君臣的千古佳话。

刘伯温就没这么好运了。

2

刘伯温少年聪明,早早的就考上了进士,给朝廷戡乱,出了很多注意,但是都没有引起重视,不被元朝重用。

后来刘伯温在官场混了一段日子,大约看透元朝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所以后来就辞官回家隐居去了。

刘伯温辅助朱元璋也很有意思,朱元璋攻下金华后,听说这里有很有名的四个人,号称浙东四先生,于是就派人拿着点心去请这四位出山为自己服务。

这完全是打包价。

一开始,刘伯温还推辞了一下,然后一个叫孙炎的人给他写信说:你一定得来啊。

于是刘伯温就来了,还给朱元璋献上了早就写好的小作文《时务十八策》。


刘伯温的出山和诸葛亮就差了行市了,完全没有诸葛亮被三顾茅庐,甚至一顾也没有。


朱元璋只是派人拿着礼物来请了一下,可能连张飞关羽这样级数的人都没出场,刘伯温还想学诸葛亮摆一下架子,人老朱直接不理,不惯你臭毛病,直接让手下人写封信。


3


刘伯温还是有真本事的,为朱元璋策划很多大事,尤其是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时,刘伯温给朱元璋的一些建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时候君臣之间多少有点孔明和皇叔之间的味道。


刘伯温处处学诸葛亮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但是也因为这样先后得罪了李善长和胡惟庸两位宰相。


他晚年效法张良隐居,在老家喝酒下棋不问政事,当地县令化妆来访,他都拱手作揖自称草民,可谓小心到了极致。


但是即使是这样,依旧没能逃过胡惟庸的算计。


胡惟庸害他的方式很要命,因为刘伯温懂得阴阳数术,所以他让人向朱元璋告状说,谈洋这地方的风水很好,有王者之气,刘伯温想在这儿修坟墓,老百姓不同意,他动用势力压迫百姓。


压迫百姓这事儿朱元璋也许不太在意,但是你想在有王者之气的地方修坟墓,刘伯温你想干嘛?想让子孙后代当皇帝吗?

于是朱元璋把他诚意伯的爵位给夺了。刘伯温知道这事儿的严重性,亲自到京城谢恩,然后呆在京城不敢离开,恐怕有人给自己小鞋穿,老朱再怒就不是剥夺官位这么简单了。

在京城就到了胡惟庸的权利范围,他于是开始暗害刘伯温,趁他病时往他的药里下毒,胡惟庸真的深谙趁你病要你命的真理。

后来看刘伯温病的不像样子,朱元璋顾念旧情派人把他护送回老家,没过一个月,刘伯温就去世了。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老大被胡惟庸害死了,老二因为耿直说错话,被明成祖朱棣害死了。

4

当年明月没有浓墨重彩的写刘伯温,为啥?大约是因为不好写。

如果按照老百姓心里的活神仙来写,那就不是写历史,而是写小说了,如果按照历史来写,和人们想像中的刘伯温又差太多,那么干脆不写,一笔带过更好。

不过当年明月还是写过一个和刘伯温一样的活神仙,那就是王阳明。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王阳明的篇幅不下于朱元璋,当年明月写他如何少年顽略劣,如何官路坎坷,如何龙场悟道,后来如何天纵神明,轻而易举的平定了宁王叛乱。

这部分故事简直就是一部圣人的成长史。我就是从王阳明这儿入坑开始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我看的是连载版,每天两章那种,成书后反而看的少了。

大约在当年明月以及很多人心目中,刘伯温其实没有王阳明重要,王阳明是心学大师,开宗立派的人物,刘伯温只是个军师。

看历史刘伯温到晚年活的很憋屈,和民间算无遗策的活神仙的人设基本就是两路人。

老百姓只要爽,所以加了很多想象再刘伯温身上,历史上的刘基后来活的很不爽,死的不明不白。

其实如果刘基知道自己后世的刘伯温的人设,大约他也想像那样活一回吧。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明朝那些事儿》书中,关于刘伯温的描述比较少,因为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手下谋士众多,刘伯温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刘伯温精通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大明王朝,明朝的开国元勋。

洪武三年(1370),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

明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所以也称刘伯温为刘文成、文成公。


刘伯温在元朝至顺年间举进士,经史通达,尤其擅长于象纬之学,当时的人把他比作诸葛亮在世。

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听说了刘基及宋濂等人的名气,以礼相待,收为己用,从此一心辅佐朱元璋建功立业。

刘伯温精通天文地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知名度很高,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在民间大名鼎鼎,属于历史上智慧的代表人物。


朱元璋集团谋士众多,刘伯温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手下谋臣众多,如李善长,胡惟庸,朱升等。

特别是朱升为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决策广为流传,连伟大领袖毛主席都大为称赞。


因为明太祖朱元璋谋士众多,朱元璋本人也英明神武,刘伯温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明朝那些事儿》书中,关于刘伯温的描述比较少。


花开花落缓行客


我来换个角度答这个问题,写传说太多的历史人物,尤其是在写不偏离正史轨迹的这类人物其实是最困难的。因为容易被两头堵,怎么写都挨骂。比如写诸葛亮,你要不要写空城计?信史里没有明确记载过诸葛亮有过这样的惊天操作,但《三国演义》又流传太广。你写了,考据党肯定把你喷的体无完肤,你不写,拿小说当历史的还是会喷,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不会满意。当然,不过要是写玄幻或者穿越题材的东西就不受这种限制。这也是网络小说中这两个题材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创造自由度高。

那么说回《明朝那些事儿》,这是一本网络语言化的历史普及书。成书的属性决定了作者不可能偏离信史的范围创作,虽然《明史》的可信度也不是那么高。那么刘伯温这样几近半仙的人物就是最难写的,所以作者聪明的减少对其过细的描写。但在信史可载的范围内还是突出了刘基在明朝开国时的功勋,这已经很难得了。起码让我来写肯定把握不好这种尺度。


历史吐槽机


你问作家(当年明月),他还没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