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前蘇聯集結百萬大軍在中國北方,爲何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進攻

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中蘇關係是很好的,蘇聯也一直以“老大哥”自稱幫扶中國,然而到了60年代,中蘇關係急劇日下,1960年,蘇聯突然撤回了援助中國的全部專家,並將所有圖紙銷燬,而到了1968年,雙方甚至走向了劍拔弩張的局勢,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當初前蘇聯集結百萬大軍在中國北方,為何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進攻

1968年,蘇聯在遠東,後貝加爾和外蒙古部署了4個集團軍,其中在遠東地區,集結了43個陸軍師,在外蒙古駐紮了12個陸軍師,一共55個師,大約70萬軍隊。

除了陸軍以外,蘇聯空軍和蘇聯防空軍也在這一地區部署了24個師的力量,包括1200多架戰機和3500部防空導彈發射器。另外,還有25箇中程彈道導彈發射基地,也部署在這一地區。

當初前蘇聯集結百萬大軍在中國北方,為何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進攻

但是為什麼蘇聯遲遲沒有動作呢?

首先以蘇聯的百萬大軍來看,長途跋涉來到遠東地區部署,而當時從戰後到70年代,蘇聯在遠東地區僅有的一條西伯利亞鐵路,單單想要依靠西伯利亞鐵路運輸物資來維持作戰是遠遠不夠的。並且西伯利亞地廣人稀,其物產根本不足以支撐上百萬軍隊的消耗。

其次回看蘇聯內部,雖然外界很多人都認為會有一場惡戰要打,但是蘇聯內部不這麼想,因為當時蘇聯高層的重心全部都放在了東歐地區。

當初前蘇聯集結百萬大軍在中國北方,為何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進攻

因此,蘇軍在歐洲的壓力很大,只能大量部署防空導彈,這牽制了蘇聯的很多力量。如果,蘇聯再遠東發動百萬大軍級別的戰爭。那麼,蘇聯將會難以承受這種壓力,而且,在中東和南亞,更是蘇聯爭奪的重點地區,在這些地區,蘇聯還沒有取得優勢。

如果當時蘇聯一旦開打,那麼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並且美國很有可能會趁虛而入,即便在二戰時期德軍兵臨莫斯科,蘇聯也從未受到過兩面夾擊,所以還得防著一個虎視眈眈的美國。

當初前蘇聯集結百萬大軍在中國北方,為何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進攻

另外,在70年代,我國軍隊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頂峰,600多萬軍隊。並且擁有完善的軍工體系,在東北,張家口一直到長江部署了多道完善的大縱深陣地。

而且我國相繼試爆了原子彈和氫彈,震懾作用非常明顯,前蘇聯不得不考慮下自身有可能遭遇到的重大損失。這也讓蘇聯最後決定放棄。

當初前蘇聯集結百萬大軍在中國北方,為何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進攻

最後,在當時中國與美國的關係已經開始緩和,前蘇聯對此也有所顧忌,所以只能按兵不動,最後放棄了任何相關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