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企混同风险大 要做好五大隔离两个规避

家企混同风险大 要做好五大隔离两个规避

家企混同风险大 要做好五大隔离两个规避

改革开放40年,创一代开始面临家族传承问题。家族企业要想持续经营,必须要将个人的风险与家族企业的风险予以隔离,才能做好资产配置及财富传承。当个人有风险的时候,企业可以传承;当企业有风险的时候,个人的财产可以传承给自己的下一代。它们理应是平行运行的两条线。而家企不分的企业组织,本质都是一个粗放型企业:个人意志强,创始人决定公司命运。李嘉诚说“当我在航海之前,我首先要考虑10号风球如果来临,我的船该怎么办。”这不仅是创一代也是新一代家族企业家应该思考的问题。

企业在初创期,比较关注企业本身的产品定位和细分市场等。在成长期企业需要关注发展中的股东架构改革。在持续发展期,企业要注意税务保护,以及合法纳税,企业合规运营。到稳定和上升期,就要做好家庭资产和企业资产的设计隔离,以及为企业进入

衰退期准备一笔东山再起的资金。这些都已经超越了企业家在盲目初创轨道这一个维度的思考。

家企混同风险大 要做好五大隔离两个规避

❖家企混同面临的风险❖

01/ 税务问题导致的风险

很多家族企业家平时习惯了从企业拿钱给个人用,当企业需要用钱的时候,再把个人的钱拿给企业来用。这样很难证明这个企业是完税的,也很难证明个人收入是完税的。这时企业家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税务问题。

在企业运营当中,企业往往涉及到两个主要税种。第一个就是企业在营业当中的增值税,尤其是在营改增之后,基本上企业收入都以增值税来作为计税。第二个就是企业产生利润的所得税。

那么当企业家没有在企业完成报税,把企业的钱直接拿到个人名下,从而未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还因为个人提取公司财富没有缴纳股东分红,或者说是没有缴纳薪资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是否构成偷税漏税可能是很多企业家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在公私不分的情况下,从公司把钱取出来个人用,如果没有超过一年,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股东借款。超过一年,就是偷税漏税。

被举报偷税漏税,最严重的后果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是行政责任。企业家因为企业逃税的问题面临着未缴纳税款的5倍的罚款,而且要未因缴税的事宜承担18%的滞纳金。更严重的是刑事责任,即触犯《刑法》中的逃避缴纳税款罪。如果说未到税收部分超过了应纳税金额10%以上,且金额巨大,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家企混同风险大 要做好五大隔离两个规避

02/ 债务纠纷引发的风险

通过个人账户收取企业经营款项的违法行为,轻则以逃税漏税处理,家企混同的企业如果存在债务纠纷,很有可能被法院认定股东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会判决企业家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企业家甚至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其中最有可能触及的两个罪名,分别是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达到一定数额)及挪用资金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家企混同风险大 要做好五大隔离两个规避

03/ 股权结构问题引起的风险

水星家纺的负责人李裕杰在上海市奉贤区突然间摔了一跤,意外身亡。 那么他的公司未来该由谁来接班,它看似是一个传承问题,但本质上还是第一代家族企业家没有做好股权的保护。

中国的家族企业家喜欢把股权放在个人名下。股东是自然人,一旦遭遇意外,企业的股权必然面临被继承的问题,就会导致控制权的失控。

在美国,包括中国部分上市公司当中,它们的控股股东都是法人组织,而不是一个自然人。假设水星家纺的控股公司叫水星控股,他也是一个主要股东,是法人股东,然后才是自然人股东。当一个企业的控股股东是法人股东,法人组织不会有生老病死,这就降低了企业不能正常运行的风险。

持股比例过于简单,夫妻股东,股权过分集中,家族企业挂名股东,干股、送股、股权激励引纠纷等股权结构问题极容易引发的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对于家族来说,其家族利益受损;而对于企业来说,就有面临公司解散的风险。

家企混同风险大 要做好五大隔离两个规避

04/ 婚变问题导致的风险

土豆网创始人王微与前妻杨蕾之间离婚纠纷对公司影响最为典型。2012年11月9日,土豆网创始人王微筹划土豆网登陆钮交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纳斯达克上市申请。第二天,王微前妻杨蕾就向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财产分割诉讼,要求对相关的土豆网境内公司股权进行财产保全,由于土豆网部分股权面临被法院强制划转给杨蕾的风险,导致股权结构不清晰,上市申请即被驳回。

婚前个人财产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混同,离婚后如果企业家持有的公司股权被对半开,即意味着其可能从大股东变成小股东,经营权面临被剥夺的风险。这对公司的正常运营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致命的,分分钟钟使公司濒临破产的边缘。企业家还有可能面临可能会面临偷税、漏税、挪用资金之类的刑事指控。

家企混同风险大 要做好五大隔离两个规避

❖家企混同要有意识作五大风险隔离❖

第一,应税资产和免税资产隔离。该交税的资产就交税,不用交税的资产就不交税,一定要分隔开。

第二,婚姻资产和单方资产隔离。在享受家庭幸福的同时,也要有一块独立的属于企业运作的财产。

第三,就是固定资产和现金流资产的隔离。企业一定要做流动性资产,保证它和固定资产的平衡关系。

第四,创始股东与经营团队的风险隔离。因为很多时候企业的灭亡并不是经营团队风险导致的,而是创始人突然间遭受意外、突然间生命灭失所造成的。

第五,单企业资产和分设的企业资产隔离。作为一个创始合伙人,不单只有一个企业,可以是多个企业。当A公司出问题的时候,B公司、C公司也可以去运作。

家企混同风险大 要做好五大隔离两个规避

❖规避企业风险对家族财富的影响❖

如何规避企业风险对个人和家族财富造成的影响?

在企业做大做强、再融资过程中,企业主经常同银行签订一些连带责任担保协议。表面上企业是有限责任公司,但是因为签订了类似协议,有限责任公司有可能会变成家庭财产无限兜底的结果。

通常这样的协议不仅要企业主签订,银行还会让企业主的配偶签订。企业主的配偶不签订,融资便无法实现。配偶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的个人财产,都对企业债务进行了担保,这将是巨大的风险。

小马奔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1年3月时任小马奔腾董事长李明在融资阶段和领投资方建银文化签署“对赌协议”。后小马奔腾未如期成功上市,李明本人也于2014年1月2日骤然离世,遗孀金燕无奈被推上了公司董事长的位置,同时也被迫负担对赌协议中的两亿债务。

关于解决方案,有一笔“

埋在地下的钱”。第一是境外信托,其本质是名义上的所有权让渡。如果企业主和配偶有先见之明,将自己的所有权让渡给信托公司,他以后的债务和进入家族信托的财富没有关系。因为这部分财产不是企业家夫妇名下的财产。

第二是境内信托。在中国信托法第12条,委托人设立信托,损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可以申请撤销,不影响善意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债权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情况下,需在一年内行使,否则权力消灭。

第三是人寿保险。但是在用保单隔离债务需要注意四点:1、保单必须是人寿保险或人身险。2、投保人的钱必须是合法的钱。3、受益人是自己的父母和子女。4、投保人最好由父母来做。

家企混同风险大 要做好五大隔离两个规避

❖规避家庭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不能让企业经营风险影响到家庭的同时,也不能让家庭风险影响到企业经营,需要一些市场化工具。

第一个工具就是家族信托,把企业股权装到家族信托里去。很多企业并没有在企业顶层设计上作一些考量,没有规避人身风险对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些影响。将企业股权装到家族信托,实质就是把自然人名下的股权转让到信托公司的离岸公司,信托公司和资产所有人签订协议。信托公司为每一个委托人设立离岸公司。

转让行为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1、有一个离岸公司在名义上拥有我们的股权,企业性质会发生改变,会变成一个外资企业。但根据中国的法律,是否允许外资进入这个行业,这是需要考虑的。2、股权从个人名下到离岸公司名下,转让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税费产生。3、企业性质发生转换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考虑企业单边的情况,还需要考虑生物链上下游企业、政府的看法,对企业发展是否有利。

第二个工具是商业寿险中的要员保险(keyman insurance)。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源不是机器、专利,而是人才。CEO、销售总监或者技术总监,这些核心人才是企业在市场上壮大的支柱。一旦这些人发生意外,会对企业短时间内造成打击。

在很多国外的企业中,会为这些人才购买要员保险,受益人是企业。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购买这种要员保险,在核心人才发生意外的时候,获得一定赔偿,以度过艰难期,为企业提供现金流,也可以让企业在市场上慢慢寻觅志同道合的人才。这种要员保险在一些国家运用得非常成熟。保额和企业每年的营业额息息相关。

第三种工具是股东互保。几个合伙创始人,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团队造就了一个伟大的企业,有的在贡献战略思维,有的贡献技术,有的贡献营销手段。如果创始人离开,根据中国的继承法,继承他的股份是其家人,但他不一定有经营企业的能力。根据中国企业法,他又享有经营企业的权力。在这种风险发生的时候,股东互保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保证企业股权实现顺利过度,让企业股权过度到能够让企业顺利运营、和企业志同道合的人手上去。

企业家的成功,赢的不是自己,而是赢的竞争对手的失败。对于企业家来说,重视个人生命是保证基业常青的前提。一个企业家的生命分三个维度,第一是他的创造力生命。比如阿里的创始人马云,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都是创造力极强的人。企业家的的体力精力创造力能不能够带领企业往前走。第二就是健康的体魄。第三是丰盈的灵魂。这是在企业家在谈财富传承时的先决条件。

作 者:嘉远家族财富研究院 徐迎雪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仅作为参考,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