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歷史上的真人到底是誰?

1、二郎的原型一:鄧二郎不是二郎神

二郎神的原型,大致有這麼幾種說法:一、秦代李冰本人或李冰次子李二郎;二、隋代青城山弟子趙昱;三、劈山救母的楊二郎;四、東晉名將鄧遐;五、毗沙門天王的二太子獨健。我們來一個一個分析。

先排除第四種說法。明嘉靖年間所修《仁和縣誌》雲:

二郎神廟,在忠清裡。神姓鄧,諱遐,字應遠,陳郡人也。自幼勇力絕人,氣蓋當時,人方之樊噲。桓溫以為參軍,數從征伐,歷冠軍將軍,數郡太守,號為名將。襄陽城北活水中有蛟,數出害人,遐拔劍入水,蛟繞其足,遐揮劍截蛟數段而出,自是患息。鄉人德之,為立祠祀之,以其嘗為二郎將,故尊為二郎神。

這個說法很晚才出現,而且所見的文獻也僅僅是這部縣誌。這個故事與周處斬蛟的故事時代背景、情節都非常相似。古人修縣誌、族譜,總是將別人或前人的類似之事附會到自己家鄉(或家族)名人的身上,這是非常常見的(餘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對六朝名士為自己家族名人臉上貼金的事情多有考辨,大家可以參見)。鄧遐與二郎神的故事,大概是以入江斬蛟這一情節為結合點的。

2、二郎的原型二:李二郎橫空出世

關於第一種說法,二郎的出現是在李冰被神化之後。“二郎”為李冰次子的說法卻是唐宋時代“二郎”原型最主流的說法,很多書都有記載。

《太平廣記》引漢代《風俗通》(即應劭《風俗通義》這本書前面在說東方朔的時候提到過):

秦昭王使李冰為蜀守,開成都縣兩江,溉田萬頃。神須取女二人以為婦,冰自以女與神為婚,徑至祠勸神酒,酒杯澹澹,因厲聲責之,因忽不見。良久,有兩蒼牛鬥於江岸,有閒,輒還,流汗謂官屬曰:“吾鬥疲極,不當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刺殺北面者,江神遂死。

《太平廣記》引唐代盧求的《成都記》載:

李冰為蜀郡守,有蛟歲暴,漂墊相望。冰乃入水戮蛟。己為牛形,江神龍躍,冰不勝。及出,選卒之勇者數百,持強弓大箭,約曰:“吾前者為牛,今江神必亦為牛矣。我以太白練自束以辨,汝當殺其無記者。”遂呼吼而入。須臾雷風大起,天地一色。稍定,有二牛鬥於上。公練甚長白,武士乃齊射其神,遂斃。從此蜀人不復為水所病。至今大浪衝濤,欲及公之祠,皆瀰瀰而去。故春冬設有鬥牛之戲,未必不由此也。祠南數千家,邊江低圯,雖甚秋潦,亦不移適。有石牛,在廟庭下。唐大和五年,洪水驚潰。冰神為龍,復與龍鬥於灌口,猶以白練為志,水遂漂下。左綿、梓、潼,皆浮川溢峽,傷數十郡。唯西蜀無害。

李冰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他興修水利,史書上有確切的記載。《史記•河渠書》:“蜀守冰鑿離碓,闢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欍,百姓饗其利。至於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疇之渠,以萬億計,然莫足數也。”

二郎神,歷史上的真人到底是誰?

李冰造福蜀地人民,人民為之建祠。歷時既久,遂有神話的傾向,於是民間信奉李冰為灌口水神。我們看到,到東漢末《風俗通》的時代,李冰斬蛟的傳說已經比較成熟了。到了唐代《成都記》,就更詳細記載李冰死後的種種神蹟。照理說,李冰成神才是二郎神的真正原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李冰又多出來個兒子李二郎。

《宋會要》記載:

仁宗嘉佑八年八月,詔永康軍廣濟王廟郎君神,特封惠靈侯,差官祭告。神即李冰次子,川人號護國靈應王,開寶七年命去王號,至是軍民上言,神嘗贊助其父除水患,故有是命。政和八年八月改封昭惠顯靈真人。

《宋會要輯稿》敘述始末最為詳細:

冰,秦孝王時為蜀郡守,自汶山壅江堋傳,郫江下流以行舟舡,又灌溉三郡,廣開稻田。作石犀、石人,以饜水怪。歷代以來,蜀人德之,餉祀不絕。偽蜀封大安王,孟昶又號應聖靈感王。仁宗嘉佑八年,封靈應侯。神即李冰次子,川人號護國靈應王。哲宗元佑二年七月封應感公;徽宗崇寧二年加封昭惠靈顯王;大觀二年封靈應公;政和元年十月賜廟額。崇德三年二月封英惠王,九月封其配為章淑夫人,政和八年八月改封昭惠靈顯真人;宣和三年九月又封其配為章順夫人。廟中郭舍人封威濟侯。紹興二十七年九月英惠王加封廣佑英惠王;一在漢州,孝宗乾道四年五月加封昭應靈公。

《朱子語類》卷三“灌口二郎”:

蜀中灌口二郎廟,當時是李冰因開離碓有功立廟。今來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個兒子,初間封為王,後來徽宗好道,謂他是什麼真君,遂改封真君。

宋代的皇帝和大學者朱熹都認定李二郎有種種神蹟,可見這個時期,二郎神實為李二郎的觀念多麼深入人心。

從李冰到李冰次子李二郎,這當中應該有一個橋樑,有一個過渡環節。有學者認為,李冰故事是受關羽故事父子同建功勳情節的同化,因而衍生出一個李二郎出來。考慮到李冰受蜀地人民供奉,而關羽又是三國時蜀國最知名的大將,這種說法不算無稽之談。但是,為什麼李二郎在三國至唐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裡都沒有出現,而要到唐宋時代才出現,關羽父子故事同化說提供不出有力的證據。所以有學者說,李冰父子確實是受父子同建功勳故事的同化,但是這對父子不是關羽關平,而是毗沙門天王和他的二子獨健。我們放在後面說。

 3、二郎的原型二:趙二郎的爭風吃醋

以“二郎神”為趙昱,這個說法最早見於《龍城錄》。《龍城錄》是託名於柳宗元的小說集,然而究竟是否為柳宗元所作,這一點學者們都很懷疑。而且,這部小說亡佚了,今天只有輯本。《古今圖書集成》摘取了其中一段關於趙昱的記載:

二郎神,歷史上的真人到底是誰?

趙昱字仲明,與兄冕俱隱青城山,後事道士李珏。隋末煬帝知其賢,徵召不起,督讓益州太守臧剩強起。昱至京師,煬帝縻以上爵,不就,獨乞為蜀太守,帝從之,拜嘉州太守。時犍為澤中有老蛟為害,日久截沒舟船,蜀江人患之,昱濯政五月,有小吏告昱。會使人往青城山置藥,渡江溺使者,沒舟航七百艘。昱大怒,率甲士千人,及州屬男子萬人,夾江岸鼓譟,聲振天地。昱乃持刀沒水,頃江水盡赤,石崖半崩,吼聲如雷。昱左手執蛟首,右手持刀奮波而出。州人頂戴,事為神明。隋末大亂,潛亦隱去不知所終。時嘉陵漲溢,水勢洶然,蜀人思昱。頃之,見昱青霧中騎白馬,從數獵者,見於波面,揚鞭而過。州人爭呼之,遂沒。眉山太守以聞,太宗文皇帝賜封“神勇大將軍”,廟食灌江口。歲時民疾病,禱之無不應。上皇幸蜀,加封“赤城王”,又封“顯應侯”。昱斬蛟時年二十六。

我們看到,這段故事與李冰故事的中心環節都是斬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趙昱死後,還有人看到他騎馬踏波而去,“從數獵者”,這位後來二郎神駕鷹張犬後跟梅山七聖的形象埋下了種子。果然,到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就有了“時有佐昱入水者七人,即七聖”的說法。

趙昱是道家弟子,道家宣揚他的功績以廣大本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宋代的皇帝姓趙,且宋徽宗又好道,但是仁宗與徽宗賜封“惠靈侯”、“昭惠靈顯真人”都不選擇同姓且身為道士的趙昱,可見這個說法在宋代並不流行從朱熹一口咬定李二郎不容置疑的口氣,也可作為趙昱還沒有上位的證明。道書《歷代神仙通鑑》雲:“(元至順中)加封李冰為聖德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為英烈昭惠顯聖仁祐王。”可見在元代的官方崇拜體系中,趙昱仍然是不佔優勢的。

但是,宋末元初畢竟是道教的上升期(你看《射鵰英雄傳》就知道了),所以在民間,二郎神是趙昱的觀點,似乎已經被廣泛接受了。元代與二郎神有關的雜劇,如《二郎神醉射鎖魔鏡》說:

我是那五十四州都土地,三千里外總城隍。吾神姓趙名昱,字從道,幼年曾為嘉州太守。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內有一健蛟,興風作浪,損害人民。嘉州父老,報知吾神。我親身仗劍入水,斬其健蛟,左手提健蛟首級,右手仗劍出水,見七人拜降在地,此乃是眉山七聖。吾神自斬了健蛟,收了眉山七聖,騎白馬白日飛昇。灌江人民,就與吾神立廟。奉天符牒玉帝敕,加吾神為灌江口二郎之位清源妙道真君。

應該說,“清源妙道真君”,確實是封給出身道門的趙昱的封號。而將趙昱與二郎神掛上鉤,是因為道家無法坐視一個民間信仰的二郎神沒有根基門派,所以就將這位精英人士強拉進自己系統裡的。

但是明代的戲曲《二郎神鎖齊天大聖》卻說二郎神是楊戩:

吾神乃二郎真君是也,俗姓楊名戩,幼從道士李班,隱於青城山。至隋煬帝,知吾神大賢,封為嘉州太守。郡左有冷源二河,內有徤蛟,春夏為害。吾神持刀入水,斬蛟而出。後棄官學道,白日衝升,加吾神清源妙道真君。

二郎神又是怎麼與楊戩產生聯繫的呢?

 4、二郎的原型四:楊二郎的橫空出世

元明時期有一種名叫“寶卷”的通俗文,相當於傳單,或者是佛經、道經,是各種宗教宣揚自己教義、故事的常用手段。其中有一種名為“清源妙道顯聖真君一丁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寶卷”,也就是俗稱的《二郎寶卷》。其中說到,楊天佑為左金童臨凡,與雲華仙子戀愛結婚生下楊二郎。楊二郎神通廣大,有種種神蹟。孫悟空為參加瑤池仙會,把雲華仙子壓在泰山之下,二郎劈山救母,又凡將孫悟空壓在山下,專等唐僧取經時救出。

在“二郎的原型二:李二郎橫空出世”中引的朱熹的說法後面,其實還有一句:“而俗以演義之謬,謂神姓楊名戩,讀此爽然。”說明在朱熹的時候,民間已經把二郎神稱為楊戩了。而此時距離歷史上真實的楊戩還不遠,所以朱熹才會感到好笑(爽然)。

孫大聖調戲楊二郎道:“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這說明《西遊記》作者默認二郎神姓楊。但是,注意——《西遊記》全書從未曾說二郎神名叫楊戩。楊戩是北宋末年的真實人物,宦官一名,也曾客串過《水滸傳》。二郎神為什麼會和楊戩劃上等號呢?實在讓人費解。

南宋洪邁所著小說集《夷堅支志》中有一個“楊戩館客”的故事。徽宗皇帝寵臣權閹楊戩家中重門大鎖,幾十房姬妾如同守活寡。其中一名姬妾,用梯子把隔壁館客中的一名青年男子帶進來藏在家中,後來被楊戩發現,將其閹割,把他變成了自己和姬妾們的玩具。張政烺先生(北大教授李零的老師)認為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這件事,後來被演繹為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中的“任君用恣樂深閨,楊太尉戲宮館客”。

《醒世恆言》裡也有一個故事,名為“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徽宗皇帝的韓夫人因養病下住在宦官楊戩家中。韓夫人病癒,到清源妙道二郎神廟燒香還願。廟中有名道士名孫神通,會些妖法,變成二郎神模樣,夜夜翻牆到楊戩府中私通韓夫人。楊戩找道士噀治,擊落一隻皮靴,順藤摸瓜,捉到元兇。作者馮夢龍在篇末說明,這個故事“原系京師老郎傳流,至今編入野史”,顯然是作者根據宋元以來流傳故事整理編寫的。其事或有所根據,但是其情節則明顯是有意編造。

不管怎麼樣,南宋、金元時代楊二郎與楊戩結下了不解之緣。《西遊記》作者還對楊戩有所懷疑,所以從來不說二郎神是“楊戩”,只稱二郎、真君、小聖等等。《封神演義》的作者就要更膽大一點,而二郎神最終名為楊戩,《封神演義》功莫大焉。

5、二郎的原型五:幕後英雄毗沙門天王的二太子

傳說毗沙門天王有五個兒子,三太子哪吒最受歡迎,也民間也最活躍。而二太子獨健則沒有那麼大的名氣。

我們在說托塔天王的時候說過,毗沙門天王曾幫助唐玄宗評定西北叛亂,其中最為出力的便是二太子獨健。獨健在中國的轟動一時,是與毗沙門天王的信仰相始終的。前文說到,李二郎的出現,是受毗沙門父子同建功勳的同化,但是,李二郎不可能憑空出現,必然有一個演變的過程。這個演變的過程就是獨健向李二郎的轉化。

獨健崇拜在唐末盛極一時,蜀中自然也不例外。張政烺先生推測:“二郎神傳到灌口,大約在唐代後期,後來居上,廟大位尊,李冰原來的小廟遂處於偏殿配享的地位。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文化大革命時,這些塑像被徹底破壞。此事千百年來使許多人迷惑不解,做過不少推測,主要的原因是忘記了二郎的來源。”“二郎獨健在中國出的風頭更大,但在名譽上卻受到了抵制。哪吒是偏裨小將,不惹人嫌。二郎獨擋方面,割據稱雄,他的名字便被人暗中抽換了。”

從獨健到李二郎,是這一神祇中國化的過程。但是獨健的信仰不可能猛然脫離毗沙門天王和哪吒三太子而獨立存在。在戲曲《二郎神醉射鎖魔鏡》和《二郎神鎖齊天大聖》中,雖然二郎神的名字為趙昱或者楊戩,但是他卻還和哪吒保持著兄弟關係。這一藕斷絲連的兄弟關係,昭示著二郎神信仰所有脫胎的故事母題,還是外來的。

結論:

二郎神信仰的來源是多元的,而不是由以上的任何一個源頭直接演化而來。我認為,最初始的故事源頭還是李冰斬蛟治水,唐代晚期受毗沙門天王二太子獨健的影響,產生了一個與之相對等的二郎。而佛教勢力的擴大,引起了青城山道教勢力的恐慌,遂強力推出趙昱這個年輕有為的弟子,來爭奪“二郎”名號。在獲得“清源妙道真君”的稱號之後,二郎又與民間信仰的楊二郎救母的故事混同起來,並牽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楊戩,在《封神演義》等通俗文學的推波助瀾之下,最終形成了“二郎神楊戩”的名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