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滿清的皇帝不去秦皇島避暑?

歷史風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清朝皇帝要是去避暑,自然是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但作為一國之君,天子做什麼事又都是國家政治的象徵,是國家試圖向公眾去傳達的某種態度或精神,而不僅僅是一件私事。

所以,清朝皇帝選擇承德避暑山莊作為他的避暑地,而非秦皇島,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承德地理位置靠北,位於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交界處,夏季氣候確實涼爽。

第二,清政府在承德開發多年,建立了避暑山莊,而秦皇島在清朝尚未被開發,基礎設施落後,無法承擔皇家的度假職能。

第三,承德恰好位於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界處,距離蒙古比較近。每到夏季,清朝皇帝移駕承德,就近召見蒙古王公、西藏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代表,以多民族國家最高領袖的角色,向其宣示國家主權和皇恩浩蕩。



第四,滿洲以弓馬騎射起家,在定鼎中原後,他們一方面如飢似渴地吸收中原傳統文化,但另一方面作為少數民族,他們對漢文明的同化始終心懷警惕,並極力強化貴族和旗人的民族認同。承德恰好位於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界處,清政府在這裡設立圍場,最著名的就是木蘭圍場。皇帝在避暑期間組織滿洲貴族和蒙古王公進行圍獵,皇帝本人也會親自上陣,試圖喚回滿洲的尚武精神和民族認同。



總的說來,清朝皇帝在承德的避暑行為不僅僅是度假,而是承擔著重大的政治使命的。與其類似,清朝皇帝的“南巡”也是一種掩藏在度假活動下的政治行為,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遊山玩水。


達摩說


每到夏天,避暑成為皇家熱門話題,在清朝,皇帝的避暑地有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選擇。


由於獨特的地利位置,清朝從康熙開始便在承德修築宮城,從此承德這個地方便成了清朝皇帝避暑的聖地,從康雍乾到後來的道光等每到夏季都會在此避暑。

清朝皇帝為什麼選承德作為避暑之地呢?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地理位置。承德地處於內蒙古高原與北平原的過渡帶,四季分明,冬天雖然寒冷,但夏季涼爽宜人,基本無炎熱天氣,對遊牧民族出身的滿人而言,是有故鄉風味的避暑絕佳處。


二,避暑避天花。在清代天花是一種令人談虎色變的疾病,無異於絕症,而京城夏季積溫高,天花極易流行。豫親王多鐸、順治皇帝就因天花而死,清皇室對天花十分懼怕。避暑山莊之於清皇室,可能首先是避痘,其次才是避暑。


三,極重要政治因素。眾所周知,滿人長期與蒙古族打交道,一直視為大敵,皇太極在入關前先極力擊敗了蒙古林丹汗,解除後顧之憂,從此滿清就以兩手政策對待蒙古族,外示恩寵羈絆,內則分化防備,文武並用,取得極好效果。有清一代,僅有早期在新疆和青海與蒙古族有過戰鬥,清時的蒙古地區可以說是歷代王朝戰亂最少的。承德接近蒙古,清朝皇帝在避暑的同時,能就近召見蒙古王公,賜宴慰勉,以示皇恩浩蕩,情意綿綿,同時兼有巡邊效果。

綜上所述,秦皇島雖也是避暑勝地,卻不能達成上述要求,自然不在優選之列。


南方鵬


秦皇島成市時間是1983年5月,在此之前是河北省唐山地區下屬的一個縣級市,再以前叫過“臨榆”,“榆關”……。北戴河區的名稱來源於1893年以後建造的津榆鐵路上的北戴河站,由一個鐵路站名演變成一個地名,同樣演變的還有南戴河,現在的南戴河是一個全國聞名的度假區,改革開放前,南戴河是個村莊名稱,隸屬於河北省唐山地區撫寧縣棗園公社。現在的度假區完全是在南戴河村的原址上建造起來的。只是規模宏大而已。至於清朝皇帝為什麼去承德而不來秦皇島避暑可能與滿族人的生活習慣有關。也有可能是外國人發現北戴河海濱是個避暑聖地時,清朝已是風雨飄搖,無暇顧及了。


和平83879947


1.清朝建國者是遊牧民族,“狩獵”是打天下的技能,立國之本,是老祖宗遺留下來的,不能更改,承德有獵場,北戴河沒有,這是最重要的根本。2.政治需要,同為遊獵民族,清朝與元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把人按“滿蒙回漢”化成不同的等級,作為同樣遊牧的蒙族,服從清朝統治的力量,按不同部落,先後順序不一樣,而且從來沒有完全臣服過,在承德會見蒙古使者與王爺,是承德避暑山莊的一個重要政治任務,地處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相交的壩上,從雙方心理上應該更合適。3.不知道為什麼,清朝統治者,將有水的地方就叫做海,比如“北海”,“中南海”,是敬畏海,還是怕海?真說不清楚,看看清朝歷代皇帝的行止,怕是敬畏多一些。4.北戴河是地名,不是河的名稱,但“北戴河”確實是一條河,它位於北戴河之北。當初北戴河只所以被清政府闢為開埠之地,是因為外國一個工程師在修建唐山與秦皇島港鐵路時發現的這裡有一片海灘,可以與夏威夷媲美,比廣州好,比上海好,比天津更好,回國大力宣傳,列強就強烈要求這個地方做內陸開埠口岸,但清政府懵了,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就像當初不知道香港一樣,最後,只能按這個工程師標註的“在這個地方的北面有一條戴河”,命名為這片海灘為北戴河。5.北戴河開埠以後,曾經動議為租界,但民間力量不幹,以朱啟鈐先生為首的民間力量,硬是以競標的形式將北戴河從列強手中給“買”回來了,至今,北戴河尚有一景點為“朱家墳”。6.話題遠了,北戴河以前是旅遊景點,現在是夏都,新中國建國以後,執政者在無數地方開過無數會議,唯有北戴河會議,雖有時候有爭議,但會議精神都能完整落實,是“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這一點,也是承德比不了的,更是清朝統治者體會不到的。


朱萬有


秦皇島是在清晚期,清政府為了增加國庫收入準備在秦皇島一代建港開埠,委託開灤礦在秦皇島周邊選址圈地。確定港口地址以後,因北戴河海濱這塊地閒置了,清政府允許外國人在此修建房屋居住,逐漸發展成國際避暑聖地的。是外國人休息避暑的地方,到現在北戴河仍有很多各國風格的老別墅。所以北戴河和承德的避暑功能,開發的時間,接待的人員都是完全不同的。


搏越過顙


秦皇島有山海關,外寇入侵的必經之地,是戰略基地。多少義士當年抗擊外寇戰死沙場,保疆衛國,英勇犧牲!可歌可泣!滿清皇帝到了秦皇島沉痛哀思為國捐軀的義士,心情沉重,還能娛樂嗎?因此,滿清皇帝只能去承德避暑。

作為秦皇島的市民真得驕傲自豪,為那些抗擊外寇的義士致敬!我們會前仆後繼,勇往直前,絕對不容忍外寇的入侵!


旭曰東昇119


1.滿清是來自北方草原,打獵騎射,承德有的是地方。

2.承德離北京更近一些,在過去,交通不便,還是很重要的。

3.他們沒有玩水的習慣。不知道水怎麼玩。

4.秦皇島基礎設施差。沒有承德完善。


平淡和自然


1、皇帝那不叫避暑,叫圍獵。去秦皇島就成打魚了;2、相對來說離北京遠,萬一政變來不及回去;3、當時的秦皇島因為閉關鎖國的政策,十分落後,就是個小漁村;4、坐船不安全,朱由校不就是掉水裡連嚇帶淹犧牲了;5、既然離海近,難免會有海盜等不法分子,安保工作不好搞。


手機用戶14177847723


清朝歷史300多年,是1616-1912年。

避暑山莊是康熙年間和乾隆年間(1703-1754年)興建完善的。

北戴河開發建設成避暑勝地是在1919年之後,之前是一片默默無聞的處女地。而此時朕的大清已經亡了。

問題相當於乾隆去承德為何不坐高鐵一樣,歷史錯裂了。


蝸牛226500507


秦皇島是海灘,海景出名吧。滿清皇帝是遊牧民族去秦皇島看海避暑不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而且他們思想封建化了,去秦皇島逛沙灘顯示不出皇帝的威嚴,游泳要脫衣服更是不符合皇帝身份,坐船出海危險不說還會讓皇帝暈船。所以不去秦皇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