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火化的西汉辛追贵妇,2000年不腐身上包裹20层丝绸价值连城

1972年夏天,西汉初年长沙国第一代侯利苍的夫人——辛追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

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湿尸,出土时辛追面容姣好,身上还穿着纹饰精美的丝质衣服,浑身透出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

差点被火化的西汉辛追贵妇,2000年不腐身上包裹20层丝绸价值连城

图为马王堆1号墓发掘现场

但是由于长期浸泡在充盈着地下水的墓葬里,包裹在身上的丝织物都已黏连在一起。怎样才能为她褪去那穿戴了2000多年的衣裳呢?

经过讨论之后,考古队找来一块大木板插入木棺的内侧,然后让木棺慢慢向插有木板的一方倾斜,直至完全倾倒放平后,再把辛追移入木板之上。

再在木板上操作,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包裹在尸体身上足足20层的丝绸一一揭下来。

差点被火化的西汉辛追贵妇,2000年不腐身上包裹20层丝绸价值连城

上图是根据史书记载表现辛追夫人下葬时的情景,奢华的葬礼可以看出偏居一隅的长沙国,繁荣而富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汉代打通丝绸之路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的丝绸的国家。

马王堆出土的丝绸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美、品种最丰富,保存最完好,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举世震惊。

长寿绣丝锦

这种锦花层次分明,纹样极具立体效果,外观华丽,又有起毛锦、起绒锦的别称,后世的漳绒和天鹅绒就是继承了这种绒圈锦。

差点被火化的西汉辛追贵妇,2000年不腐身上包裹20层丝绸价值连城

其经密度可达每厘米44~56根,汉代能织出如此精美的起毛锦,堪称纺织工艺史上光辉的一页。

重量不到一两的素纱衣

最著名的这件“素纱衣”,用料2.6平方米,重量仅49克,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代表了汉代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差点被火化的西汉辛追贵妇,2000年不腐身上包裹20层丝绸价值连城

现代生产的高级丝织物乔其绢,其纤度为14旦,而这件素纱衣的纤度只有10.5~11.3度,堪称稀世珍宝

差点被火化的辛追夫人

1972年,考古人员把辛追尸体移到湖南省博物馆后,每天来博物馆看女尸的人简直不计其数,由于人太多,展出几天后就停止了。

当时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姚文元,知道马王堆出土了女尸,而且参观的人很多,就指示要将女尸运到火葬场进行火化。

差点被火化的西汉辛追贵妇,2000年不腐身上包裹20层丝绸价值连城

“信期绣”针法细致流畅,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均达到了后世最高水平,

湖南省博物馆认为,女尸是经过古代医学处理的、古代防腐科学技术的结晶,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标本,不能火化。

后来,博物馆将女尸珍藏在湖南医学院,这才躲过一劫,给今人留下了一睹辛追夫人芳容的机会。

美人化妆箱

辛追墓中出土有两个妆奁(相当于现代化妆箱盒),一个是单层五子漆奁,一个是双层九子漆奁,制作精美,保存完好。

她的妆奁里都有些什么呢?

差点被火化的西汉辛追贵妇,2000年不腐身上包裹20层丝绸价值连城

差点被火化的西汉辛追贵妇,2000年不腐身上包裹20层丝绸价值连城

除了梳妆器具与佩饰之外,两个妆奁中共放了大大小小9个盛放各种化妆品的小奁,有粉状的、油状的、块状的。

差点被火化的西汉辛追贵妇,2000年不腐身上包裹20层丝绸价值连城

差点被火化的西汉辛追贵妇,2000年不腐身上包裹20层丝绸价值连城

复原后的辛追夫人塑像高1.58米,身穿鹅黄底色印花敷彩曲裾袍,柳叶杏眼、翘鼻薄唇,皮肤白里透红。

中国历史上离我们最“近”的美人,就是辛追夫人,这位历经两千年不腐的古代贵妇人,重新站在了世界的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