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语出惊人:轪侯夫人右臂骨折与《黄帝四经》失而复得有关

郭沫若语出惊人:轪侯夫人右臂骨折与《黄帝四经》失而复得有关

1972年,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四公里的马王堆连续发掘出四处墓葬。其中二号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轪侯之印”、“长沙丞相”、和“利仓”三枚印章,综合一、三号墓葬其他出土文物综合判断,考古工作者断定,这组墓葬是西汉初期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陵墓。后来命名的时候,这组墓葬被命名为“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诞生了很多令世界震惊的考古发现,例如薄如蝉翼的纱衣、“五星出利中国”的丝织品等,而最能让整个考古学界兴奋的,莫过于轪侯夫人辛追那具历经近2000年时间而保持柔软的湿尸。

郭沫若语出惊人:轪侯夫人右臂骨折与《黄帝四经》失而复得有关

尸体保持长久不腐烂在考古学界并不少见,例如埃及的木乃伊,以及许多得道高僧的不腐肉身。但埋葬在泥土之中,经历近2000年时间能够保持尸身完整和组织柔软的,全世界目前为止仅此一例。当时就有国际考古专家感叹:“这不仅仅是中国古人创造的奇迹,也是全人类的奇迹!”

但轪侯夫人辛追所创造的奇迹并不仅限于此。1974年,日本一个考古工作队在仔细观看了马王堆汉墓的有关展览之后指出,从X光片上可以清晰看出,轪侯夫人辛追的尸体右臂曾经发生过骨折。

轪侯夫人生前是贵族,养尊处优,远离各种劳作和危险。一个贵族女性生前发生骨折这样严重的伤情,这一定意味着不同寻常的历史事实。考古学界对于这一发现产生浓厚兴趣。著名学者、考古学家郭沫若经过一番严密论证后语出惊人:“轪侯夫人的右臂骨折与崆峒山有关,与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有关!”

郭沫若语出惊人:轪侯夫人右臂骨折与《黄帝四经》失而复得有关

《黄帝四经》是《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四部经典的合称。刚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时候,因为这四部经典附于《老子》乙本之前,被称为是《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来经过专家的缜密研究,才发现这四部经书是失传很久的《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成书于战国中期,在《汉书·艺文志》中曾经记载过它的存在,但自汉朝以后,这四部经典就人间蒸发般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黄帝四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与《归藏》、《道德经》、《南华经(老子)》一道,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性经典,是古代先贤圣哲关于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的智慧结晶。

而轪侯夫人与《黄帝四经》的关系,就需要从西汉初期的主流思想开始说起。经历了暴秦之乱以后,刚刚建国的西汉王朝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尽快从战乱的创伤中恢复元气,就极力推崇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研究黄老之学也在当时的朝廷以及民间蔚然成风。

郭沫若语出惊人:轪侯夫人右臂骨折与《黄帝四经》失而复得有关

轪侯,也就是辛追的丈夫利仓当时被汉惠帝任命为长沙相,汉惠帝又给利仓封侯,封地在今天河南省的息县。息县古称“轪”,所以利仓的封号就是“轪侯”。一说认为“轪”国在今天的湖北省蕲水县西四十里。这位轪侯利仓深得汉惠帝赏识,他既是一位管理有方、体恤民情的好官吏,也是一位热爱文化、痴心于学的学者,特别是对于当时被奉为国学的黄老之学,他曾经做过深入探究。

轪侯在研究黄老之学的过程中,听说了《黄帝四经》的存在,而且也根据有关资料判断,断定这四部经典的重要意义,于是就多方寻找,意图能够弥补这一重要的文化缺憾。后来,他听民间流传,《黄帝四经》是当年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体悟亲笔书写的。

民间自古以来的确口口相传,当年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时候,的确在崆峒山下建造了一座茅草房,而且自从第一次见了广成子并与之谈话后,黄帝曾经在这座茅草房里待了三个多月。用三个月多的时间体悟广成子的启发,并将自己的体悟记载成书。

郭沫若语出惊人:轪侯夫人右臂骨折与《黄帝四经》失而复得有关

于是,轪侯利仓就推断,找到《黄帝四经》的唯一希望就是去崆峒山寻找了。但当时的轪侯利仓已经年老体衰,无法胜任长途跋涉前往崆峒山寻找《黄帝四经》的任务了。而且事关重大,他又无法委托他人。正在为难之际,他的夫人辛追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前往数千里之外的崆峒山,为丈夫完成这个大海捞针的任务。

据民间流传,轪侯夫人辛追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和对经典的尊重,她不带随从,不乘车马,孤身一人,背着12双鞋子,从今天的湖南省长沙市附近启程,踏上了前往远在西北的崆峒山的路途。

作为一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贵族女性,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辛自不必说。等到辛追千辛万苦到达崆峒山的时候,才发现一个远比路程遥远的困难在等着她:大山茫茫,人烟稀少,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经书。但这个坚韧不拔的女人始终没有灰心丧气,她饿了采野果,渴了饮山泉,在崆峒山的各个沟壑、山峰之间来回奔波,终于在一次冒雨登山的过程中滑落山崖,摔断了右臂,当即她就疼得昏了过去。

郭沫若语出惊人:轪侯夫人右臂骨折与《黄帝四经》失而复得有关

磨难的尽头,便是考验的结束。等轪侯夫人醒来的时候,发现是一个牧羊人救了她。牧羊人将受伤的辛追背回了家,给她的伤处敷上了草药。辛追在牧羊人的草屋里半醒半昏地躺了三天三夜。到了第三天夜里,辛追梦见一个样貌模糊的道人来到她的面前,拍打了一下她的右臂骨折处,然后放下了一个包袱就转身消失了。

梦醒之后,轪侯夫人辛追发现自己的骨折竟然已经痊愈,面前果真放着一个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卷帛书。那几卷帛书,就是让自己的丈夫念念不忘、也让自己吃尽苦头的《黄帝四经》。

拜谢了崆峒山之后,辛追归心似箭,立即雇佣车马返回了长沙,将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交给了自己的丈夫轪侯利仓。《论语》上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轪侯利仓的手捧向往已久的《黄帝四经》,如饥似渴地研读了七天七夜,然后怀抱着经书,非常满足地永远闭上了眼睛。

郭沫若语出惊人:轪侯夫人右臂骨折与《黄帝四经》失而复得有关

看到丈夫如此痴爱《黄帝四经》,辛追在安排利仓的埋葬事宜的时候,将经书严密包裹以后,放在了陵墓的密室内给丈夫陪葬。直到近2000年后的1973年,《黄帝四经》能够再次问世,与当年辛追千里寻经、藏经陪葬的功劳密不可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