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烈日炎炎,你是否想拥有一件轻逸薄凉的单衣?

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曾经织成过通身重量还不足50克的素纱单衣

轻薄、柔软、朦胧,穿上它,你就是人群中最闪亮的焦点!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东方睡美人”

1972~1974年,在湖南长沙市东部马王堆先后发掘的三座西汉墓,是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和他家人的墓葬。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墓中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

其中,马王堆汉墓1号墓的千年女尸辛追夫人素有“东方睡美人”之称,被认为“创造了世界尸体保存纪录中的奇迹”。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辛追夫人复原图

辛追夫人,下葬约在西汉初期,距今2000多年的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纺织品,改变了人们对于中国纺织史的认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知过去的大门。

在一号汉墓椁室西边箱出土的一件竹箱内随葬了轪侯夫人辛追生前所喜爱的时装,其中2件素纱禅衣引人注目。

轻若烟雾、薄如蝉翼

江湖一直流传着素纱单衣的神奇传说,它薄如蝉翼、轻若烟雾,重量不到一两。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单衣,虽分别为直裾与曲裾,但上衣均是四片正裁各宽一幅,平袖无胡。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曲裾素纱

直裾素纱单衣下裳4片正裁,各宽半幅余,现存较完整的329—6号直裾素纱单衣,也仅重49克;曲裾素纱单衣下裳则为3片斜裁,各宽一幅,仅重48克,被毁于许反帝事件。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直裾素纱

直裾素纱禅衣为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9克。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

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还不到一两。如果除去袖里和领口较重的边缘,这件“褝衣”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进火材盒。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素纱禅衣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织造技术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为国内所仅有,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

朦胧之美

我们现在穿的纯棉T恤,一件大概200克,重量是这件汉朝服饰的四倍。古人十分注重礼法,不可能单穿,那该如何穿着呢?

《诗经·郑风·丰》:“衣锦衣,裳锦裳。”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多数学者认为,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华丽外衣纹饰,因此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襌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

有着轻柔和飘逸质感的纱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极现女性的柔美。

消夏名贵衣料

素纱单衣,现存湖南省博物馆,是珍贵的国宝,中国丝绸的一座高峰!如何织造出如此纤薄的面料?

禅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禅衣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纱,是我国古代丝绸中出现得最早的一种。素纱是秦汉时期做夏服和衬衣的一种非常流行的衣料,它是指一种单色、纤细、稀疏、方孔、轻盈的平纹组织,是最为轻薄的织物。

纱的织法是以一组地经和绞经共同完成,在织造时绞经在地经左右摆动,每织入一根纬线,绞经都需要变换一次位置。织成的织物,其经纬线之间有绞结点,使纬线不易产生滑动,而且有比较均匀一致的孔眼。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因其独特织造工艺具有轻盈透气的特质,自古以来纱、罗织物即是上层社会消夏名贵衣料。

蚕桑之技

素纱禅衣出土后,文物部门想要复制一件。

当时大家都不敢接这个任务,后来找到了南京的云锦研究所。复制第一件的时候,衣服的颜色、款式,跟原件一模一样,但重量超过80克。

专家们前前后后花了13年的时间,才成功复制出了素纱禅衣。不过,复制品比马王堆的原件,还是重了0.5克。但是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蚕织图》

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专家们发现,关键问题在。现在的蚕比两千年前的要胖很多,吐出来的丝,也要粗很多,织出来的衣服也就重很多。

西汉时期,纱料的丝很细,旦尼尔小。旦尼儿是什么?旦尼尔,是蚕丝纤度的计量单位。

每9000米长的蚕丝重多少克,就是多少旦尼尔。所以旦尼尔越小,意味着丝越细。经测定,素纱单衣的蚕丝纤度是10.2到11.3旦尼尔,只有现在普通蚕丝的二分之一。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西汉时期养殖的是休眠三次蜕皮三次的三眠蚕,而现代使用的是四眠蚕。两者看似只差了“一眠”但是个头差异很大,蚕茧和蚕丝也差别很大。

事实上可以查到的复制素纱襌衣的成功案例都是通过成功培育三眠蚕获得的。当然,这种方法得到的三眠蚕与西汉的三眠蚕是不同的,因为物种一旦发生变化,是不可逆的。

如此轻薄丝绸的背后,是从蚕种到蚕茧,从缫丝到织造,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

国宝︱素纱单衣:“云想衣裳”,朦胧之美,冠绝古今!

今日的我们,也许已经难以想象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如何织就这小小一件薄如蝉翼、轻若烟霞的服饰,但细究其法,依然可以看到汉代纺织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成就之高。

轻薄通透,柔软神秘,素纱单衣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但它透露出的朦胧韵味,一直吸引着后人去追寻它的绝代芳华。

古建中国-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融合建筑、文化、文创三大行业,汇集“资讯、商务、文化、交流”四大服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