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替補席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NBA 替補席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替補也分三六九等。

第一等:超級第六人。

球隊核心之一,在實際作用上一般是球隊的第三人。因為某些原因帶替補可以在雙方都上主力時建立優勢,拉開比分,決戰的關鍵時刻也會留在場上。發明者是奧爾巴赫。比較有名的超六有哈夫利切克、麥克海爾、吉諾比利。前兩位都是NBA50大,馬努也能進名人堂。哈登在雷霆時也是這個角色。

第二等:主力輪換。

上場時間有保證,個人實力也可以打先發,一般是側翼或後衛球員。上場時間在20-30分鐘左右。以季後賽的標準來看,一般是後衛線三人輪換,鋒線三人輪換,中鋒兩人輪換或暫時打小個陣容,總共7人或8人輪轉。常規賽上場的人更多,9人、10人都有可能。在這個輪換系統內的就是主力輪換。例如這賽季火箭,後衛線是哈登、保羅、戈登三人輪換,一般是戈登打第六人,在哈登或保羅缺陣時頂上先發位置。鋒線上阿里扎、巴莫特、塔克、安德森是輪換陣容,後來格林也加入了輪換。中鋒是卡佩拉和內內輪換。

第三等:功能性球員。

一般是有一技之長的功能性球員,例如三分準、防守好等,還有些新秀或老將也在此列。要的是上場後立刻發揮作用,然後在對方抓住弱點前趕快撤下來。上場時間一般在10分鐘左右。

第四等:飲水機管理員。

上場時間極為有限,一般是在垃圾時間上場。這些球員一般是還沒打出來的新秀、充當更衣室潤滑劑的老球皮、填補球隊人員名單的球員等。例如周琦。

第五等:10天短合同球員。

真正的NBA邊緣人物,連合同都無法保證。一般都在NBA下屬的發展聯盟打球,極少數能抓住機會打出來成為勵志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