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故事游安徽:你知道「銅陵白姜」怎樣揚名天下嗎

一、“倚馬餐”讓其名揚天下

據《池州府志》和《銅陵縣誌》介紹,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朝廷在今銅陵縣順安鎮設驛站,稱“臨津驛”,是當時寧(南京)、潯(九江)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在古代,因交通極不發達,當時信息傳遞主要靠水、陸驛站裡配備的船隻或馬匹運送信使來完成。為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當時採取“歇馬歇船不歇信使”的運送方式。因此,每個驛站都設有為信使換馬匹或船隻時準備的快餐,這種快餐在陸路驛站叫“倚馬餐”,在水路驛站則叫“倚船餐”。作為陸路驛站的臨津驛也設有“倚馬餐”,專供信使換馬時吃。而銅陵白姜之所以成為“貢姜”名揚天下,這“倚馬餐”可謂功不可沒。

跟著故事遊安徽:你知道“銅陵白姜”怎樣揚名天下嗎

銅陵生薑(供圖:銅陵市文化和旅遊委員會)

眾所周知,生薑現在大多是作為一種普通調味品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其實,在古代它是一種重要的農作物。自古以來,我國農民就有種姜傳統,還有“效速而利益倍”之說――《史記》上有“千畦姜韭,此其人皆與千戶候等”之說;宋代陸游的《稽山行》詩云:“陂放萬頭鴨,園復千畦姜”。民間更是流傳著“姜千畦,藕萬陂,利亦比萬金之家”的比喻。有俗諺雲:“養羊種姜,子利相當”。可見,在古時候,生薑是一種讓農民收益頗豐的一種農作物。據清代乾隆時期的《銅陵縣誌》記載:大通薑(即姜)。今邑大通鎮四鄉多藝之集鎮出售,每歲不下數十萬石(擔),俗呼大通薑。為什麼銅陵人喜歡種姜?是因為北宋知樞密院事(相當於宰相)盛度(公元968~1041年,今銅陵縣天門鎮人)告老還鄉時將生薑、牡丹等種子帶回故鄉,鄉親們則在盛度指導下開始種植生薑、栽培牡丹。千百年來,銅陵的姜農一直傳承著姜閣保種催芽的技藝,如今盛度的第49代後裔盛昌春家仍保留著五堂姜閣,每年仍在為當地姜農保種催芽。據說其中的一號姜閣,距今已近兩百年的歷史,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

為什麼古時人們種植生薑會收益頗豐?是因為古時作為農作物的生薑上市交易後,是被人們作為一種重要的藥物家中收藏備用的,所以它在古時多是以藥物面目示人的,並被我國曆代名醫列為治病救人的一味好藥。據現存《本經》《別錄》《藥性論》《千金·食治》《食療本草》等眾多醫書介紹,生薑的藥用功能主要有:發表,散寒,止嘔,開痰。治感冒風寒,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洩瀉;解半夏、天南星及魚蟹、鳥獸肉毒等。其用法和用量看具體病情,既可煎湯內服,又可搗汁外用搗敷,擦患處或炒熱熨等。

我國江南地區明清時中醫非常發達,尤其徽州地區更是產生了著名的新安醫派,成為我國中醫藥史上一個帶有濃郁地域特色的重要醫學流派。據有關資料介紹,古徽州地區自宋代以來共湧現出著名醫家近千人之多,寫下各類醫學著作800多部,至今仍傳世的有400多部,其醫家之眾、醫籍之多、創穫之大、影響之深,為我國中醫學派和地域流派之最。因其對我國中醫的傑出貢獻、地位及影響,古徽州因此有著中國明清時中醫藥“硅谷”的盛譽。其時,生薑一直是徽州郎中給人治病開方的藥引與常用藥物,更是溫疫流行時最重要的一味救命藥。

據說在明代中期的一年冬天,江南一帶大雪封門,百姓絕糧斷炊。於是江南各州縣紛紛派遣信使前往京都發送告急文書求救。由於天寒地凍,眾多信使在赴京途中不是人病就是馬傷,導致其大多未能按時趕到京都。只有經由銅陵的這一路人馬沒出問題,贏得了朝廷及時撥來的賑災糧銀,解決了雪災問題。於是,京都官員便問這一路信使,別的地方“送報子”都不能按時到來,你們為什麼能順利到達?信使回說,因為我們經由順安臨津驛換馬時吃了“倚馬餐”。京都官員一聽十分驚詫,說別的驛站不也有倚馬餐嗎?為什麼就順安臨津驛的倚馬餐特殊嗎?信使說,大人你有所不知,因為順安臨津驛的倚馬餐是藥膳,其秘方我也不得而知,不過從味道的辛辣與芳香上可以品味出來,其主味配方當是銅陵的老薑。這老薑溫胃驅寒,回陽救逆,正好對症,所以就保住了我們的人馬安全。後來,這一說法得到京都御醫的認可,於是銅陵白姜便從此聲譽鵲起,聲名遠揚。

二、乾隆下江南讓其再度聲譽鵲起

銅陵白姜,其葉青翠、莖紅紫、質鵝黃、形為佛手、厚為肉掌、塊大皮薄、汁多渣少,香、甜、鮮、嫩、脆兼備。其優良品質除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造化外,關鍵在於銅陵姜農於長期生產實踐中潛心研究,形成了獨特的栽培技藝:一是姜閣保種催芽;二是深翻高壠栽培;三是空中搭棚遮蔭。這三項栽培技藝獨具特色,為全國唯一。因此,古時有不少名人對其種植、製作工藝感到驚奇。如清代沈泌就寫有《種姜謠》:“畏寒悶置驚蟄賣,是名火姜不易壞,腴田種之燥溼勻,松葉敷陰借遮蓋。”

深翻高壠栽培和空中搭棚遮蔭,這兩種方法通過字面即可理解,是指銅陵白姜的具體耕作、種植方法,而其姜閣保種催芽則有些讓人難以瞭解。所謂姜閣保種催芽,是指將姜種集於姜閣中,通過人工加溫、保護姜種安全、提高姜種催芽效果的一種特殊儲種催芽方式。這種技藝為全國生薑產區中獨一無二。據元代農學家王禎《百穀譜》介紹:“今南方地暖不用窖。至小雪前,以不經霜為上。拔出日,就土曬過,用篰盛貯,架起,下用火燻,三日夜,令溼氣除盡,卻掩篰口,仍高架起,下用火燻令常暖,勿冷凍損,至春,擇其芽之深者,如前法種之。”這段文字記述的就是銅陵姜閣保種催芽過程。

提到銅陵生薑,“佘家大院”不能不說。“佘家大院”,古稱鄧源耆,因馬仁山佘姓子孫分支於南宋初期徙居於此,逐漸生息繁衍而成。受隋唐科舉制度影響,佘氏家族特別重視教育,專門興建有“瀾溪書院”,引導佘氏子弟勤奮讀書,其族人從此人才輩出。及至明代,佘氏子弟屢中進士,尤其佘敬中、佘毅中、佘閤中三兄弟連中進士,一時名噪朝野。其中佘可材於明宣德五年(1430年)官至吏部侍郎,俗稱佘天官,官居正四品;佘敬中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進士,官至廣東按察使,官居正三品,是明代與湯顯祖齊名、著有《量江記》、《賜環記》、《鎖骨菩薩》等作品的著名文學家佘翹之父;佘毅中為明萬曆二年(1564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因治理黃河有功,加封京堂正四品官服俸。佘氏家族從此擁有“天官府第”的榮耀,成為銅陵最有影響的名門望族。因佘氏宗祠建於大院村,故“佘家大院”從此名揚天下。

佘家大院位於兩山之間,實際上是一座長條形山衝,眾多農戶依山、面對山衝而居。山衝中間有條小溪,清泉四季長流;小溪兩岸,大片姜田土質肥沃。這裡氣候適宜,種姜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人們食姜至少始於西周,《論語》中有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的記載。作為2500多年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認為:蔬菜之中唯姜最有益處,可以通神明,除穢惡。故每餐必食姜,沒有姜,不吃飯,但不多食。在那飽嘗戰禍、顛沛流離的時期,其醫療水平極不發達,孔子能活73歲,與其鍾情生薑應有很大關係。應該說,孔子那時是將其當藥物食用的,所以“不多食”。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蘇東坡曾多次在詩詞中提及生薑,如“先社姜芽肥勝肉”,“故人兼致白芽姜”等。在我國民間更有許多盛讚生薑功效的諺語,如“冬吃蘿蔔夏吃薑”、“早吃三片姜,勝似喝參湯”、“冬吃生薑,不怕風霜……”等。宋代文學家、大改革家王安石則說“姜能疆御百邪”,當是對生薑藥效的高度概括。

生薑作為藥物食用歷史悠久,而作普通食物的歷史並不久遠。據史料顯示,生薑作為食品食用始自明代。當時,銅陵佘家大院所產白姜經多道工序加工成糖冰姜後,因其晶瑩透明、玉骨冰肌、芳香四溢、脆嫩爽口、方便攜帶受到廣泛讚譽,廣為流傳。其時,在京作官的“佘天官”每年春節過後都要帶上一些糖冰姜作為禮品敬貢皇帝,饋贈朝中大臣。受到皇上與大臣們盛讚的大院生薑,從此榮獲“貢姜”美譽,倍受人們青睞。銅陵生薑自此由藥物和調味品成為新型食品,開始名揚天下。這在明清話本小說中有眾多記述。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寫有:“麝月又捧過一小碟法制紫薑來,寶玉噙了一塊”。這裡的“法制紫薑”是指按傳統方法用嫩姜製作的醬姜。第三十八回作“螃蟹詩”時,寶玉寫了“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寶釵寫有:“酒末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指的就是食螃蟹時一定要用生薑來祛寒,以免涼及脾胃。

《金瓶梅》第五十四回“應伯爵郊園會諸友,任醫官豪家看病症”中寫有:“西門慶來到,……眾人都下席迎接,敘禮讓座……伯爵就催琴童玳安拿上八個靠山小碟兒,盛著十香瓜,五方豆豉,醬油浸的花椒,釅醋滴的苔菜,一碟糖蒜,一碟糟筍乾,一碟辣菜,一碟醬的大通,一碟香菌”。第七十一回“李瓶兒何千戶家託夢,提刑官引奏朝儀”中寫有:王經玳安打發西門慶梳洗完畢,何千戶又早出來陪侍吃了薑茶。

清乾隆帝曾多次微服私訪下江南,其中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那次是經過寧(南京)潯(九江)古道走的。乾隆皇帝慕秋浦之名,走寧潯古道遊江南時,曾在路過大通時吃了銅陵的糖冰姜,稱讚其“白如雪、亮如冰、甘辣醇和,有冰玉之美”,食後有“隔夜留香”之感,並因此囑咐池州府、銅陵縣必須每年敬貢“大院生薑”。此後,乾隆皇帝乘舟泊岸梅根(與銅陵大通相鄰),與姑娘李鳳姐邂逅,產生一段“游龍戲鳳”故事,並由此產生經典名劇《梅龍鎮》,分京劇和越劇兩個版本。此是後話不多說了。但在這次南巡中,乾隆皇帝將銅陵白姜列為“歲貢”,的確是繼明代中期的“倚馬餐”之後,再度將其名揚天下,使之聲譽更加響亮,讓銅陵人為之驕傲。

銅陵白姜獨特的栽培技藝歷史悠久,文化豐厚,世代相傳,沿襲至今。如今,其加工製作技藝已於2008年列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這是銅陵歷代姜農奮鬥和創新的結果。因此,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響其特色品牌,提升城市形象,既有歷史價值,又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