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弦》:你的認知局限,遲早會拖垮你

最近在看熱播電視劇《溫暖的弦》,劇中帥哥美女雲集,男主和女主的虐戀自然是大眾焦點。然而,我卻注意到女配角杜心同。

杜心同原本是位勵志的人設,就像很多赤手空拳拼搏的姑娘,她們無所倚仗,最後卻用超乎尋常的努力,在大城市站穩腳跟,即使手握爛牌,也能打漂亮的翻身仗。

《溫暖的弦》:你的認知侷限,遲早會拖垮你

一路披荊斬棘的她,最後卻因為一件小事敗得一塌糊塗。

事件的起因是杜心同和她人競選總裁助理,她原本認為這一職位勝券在握,不料最後卻花落女主家。

職場上的起起伏伏,本就是“兵家之常事”。只有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才是職場人士的生存之道。

職場“白骨精”杜心同,此時被嫉妒矇蔽了雙眼,她沒有反省自己失敗的原因,而是走向“黑化”之路。接二連三的陷害女主角,最後落得被辭退的下場。

這種遭遇失敗就怨天尤人,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認知侷限,不知拖垮了多少人?

《溫暖的弦》:你的認知侷限,遲早會拖垮你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自我服務偏見”,“人們常常從好的方面來看待自己,當取得一些成功時,常常容易歸因於自己,而做了錯事之後,怨天尤人,把它歸因於外在因素,即把功勞歸於自己,把錯誤推給人家。”

而打破這種侷限的關鍵在於反省。

反省的道理誰都懂,可是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反省意味著否定自我,就像在心裡給自己扇了一巴掌,這滋味確實很難受。可是,反省之後是全新的自我,是涅槃後的重生,是鷗翔魚遊的天水一色。

結疤後的樹更堅強,反省之後的人更強大。

反省其實是種“黑匣子思維”。

在《黑匣子思維》一書中,作者認為:

如果一直用錯誤的思維做事,會形成思維上的閉路循環。而只有敢於承認錯誤,正確的面對失敗,並從中成長,才是一種正確的黑匣子思維。

善於反省的人,其實擁有成長型思維。他們敢於直面不完美的自己,勇於和過去的自己握手言和,並相信未來的自己有所作為。

毫無疑問,善於反省的人更容易成功。

面對考試的失利,有些人選擇把試卷扔進垃圾桶裡,有些人選擇分析一個個錯題,把沒掌握的知識點加以鞏固,爭取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面對拒稿,有些人埋怨“伯樂不識千里馬”,而有些人選擇向編輯請教不足之處,不斷完善作品,久而久之,兩者的差距如同天壤之別。

《溫暖的弦》:你的認知侷限,遲早會拖垮你

你放低姿態的那一刻,能在將來的某一天光芒四射。

低頭,是為了更好的抬頭。

面對失誤,低級的做法是推卸到他人身上,高級的做法是在覆盤中成長,讓錯誤為你所用,錯誤不是“敵人”,而是你戴著面具的“朋友”。只有善於學習的人,才能識別出來。

總之,你能走多遠,取決於你的格局。如果不改變怨天尤人的認知模式,即使高情商、高智商的人也遲早會被拖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