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要炸毀長城,因爲溥儀的一封信,日軍立馬停止

眾所周知,溥儀這位末代皇帝,恐怕是人們茶餘飯後評論的最多的歷史人物之一了。他生於封建社會,終身跨過了清朝,民國、和新我國。他做過大清的皇帝,也做過日本人的傀儡,新我國建立後還成為了政協委員

九一八事變,日軍打開了我國的大門,張學良沒有開一槍就逃到了關外,日軍順勢佔領東北全境,過後,張學良蔣介石相互抱怨,說是對方的差錯,和自己無關,另一方面則向日軍聲討,讓他們償還土地和產業,並期望得到全世界的援助和聲討。

中國各地軍閥還在內亂的時候,日均再次發動了進攻,想要佔領華北全境,而日軍面對的第一個關卡,就是為中國抵禦外族侵略數千年的長城

日軍要炸燬長城,因為溥儀的一封信,日軍立馬停止

山海關淪亡後,舉國震驚。日本人為了張牙舞爪,不但摘下了山海關的匾額,還將其運往日本國內進行展覽,更讓人憤慨的是,時至今日這塊匾額還留在日本的博物館中招供觀賞。其時日軍佔據山海關後,河北北部的宣鎮長城防地仍然是日軍進攻華北要挾和妨礙,國民黨戎行也有派重兵把守,所以日軍屢次進攻無果反而大有傷亡。為了給予我國喪命一擊,惱羞成怒的日軍就爽性預備把我國的長城給炸了,一筆勾銷,其時日軍就集結了大批飛機和炮彈在長城鄰近。

日軍要炸燬長城,因為溥儀的一封信,日軍立馬停止

溥儀聽到這個音訊後,也是大吃一驚,日本人侵犯我國屠殺大眾的時分他不去發發牢騷,但日軍預備摧毀長城他決定管上一管了。他知道自己僅僅一個日本人手中的傀儡皇帝,人家壓根就不會理睬自己的主意,所以他就給日軍的指揮官寫了一封信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聰明的溥儀向日軍這樣解釋:長城是我國的根基和靈魂,千百年來就是我國人的守護神一般的存在,而這種觀念也現已根深蒂固了。長城一旦被日軍摧毀了,那肯定會引起我國老大眾的反抗和仇日心情,這就不利於日本人的控制和大東亞共榮的主意。

日軍要炸燬長城,因為溥儀的一封信,日軍立馬停止

日軍指揮官看完溥儀的信後,通過一番深思熟慮覺得挺有道理,終究仍是拋棄了摧毀長城的方案。儘管後來長城仍是沒有阻撓住日軍侵犯的腳步,可是假如沒有溥儀的那封信的話,時至今日長城只怕也現已不復存在了,更何談成為我國的寶貴物質遺產,所以在這方面咱們得感謝溥儀所做的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