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縣「323」措施深入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全縣各級黨組織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切實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平塘縣突出“323”工作思路,深入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著力推動新時代平塘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上臺階。

“三化同步”強學習。一是堅持系統化思維,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堅持從整體上、系統化思維,統籌農村、機關、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國有企業等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黨組織和黨員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學習貫徹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的方案,將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納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重要內容,採取每週例會“學”、組工幹部崗位大練兵“講”、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宣”等方式,迅速掀起學習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熱潮,教育引導全縣各級黨員幹部充分認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鮮明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對於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做好黨的組織工作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二是注重通俗化方式,切實增強學習貫徹實效。緊扣以村民自治改革推進“志智雙扶,感恩奮進”思想扶貧,將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有機融入到“扶志”和“扶智”之中,利用八音彈唱、布依族山歌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入腦入心的演唱、演說,將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傳遞到全縣各級黨組織中,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三是強化精細化態度,切實營造濃厚氛圍。將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納入組工幹部、黨務幹部崗位大練兵重要內容,利用每週學習例會和舉辦村級後備幹部培訓班、駐村“第一書記”一月一培訓等契機,將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納入學習研討重要內容,推動形成學習宣傳濃厚氛圍。

“兩大組織”夯堡壘。一是建立全覆蓋的黨組織體系。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堅持人在哪裡、黨員在哪裡,黨建工作重點就在哪裡,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建到項目工地一線上,切實將黨的組織有效嵌入各類社會基層組織,黨的工作有效覆蓋社會各類群體。成立“中國天眼”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創建工作組臨時黨支部1個,成立村社合一黨支部73個。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為抓手,進一步優化黨組織設置和黨小組科學劃分,1個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新成立黨支部4個,更名黨支部13個,劃分黨小組518個,切實推動黨組織的有效覆蓋和黨員的有效教育管理。二是健全共商共治的村民自治體系。總結平河村“五加五推”村民自治模式,以加強農村村級自治治理為抓手,重點加強村級黨組織引領下的“事管委”“自治會”農村自治自治建設,成立“事管委”、健全“自治會”,在全縣構建以“黨支部+事管委+自治會”的自治架構,形成以黨支部為核心、事管委為主導、自治會為紐帶的網格化服務體系,補充和延伸村級組織服務鏈,推動黨的領導落實到“最後一步路”的問題。

“三項機制”重保障。一是健全預選培養和掛職鍛鍊機制。樹立誠心留才、用心練才、精心用才、全心育才的“四心”理念,始終堅持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幹部隊伍建設的新要求貫穿到全縣幹部隊伍建設始終,持續深化選派一批到全縣重大項目、中心工作中鍛鍊,選派一批到鎮鄉一線鍛鍊,選派一批到村鍛鍊,選派一批到省、州有關部門掛職鍛鍊,選派一批赴省外鍛鍊“五個一”後備幹部掛職培養長效機制,分領域、分類別、分層級調整充實科級後備幹部庫,建立“90後”科級後備幹部名單,確保班子使用上有梯隊、選擇上有空間。堅持突出政治標準,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大力培養選拔重用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切實樹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二是健全定期分析研判機制。建立完善鎮(鄉、街道)和部門領導班子、村級黨組織和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等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定期分析研判機制,經常性、近距離了解領導幹部勝任脫貧攻堅能力情況,履行職責情況進行評估,做到因崗擇人,用當其時。三是建立幹部監督機制。始終把從嚴治黨貫徹幹部選拔任用的全過程,建立完善《幹部日常管理監督試行辦法》、《科級領導幹部日常行為量化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全面推進幹部監督進小區、幹部監督進村組,將領導幹部姓名、聯繫方式等基本信息在村組、小區中公開“亮身份”,填補領導幹部“八小時以外”生活圈、朋友圈的監督空白,密切幹群關係,營造和諧社會新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